她不是记者,却有着记者的敏锐和执着;她不是消防战士,但却有着军人般的作风和精神;12年来,她不畏风雨,砥砺前行,用手中的笔、掌中的相机,记录着奋战在一线可爱的消防员。她就是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宣传员朱燕林。
感动中的记录者
“90后”的朱燕林是通山县人,2009年进入消防队伍,“我以为宣传就是拍照写稿,没想到工作起来极不容易,拍照写稿是基本功,要懂消防知识,更要与时俱进。”
朱燕林对第一次“上战场”的经历记忆犹新。2010年7月14日晚9时许,通山县受强降雨袭击,导致界水岭路段山体滑坡,60余人被困。朱燕林拿起“武器装备”,跟“战友”奔赴现场。她用摄像机、照相机拍摄“战友”科学救援,记录被困孩子、老人被救出的瞬间。归队已是凌晨2时许,她顾不上休息,马上编辑视频、撰写稿件。
“没想到,我的处女作被国内多家主流媒体采用。从那天起,我坚定信念,用好手中的‘武器装备’,当好消防员英雄壮举的记录者。”朱燕林说。
爬梯子、扛水枪、上战车……体验基层消防员训练生活后,朱燕林切实感知到消防员的辛苦。她暗下决心:“警铃响起就出动,我要把这些可爱的人记录下来。”从2009年开始,每次重大灾害救援现场,朱燕林都拍下消防员救援的英雄形象。
中暑醒来后就发稿
朱燕林是同事们心中的“拼命三郎”,无论是火灾、水灾、车祸,突发事件现场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2016年汛期,我省多地遭受洪水侵害。6月28日,通山县城内涝,朱燕林从清晨一直奋战到傍晚,一直涉水拍照、录视频,所有被困人员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她才忙完。7月2日星期六,她在老家休息,接到支队命令,增援武汉新洲举水河。省消防总队从各地调集170余名消防指战员,她是唯一一名女消防文员。一个半小时后,她赶到支队与队友们汇合,再奔赴一线。一望无际的洪水已淹没村庄、树木,朱燕林爬上一辆冲锋舟,随同一线救援的队友拍照、摄像。在滚滚洪水中,她时而站、时而坐、时而趴着,拍摄不同角度的照片,归队时已是第二天凌晨3时。从6月底到7月初,她连续六天六夜双腿浸泡洪水中,与消防救援人员一起在救援一线战斗,白天在现场边拍摄边传稿,晚上编辑视频素材和稿件。
除了汛期,朱燕林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7月17日,全省消防部队纪念98抗洪20周年暨跨区域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在嘉鱼县举行。正值三伏天,在太阳下不到1分钟就会大汗淋漓。朱燕林背着“长枪短炮”来回奔跑,只为抓拍到现场最闪亮的瞬间,最后因体力不支,中暑倒地。醒来后,她顾不上休息,立即进行编辑和发稿。当晚,她所采写的稿件、照片及影像素材,陆续被中央、省各级媒体刊登转发。
480多篇“战疫”报道鼓舞士气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朱燕林两个月没有回家。每天,她扛着摄像机、背着相机、拿着录音笔,跑基层、奔一线,到各个消防值守点采访拍摄。哪里有消防员,哪里就有朱燕林的身影。“战疫”期间的夜晚,她几乎都坐在电脑前,一忙就到凌晨,次日又披着蓝色战衣继续战斗。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成立119党员突击队,24小时坚守在医护人员住宿的酒店。巩龙龙10年前开始当消防员,2020年是他第三次回乡探亲;没想到刚到家,就接到上级的疫情防控指令。他两天内赶回咸宁,隔离刚结束就向组织递交请战书,加入支队119党员突击队。消防员赵琪加入了突击队,他的妻子施梦梅是咸安区浮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夫妻俩一起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坚守抗疫一线。
这一件件“舍小家、为大家”的事迹,深深触动着朱燕林。经过详细采访,她完成《你守护我的家人,我守护你》这篇感人的稿件,并被多家媒体刊发转载。疫情发生以来,经朱燕林采写、编辑的咸宁消防防疫新闻报道,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上刊发480余篇,充分鼓舞了士气、凝聚了战斗力,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陈志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