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站同场实现无缝对接,码头集装箱货车试运行。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长江日报讯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首站来到武汉新港阳逻港区。滂沱大雨中,他卷起裤腿、撑着雨伞,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2021年8月1日,即将开港通车的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项目,为长江“黄金水道”增添一道亮色。
从小渔村
到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阳逻港一期码头。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奔腾不息的万里长江,在武汉天兴洲拐了个弯。在这个弯点的北岸,是武汉新洲一个叫阳逻的地方。
“水北为阳,凭水纳江,兵家必争,古有子路问津,今有深水良港”,经年累月受到江水冲击,岸平水深,使得阳逻港成为长江中游为数不多的天然良港。
探寻阳逻港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提到一个叫谢炳木的人。
2003年,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基建港口有限公司委派40岁的福建人谢炳木来到阳逻拓荒建码头,这也就是现在的阳逻港一期码头。
现在已是武汉国际集装箱公司董事长的谢炳木回忆,那时的阳逻还是个小渔村,岸边杂草丛生。经过一年的建设,2004年2月9日,总投资2亿元的阳逻港一期开港运营,有2个集装箱泊位,设计吞吐量为40万标箱。“开港那天,阳逻街敲锣打鼓,这是阳逻港划时代日子。”谢炳木说,这之后,很多知名企业陆陆续续进入阳逻经济开发区。
2008年,武汉市开始布局阳逻码头。那一年8月,看好阳逻天然优势和未来机遇的武钢,大手笔圈下700亩地,投建江北物流基地和自用码头。这个阳逻西港区第一座开工新建的码头,新建4个5000吨级泊位,年通过能力433万吨。
这之后,阳逻港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0年5月,武汉新港委挂牌成立,当年7月,阳逻港二期开港;
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这一年6月,当时的武港集装箱公司整体从汉阳杨泗港迁至阳逻,运营阳逻港二期,年集装箱吞吐量达75万标箱;
2015年12月,由原武汉新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阳逻港三期开港运营,年集装箱吞吐量达74万标箱。
12年来,阳逻港港口建设、航线开通、水铁联运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武汉新港委港口处处长杨陆铭介绍,2014年,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2017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5.56万标箱,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第一位;2020年,武汉港实现逆势增长,集装箱吞吐量为193.3万标箱,居全国港口第23位。“今年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2万标箱,首次进入全国港口前19名。”杨陆铭说,在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份额中,阳逻港占到九成以上。
武汉海关相关人士介绍,湖北省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和80%的集装箱运输通过武汉新港实现,“阳逻港已成为湖北武汉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分工的重要窗口和咽喉,武汉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最佳‘出海口’”。
“内陆辐”“远洋辐”
航运主枢纽
华航汉亚1号抵达阳逻港。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2013年3月,武汉开通阳逻港—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天天班航线。
这条航线的日常化开行,有着标志性的意义:一条长江中游航运的主枢纽,在武汉形成。
——以水水中转连接宜宾、泸州、重庆等长江上游港口城市,以武汉为中转港口的泸州—武汉—台湾近洋航班开通;
——从阳逻港出发,抵达上海外高桥,换装海轮后开往台湾基隆港;
——武汉至东盟(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航线开通;
——武汉至日本、韩国集装箱快班航线启航,通过武汉—上海支线对接上海—日本、韩国港口干线,形成武汉—韩国(釜山港)、日本(东京港和大阪港)的航线服务品牌;
……
目前,武汉新港已形成了一个以武汉至上海为轴、长江中上游港口至武汉新港为“内陆辐”、上海至全球为“远洋辐”的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全面实施“上游全中转、下游全分流”水运集装箱新型运输组织模式。
2019年11月28日,“华航汉亚1号”集装箱船,装载着30个集装箱从阳逻港启航,驶向日本大阪、名古屋、神户等港口。
武汉至日本集装箱直达航线实现首航。
2020年5月9日,这条航线正式开始班轮化运行。杨陆铭介绍,航线开启以来,装载的货物也逐步增加,从最初出港的30标箱,到高峰时的200标箱。2020年共运行60个航次,累计进出口6030个标箱。
今年1至5月,武汉至日本直达航线累计完成航次46个,完成箱量3727标箱,其中出口单航次平均箱量增长至130标箱以上。
武汉新港委负责人说,武汉至日本集装箱直航航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直达班轮航线。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认为,武汉到日本航线常态化运营的核心价值在于,武汉港由内陆型转向国际型,由二线港口转向一线港口,这对武汉建成国际枢纽港的目标,支撑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以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水铁联运距离
缩短至2.5公里
中欧班列集装箱。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 摄
7月30日5时40分,编组50辆、满载500余吨武汉及湖北地区企业生产的液晶显示屏、汽车零配件、光缆、防疫物资的X8015次列车从吴家山站开出,目的地是德国杜伊斯堡。
这是今年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的第98列中欧班列。
2010年9月,作为国家批复的一类临时口岸,位于东西湖吴家山的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通运营。
2012年10月,第一趟由武汉开出的中欧班列从吴家山开往捷克帕尔杜比采。武汉开辟出一条通往欧洲的陆上通道。
之后,武汉又先后开行哈萨克斯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等线路的中亚班列,在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东盟国际经济走廊上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江海直达的水路打通了,通往欧洲和中亚的铁路也打通了,“水”“铁”如何无缝对接?
