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武汉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武汉律师行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
近年来,武汉市委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及战线系统党建工作,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
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推动两新组织及战线系统党建工作。2017年,突出夯基固本;2018年,突出明责担责;2019年,突出条抓块统;2020年以来,突出整体推进,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紧扣打赢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优化营商环境、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等中心工作,全面理顺两新组织党建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两新组织和战线系统党建工作由要素建设向功能建设提升、由单兵推进向系统建设提升、由补齐短板向全面过硬提升,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治理优势。
强化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两新党建领导体制运行机制
武汉市委两新工委成立以来,着眼于构建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管理体制,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制度体系。建立两新工委领导体制。研究提出24家市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明确委员单位工作职责,构建市委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机关工委、民政、市场监管、工商联等4家兼职副书记所在单位密切配合,20家委员单位各司其职的“1+4+20”领导体制。健全两新党建运行机制。今年4月,首次召开全市两新党建工作暨市委两新工委(扩大)会议,建立两新党建议事决策、沟通协调、直接联系、批复备案、目标管理、督办落实、考核评议机制,形成市委两新工委统筹协调、委员单位各司其职、市区联动协同的工作格局。完善两新党建制度体系。起草出台系列制度文件,推动形成配套完备、务实管用的两新党建制度体系。
开展集中攻坚 精准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坚持把推进“两个覆盖”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持续攻坚,连续4年组织开展“百日攻坚”“百日巩固”“百日提升”“百日提升回头看”系列行动,努力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协调市场监管和民政部门提供注册登记数、发改和经信部门提供规上企业数,压实街道社区属地责任,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地毯式排查,逐一甄别并剔除“空壳”“僵尸”“影子”等两新组织,按照“七个清楚”标准,分层分类建立党建基础信息库。多措并举扩大覆盖。明确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楼宇联建、产业联建、行业共建、龙头带建、派驻帮建、挂靠组建等组建方式,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95%”纳入市级绩效指标。纳入党建基数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均达到80%以上,较2016年提升50个百分点。明确标准提升规范。遴选10个重点行业、74个党支部开展试点,形成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和10个行业细分标准,全面提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培育龙头示范带动。引导企业党组织在转型升级、技术攻坚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党员在生产经营和项目一线勇当先锋。卓尔控股党委、高德红外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众邦银行党委、新十集团党委、长江存储党委、长江电气党委、东峻实业党委等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斗鱼鱼乐党委、得伟君尚党委获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单位。
紧扣管理链条 构建行业党建工作“四梁八柱”
创新提出“抓行业就要抓党建、抓党建就是促行业”的理念,紧扣管理链条压实行业党建责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党的声音、党的工作沿着“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链条传到“神经末梢”。2018年,中组部召开全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武汉市有关做法被中组部向全国推介。聚力全面规范,建立责任体系。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市行业系统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细化20项责任内容,构建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党组(党委、工委)直接领导指导的行业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聚力系统集成,健全工作体系。相继成立互联网、律师、会计师、税务师、非公立医疗机构、物业、社会组织、法学研究、商会、物流、快递等12个市级行业党委和70个区级行业党委,构建系统集成、科学有效的行业党建工作格局。聚力落细落实,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党建重点项目清单、党委书记公开承诺、党建任务指导书“一单一诺一书”机制。围绕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出公开承诺,压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面向行业基层单位制发党建任务指导书并结合业务跟踪指导,把各项任务一贯到底。聚力服务中心,创新活动载体。聚焦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开展“党建引领 稳企赋能”专项行动,赋能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重振。开展各类服务活动500余场,助推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组织“云讲堂”直播活动5场,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先后聚焦报道。
6月24日,武汉举行“党建领航、数创未来”数字经济党建联盟启动仪式暨数字经济党建圆桌访谈活动。
突出赋能融合 推进集聚区党建共建共享融合发展
武汉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省级开发区和20余个产业园区,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78栋,纳税千万元以上233栋,专业市场518个,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武汉坚持一手抓组织体系,一手抓服务体系,汇聚推动企业创新、区域发展、产业转型的强大动能。推广园区党建“四服务一提升”工作法。在产业园区中全覆盖建立园区综合党委,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入驻两新组织延伸覆盖,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组织体系。2018年,召开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动各级各类园区围绕发展加强党建工作。2019 年,全省园区党建现场观摩暨座谈会在武汉召开,武汉园区党建经验向全省推广。2020年,武昌区“526”党建工作法、汉阳区“两圈两园一谷”党建工作法获“湖北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和“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实施产业集聚区“党建引领、赋能融合”行动。进一步明确党建引领、组织聚力、精准服务、赋能融合的工作思路,制定实施方案,紧扣“965”产业集群,以纳税千万元以上楼宇、地标性商圈为重点,构建“集聚区综合党委——楼宇(社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新成立30个集聚区综合党委,15个集聚区产业党建联盟,沿着产业链条开展党建联建。整合26家职能部门资源,根据集聚区产业定位和发展需求,分类建立项目清单,引导资源要素协同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发挥集聚区街道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楼宇商圈党组织枢纽作用、龙头企业党组织带动作用,明确街道社区可为楼宇商圈市场提供的服务事项120项,楼宇商圈市场可为街道社区提供的服务事项113项,通过双向整合资源、双向认领项目、双向联动服务,促进街道社区与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等产业集聚区有机融合。
创新方式载体 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
