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选择维吾尔语专业。这个专业十几年来陪伴我至今。在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因为专业的缘故,要在新疆农村的小学支教一年,因此我有比较丰富的新疆南疆农村生活经历。
在支教期间,我关注到喀什地区有个贫困县,于是我只身一人前往那里了解情况,并且也在网上发起了募捐。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为当地的孩子们募集了衣物、文具和书籍。那时正值大四,凭着一腔青春勇的我,原本以为支教和募捐只是惠及他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从中获得了快乐、滋养、鼓舞和陪伴。
我在喀什塔县支教。图自作者
实践中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授人以鱼”的支教和募捐,对于地区的长期发展来说非常有限,而“授人以渔”的就业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在读硕士的时候,我被分配到吐鲁番的乡里进行语言实习,期间我们协助当地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挨家挨户的《新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这次调研让我更加感到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在本硕求学的过程中,我不仅在进行语言学习和训练,也在一次次实践中明白就业对于本地长期发展有着多重意义。
读博时,我无意中读到了“反华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发表的报告:《贩卖维吾尔族:疆外的“再教育”、强迫劳动和监控》,当时正在新疆的我十分震惊,我无法相信文中涉及的地区就是我身处的家乡。
报告里所描述的“强迫劳动”不仅关乎我的家乡,而且“强迫劳动”这种行为也是有违道义的,我是新疆人又是在读博士,因此,以专业和客观的方式探究真相的想法如同我家窗外的博格达峰,若隐若现。
我跟有同样志向和想法的尼罗拜尔博士一拍即合,奔赴广州。
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我们从全世界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到达沿海城市广州,落地后就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走访了5家企业,采用小组焦点访谈、深度访谈及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见到474位新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对其中70名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并发表了调研报告《“强迫劳动”还是“追求美好生活”?——新疆工人内地务工情况调查》。
员工分别有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受访者自由选择用他们习惯使用的语言接受访谈)。
尼罗拜尔博士和我都有离开家乡新疆到远方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因此这次调研我们不仅仅是在做实地调查,更是用心倾听来自新疆的各族同胞在外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很多让我们或是感动或是开心的事情,比如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20岁出头的新疆小姑娘。她在生产线工作,因为看不懂机器上写的英文,所以下决心学起了英语。她每天把生词写在纸条上、揣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拿出来背。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新疆各族年轻人,在规划着自己未来的人生,有的想学电脑,有的想学美发,有的想学厨艺,在说到自己对未来的憧憬时,我能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这些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和新疆务工人员聊天。图自作者
一位柯尔克孜族大姐告诉我们,在广东打工,夫妻俩每月能有9000多元收入,已经在县城买了套87平米的房子,还能供得起女儿上大学,这在过去几乎不敢想象。
在报告发表之后,有一位在上海读书的姑娘联系到我,她说当她看到我们报告中写到的夫妻房深有感触,因为在她儿时,她的父母曾经就在广州打工,住的正是与报告中一样的夫妻房,而如今她已亭亭玉立,在上海读大学。
在广州企业调研。图自作者
这个姑娘的分享让我更加确信在广州的工厂中,工人们无论来自何方都是被平等对待,都在用双手构筑自己的美好生活,为自己的后代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广州的就业,对于新疆各族务工人员来说,确确实实有着多重意义。南疆戈壁多,自然资源条件不好,南疆工人去东部沿海城市就业是一个很自然的人力资源流动现象,也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我内心非常感谢被访谈者们的善意和信任,他们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对未来的希冀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访谈时我好像看到了每个人心中梦想的形状,这使我也对茫茫未来有了希望。
我们不仅倾听新疆各族员工,也与各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每家企业都给予我们最大限度地支持,在对员工访谈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也应我们的要求不在场。
我们观察到每家企业都会有日常的安保系统,与普通企业的必要安保系统无异,我们也自由进入厂房、食堂和宿舍,随机与碰面的新疆少数民族员工进行访谈。
在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非常尊重新疆各族务工人员,在厂房当中,少数民族工人和本地工人一起工作,有的姐妹在工作时,穿着粉红色的衣服戴着粉红的发卡,有的姐妹穿着民族传统服饰、戴着头巾。
喜欢粉色衣服和发卡的新疆姑娘。图自作者
每一家企业都为新疆少数民族员工专门聘请家乡的厨师做清真餐,有家企业的清真餐厅甚至吸引了来自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工人。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管理人员说,管理的精髓就是人文关怀,做好了人文关怀,管理就不难了,有的企业每年都会去新疆员工的老家探访、了解情况。
新疆员工每年都会有探亲假,企业也会组织员工庆祝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员工们给我们分享节庆时的照片,照片中他们穿着民族传统服饰载歌载舞。
员工载歌载舞。图自作者
当我问及企业管理人员,他们是如何看待新疆少数民族工人的呢?管理人员表示,新疆各族务工人员非常吃苦耐劳,在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岗位上,他们能够用心学习、快速掌握,并且很踏实,能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至少半年,最多的可以工作3年,熟练而固定的员工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
调研进行到这里时,我忽然明白,所谓“人权”的旗帜究竟维护的是什么呢?也许对于提出“人权”旗帜的“棋手”来说,新疆的各族老百姓只是棋子,“棋手”在乎的只有赢,怎么会爱“棋子”本身呢?
报告发表后,我没有料想到这份报告会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特别感谢社会各界对于报告的关注和肯定。
我的很多新疆朋友发来私信,“终于有人说出我们自己的故事了”“西方的对我们的污蔑,这时候真的不能再忍了”。尽管社会各界对这份报告的关注使我们进入了公众视野,但我始终明白,这份报告真正的主角永远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的新疆各族人民。
在报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时,我恰巧回到了2012年支教和募捐的乡村,当时需要颠簸6个小时车程才能到达县城,再辗转2个小时车程方能从县城到达乡里,如果要到乡里的大队,则又要徒步2小时。
9年前的乡小学,校舍简陋,让我感到“揪心”,联系学校的老师,询问孩子们需要什么,老师说:“鞋子。”因为那里山路盘桓,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孩子,鞋子耗损都很快,有的孩子为了求学,从家里到学校需要骑骆驼在盘桓的山路上徘徊4、5天方能到达学校。
9年后我再次来到这个乡小学,如今道路平坦宽阔,客运货运的线路车也都更新换代,3、4个小时就能到达县城,从县城到乡里的路也修好了,使得一路壮丽景色更加迷人。
乡村也经历着巨变,曾经让我感到“揪心”的校园已经新修建了两幢教学楼,以前村民住的是传统“泥巴房”,但是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带有民族风格装饰的水泥房,屋里宽敞明亮。
县城新的居民楼。图自作者
有的村民还会修一间客房专门作为民宿接待游客。我这次又问了校长和当地村民9年前同样的问题:“现在孩子们还需要什么呢?”校长和村民都笑着说:“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了!”
每一次用双腿跑、用双眼看、用心倾听的调研,都让我有幸见证疆内疆外各族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生活,而国家的发展就像是巍巍屹立的帕米尔高原,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壮丽布景。
责任编辑: 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