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博物馆内“东方红一号”卫星备份星(受访者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两弹一星”精神
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而在一个甲子之前,中国已经开启了迈向浩瀚天际的征程: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在西北大漠发射成功。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相继取得成功,“两弹一星”事业大放光芒。
罗布泊“蘑菇云”震惊世界
20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国家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试验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硕大的“蘑菇云”在瞬间腾空而起。不久后,守在外围的人群沸腾了,他们欢呼着跳了起来,还摘下帽子,将帽子攥在手里高举过头顶,肆意地向空中挥舞着,兴奋的人群扬起了地上的沙土,任其随风飘散。
出生于湖北宜昌的望开德当时就在人群中。作为无线电技师,他的工作是维护试验基地的通信。望开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称,他1961年到达罗布泊地区,但直到1963年底,他和战友们才知道,他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在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做准备。据望开德回忆,当时观看场地距离核爆点很远,为了让现场的人看到具体位置,在核爆点上空有个直径约10米的红色大气球作为参考。时间过去多年,望开德每每想起当年的经历,仍会激动不已。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4年,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
“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遨游
继导弹、原子弹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后,195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也要造出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上天后,遵照周恩来总理的要求,我国对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当时曾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响。由于化学电池寿命有限,“东方红一号”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
位于中国航天发祥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的中国航天博物馆,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航天科技类专业展馆,馆内有4枚长征系列火箭、“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等实物展品。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每年4月24日,馆内收藏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备份星都会播放《东方红》乐曲。“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回荡在博物馆内,正如50多年前这首曲子通过卫星在太空中一次又一次地响起。如今,“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中遨游,只是无法再继续为人们播放《东方红》。
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成就伟业
在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一处山谷里,一排简朴而老旧的平房,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坐落在此。
1958年,中国科学院先后投入了40多个单位、170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造就了大批领军和尖子人才,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7位曾在中科院工作,正是他们开拓了我国原子弹、氢弹、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事业。
23人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纬禄。黄纬禄的女儿黄道群曾回忆起父亲的一段经历:有一天晚上,父亲黄纬禄拿着一件背心让姑姑帮忙缝一下。姑姑发现衣服心口附近的位置已经要破了,于是姑姑问父亲为什么衣服会破在这个位置,父亲很平静地说,“心口痛,揉得久了就破了。”这句话让黄道群印象非常深刻。
60多年前,正是钱学森、郭永怀、黄纬禄等一大批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成就了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飞速发展。有人评价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时称,这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