坚持新兴业态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及时跟进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创新加强党建工作。互联网党建做法全国推广。紧贴武汉互联网企业逾2000家且集聚性强、兴衰更替快、架构调整快、人员流动快的特点,成立全市互联网行业党委,推动近2000家互联网企业建立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87%。强化互联网企业党组织在宣传教育、网络治理、内容把关、队伍建设、凝聚人心等方面的政治功能,把党建工作传统优势和互联网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创设传神语联网“万人译党章·多语忆初心”、斗鱼直播“红色基因代代传”等特色载体。快递物流业党建开局破题。适应电商产业井喷式发展、快递物流业爆发式增长新形势,持续调研推动,出台《武汉市物流快递业党建“15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各方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快递网点、快递从业人员等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成立全市快递行业党委,向快递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33名,找出流动党员423名,推动党组织“神经末梢”延伸到快递网点。组织快递企业党组织、党员快递员带动骨干员工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发“江城小蜜蜂”线上平台,建立问题“发现——处理——反馈——激励”机制,引导47个快递企业、1万余名快递员到社区报到,5056名快递员已注册义务动态信息员,收集上报基层治理小问题547件。制定“江城蜂巢”建设规范,规划建设三类共600个“江城蜂巢”,为快递员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党员教育管理等服务。数字经济党建创新推动。以东湖高新区为突破口先行先试,整合发改、科创、企服、政数等部门力量,成立数字经济综合党委,发动龙头数字企业党组织、园区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邀请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0余所高校党建专家成立数字经济党建研习院。出台党建引领数字经济突破性发展方案,明确数字堡垒、数字矩阵、数字聚智等重点任务。新组建数字经济党组织139个,覆盖数字经济企业296家。
着力选优育强 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党务工作者队伍
出台《关于选派退休党员干部担任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的指导意见》,并指导各区面向社会选聘241名党员大学生担任全职党建指导员,打造专业化党务工作力量。双向择优“严选”。将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准,从党务工作经历、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知识、身体素质等方面严格把关,坚持组织选派、双向选择、动态调整,选派1067名党建指导员,派驻102个集聚区、2646个两新组织联系指导。记实管理“实考”。明确党建指导员8项工作职责,强化履职情况过程管理,建立平时记实、每季考核、年终考评机制,对236名考核排名靠后或履职不力的党建员予以调整。集中培训“提能”。市委组织部连续3年组织两新组织及战线系统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对2400余名员工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进行专题培训,带动各区各部门分层分类全覆盖培训。创设“江城红领讲坛”,邀请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党建指导员分享案例、优秀企业家交流创业史、专家学者理论授课,提升党务工作者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和政策水平。
加强平台建设 夯实两新和战线系统党建基础保障
着眼于破解两新党建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缺经费、少场所等问题,从经费、阵地、平台等方面加强工作保障。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工作经费。出台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的通知,落实财政支持、党费拨返等政策。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平台建设。线下,依托产权单位、物业企业、龙头企业共建,按照“主阵地+分站点”模式,高标准打造“江城红领驿站”,统一标识,整合党务、政务、公共服务资源。设置“法律工作室”“楼宇图书角”“健康小屋”“流动党员之家”等功能空间,打造党的政策宣传、党组织活动、职工群众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推动资源集聚、功能集成、服务集约。线上,开发“江城红领驿站”小程序,打造开放集约共享的集聚区党建信息化平台,对市场主体及职工群众诉求实行分类收集、分级转办、限时处置、多维评价,上线以来共收到诉求83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5月12日,武汉四医院专家团队深入集聚区开展“致敬百年,医心向党”百年老院、百名党员专家红色健康行动。
服务中心大局 抓好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制度落实
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从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战略高度,推动党建工作和战线系统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国企党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38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组织召开全市首次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市属国有企业落实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有关要求的工作指引》,指导22家市属国企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企业章程并制定党委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更加全面规范。今年以来,实施“国企联村”专项行动,15家市属国企党委与40个农村片区联合党委结对,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联村工作专班,通过投资合作、以贷招商、人才培育等方式壮大做强农村主导产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加强机关党建。调整完善88家市直单位机关党建和群团工作体系,确保机构改革和机关党建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明确考评程序,强化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组织系列活动,推动市直机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在强化立德树人导向中加强学校党建。围绕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目标,统筹推进市属高校、中小学校和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建立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明确市属高校贯彻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等五大方面20项重点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整合市区资源,在各类学校中设置1270个“教育党建工作室”,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示范岗活动,引导党员教师亮身份、创业绩、比贡献、做表率。在构建公共卫生体系中创新医院党建。适应公共卫生治理创新需要,在调整优优市属公立医院改革中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成立全市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将党建工作纳入市属医院绩效考核,推动27家公立医院将贯彻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写入医院章程,推行支部建在科室,“双带头人”比例达到92.6%。实施医疗机构党建“十百千”行动,采取组建医疗联合体、挂名牌亮承诺、创设责任区示范岗等方式,实现市区联动、党群联建、党务业务联抓、公立非公立联手,同步提升公立非公立医疗机构党建质量。
2017年以来,武汉市年均新登记市场主体19.4万户,两新组织蓬勃生长,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基层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全市战线系统各基层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大家深刻感受到,近年来两新组织及战线系统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根本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统筹部署,关键是市委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重点是立足服务中心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保障是各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联动,基础是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真抓实干、引领示范,全市上下抓基层、打基础的导向鲜明树立,强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迈入“十四五”,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新征程全面开启,武汉将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原则,始终把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作为基本定位,始终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两新组织及战线系统党建工作,不断建立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各项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助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