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青年作家蒋方舟作客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与听友分享文学创作对现代社会孤独的回应。蒋方舟表示,对于文学,她的认知是浪漫而无用;对于创作,她认为写每一本书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拯救。
蒋方舟6岁开始写作,2015年是她写作20年。“当时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生活危机。”蒋方舟说:“写作20年,我感觉到的并不是满足快乐,经验的丰富或者丰厚的回报,我感觉到的是一种巨大的疲惫。因为我发现每天的生活全部都是安排好的,我今天起床应该写什么,我明天应该去参加什么样的节目录制,我后天应该接受什么样的采访,我大后天应该再写什么样的东西。我发现我日复一日的生活全都是安排好的。这种生活真的是我喜欢,是我选择的吗?”
2015年底,蒋方舟应邀去日本交流,初定时间是3、4个月。后来蒋方舟把这个时间延长为一年,“那一年我没有工作,没有任务,也没有朋友。我每天就是无所事事在街上游荡,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冬天的东京街头,看着餐厅里的人吃饭。我不会日语,不知道该怎么点餐,每次都是吃吉野家或者是自动贩售机卖的东西。”蒋方舟回顾那一段生活,“我每天去逛博物馆,然后把看一幅画的时间变得非常非常的长,把咀嚼每一口米饭的时间也变得非常长,因为我只有把每一个瞬间都延长,我才能度过这无所事事的一天。”
“开始的时候非常孤独,但后来非常享受这样的孤独。我写了《东京一年》这本书。在书的前言里我写了一句话:东京那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只是让我成为自己更应该成为的样子。”
这次新作《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源自蒋方舟“创作上的危机”:作为作家,立身之本是什么?
“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我遇到的问题是我去写什么,以及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写。我的答案挺清晰的,我想写正在发生的当下,确切地说就是疫情造成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动荡、不确定,停滞、矛盾、火药味等等。我觉得我很难用现实的方式去写它,因为当我自己被隔离在一个小小的房间的时候,我觉得我去描写现实是不道德的,因为现实真的离我太远了。所以我在这本书中就换了另外一种小说写法——推想小说。推想小说算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类,推想小说不太涉及科技,甚至不太涉及未来,推想小说有一个通常的写法,就是设置在过去某个时间发生过一件事情,然后就顺着往前想,推想小说表达两个问题:也许发生了一件事情;发生了这件事情会怎么样。”
到场听友中,年轻人占到大多数,他们大都带着蒋方舟的作品《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东京一年》《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等。现场交流环节,听友和蒋方舟交流文学的意义,“浪漫而无用吧,我觉得我每次在看完一本特别好的小说,会有一瞬间的恍惚,觉得我的状态改变了,眼前的世界不是我熟悉的世界,就像加了一层滤镜。我觉得文学带给我浪漫而无用的感受,可能就是这个状态的改变。”蒋方舟说,“人长大往往是趋向‘不相信’的过程,因为你会发现,现实好多事情都在打脸,每失恋一次对爱情的信任就减少了一些。浪漫而无用的文学就是在你从相信走到不相信这条狂奔的路上,能够让你的速度变得慢一点,能够让你往相信这边摇摆一点,能够让你再去相信一些美好的事情、善良的事情、天真的事情、固执的事情。这是文学曾经带给我,并且一直会带给我的东西。”
讲座结束后,等待蒋方舟签名的读者几乎在长江报告厅一楼绕场一周。武汉纺织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将蒋方舟新作《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中的插图处理成摄影作品,现场送给了蒋方舟。蒋方舟开心地表示:“我要把它发到微博上。”
蒋方舟为带着自己作品而来的每一位读者签名并合照,“其实每一位读者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不过3、5秒钟,为什么不满足他们的要求?疫情之后,看到读者真诚的眼睛,是件太好的事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刘虹 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