中欧班列(武汉)始发站吴家山站,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带一路”节点,也是全国18个铁路中心站之一,距阳逻港60公里。
这意味着,装载货物的集装箱从阳逻上岸后,还需要通过公路运输,将集装箱运到吴家山站或滠口铁路货场“坐火车”,这中间又会产生一笔不菲的公路运输费用。
武汉昆仑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耀坤算了一笔账,阳逻港到吴家山站60公里,每个集装箱的公路运费大约是900元至1000元,阳逻港到滠口铁路货场22公里,费用也得400元左右。
虽然早在2016年,武汉就开始试水多式联运,但因为铁路没有直达阳逻港,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无法打通,这个困扰一直存在。
2016年6月,武汉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6个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致力于打造“三点一廊、东西贯通”的多式联运体系,通过铁路线将阳逻港、汉口北铁路物流基地、吴家山铁路物流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线串三珠”的格局。
原武汉港发集团承担水铁联运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华能集团阳逻电厂合作,利用其既有铁路线及货运站场的优势进行改扩建,铺设轨道6.04公里,将铁路直接延伸至阳逻港集装箱港区。
2017年12月,阳逻港与铁路货场的距离由此前的60公里(阳逻—吴家山)、22公里(阳逻—滠口)缩短至2.5公里。
按照杨耀坤的算法,虽然只有2.5公里的距离,但依然会存在每个集装箱200元左右的费用,因而,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存在。
海铁国际联运
新通道呼之欲出
2019年5月,武汉新港委在武汉到日本的直航推介会上,提出了“日本-武汉-欧洲”海铁联运国际新通道的概念,受到日本企业界的热烈呼应。
“日本-武汉-欧洲”海铁联运国际新通道,就是以武汉为核心枢纽,开辟联通日本—武汉—中亚、东欧经济高效的物流新通道,形成国际物流闭环,构建集直航、中转、过境运输于一体的全新物流大通道,具有时效性强、稳定性高、辐射面广和综合成本低等优势。
日本伊藤忠商事东亚区食料事业部中国生鲜食品部部长上沢孝史表示,他们可以借道武汉,连接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贸易往来。
一年之后的12月,经过武汉新港委、武汉港发集团、中外运湖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努力,这条海铁联运国际新通道首次“试水”。
2020年12月2日,装载2个标箱的机械设备以及汽车配件,从日本名古屋港南一区出发,搭乘“华航汉亚1号”。6天之后,这批货物抵达阳逻港一期码头。12月27日,两个标箱货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车站。当天,丰田的捷克工厂的集装箱在杜伊斯堡办理提货手续,运回捷克工厂。整个行程26天。
“由于第一次是试运行,要先后进阳逻海关监管区、东西湖保税园区,一次清关,一次报关,耽搁了时间,如果走顺的话,只需要22天。”中外运湖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陶保轩介绍,过去日本的货物运到捷克的话,都是通过海轮运输,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大西洋等,往往需要45天以上,“这条国际货运新通道,可节省一半的时间”。
就在“日本-武汉-欧洲”海铁联运国际新通道货物抵达杜伊斯堡的第二天,2020年12月28日,海关总署批复同意阳逻港开展日本集装箱货物过境运输业务。
“这是一件大喜事。”陶保轩说,这个批复,意味着过境的货物不需要再进保税园,不需要进行重复报关,“这又可以节约2至3天的时间”。
通过武汉这一中转站,一条江海直达对接中欧班列、横跨东亚—中亚—欧洲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形成。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武汉代表处首席代表佐伯岳彦说,这条海铁联运国际新通道,将会对日本市场带来延伸服务,促进更多的日方企业参与航线和项目合作,吸引更多日本企业来武汉投资创业。
不过,陶保轩仍从这次“试水”中发现诸多不足,“运输资源的碎片化”。他认为,因为这批货物依然是从阳逻港上岸后,通过公路运到吴家山站,这60公里的距离,时间、费用成本不说,路途中货物的监管也是一个麻烦。
“日本-武汉-欧洲”即将开港通车的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项目,让陶保轩充满期待:这将真正突破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武汉新港海关口岸监控科副科长杨文涛介绍,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的铁路直接延伸至码头内,实现水路与铁路无缝对接。目前,铁水联运码头正在向国家口岸办申报“一类口岸”,一旦获批,从这里上岸的进口货物可直接在场内搭乘中欧班列。
武汉新港委负责人说,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项目将彻底实现水运和铁路运输“无缝对接”,“日本-武汉-欧洲”海铁联运国际新通道就没有任何障碍,实现“铁—江—海”物流闭环。中欧班列从阳逻始发,把江海直达与中欧班列衔接起来,形成“海—江—铁”物流闭环,打通了一条贯穿东亚—中亚—中东—欧洲的“江海直航、铁海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真正使阳逻港成为新的“出海口”,武汉港将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过文俊认为,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项目,有利于武汉与日本及“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有利于武汉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下先手棋,提升湖北武汉对外开放水平,有机衔接和辐射了“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有助于加快推进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建设。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蒋立青 通讯员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