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9月7日电 大学新生报到日,52岁的谢培军带着17岁的女儿谢可欣赶到湖南大学。谢培军将截瘫的女儿从车上背出来,放到轮椅上,目送她在志愿者的陪同下从新生通道进入校园。接下来,谢培军准备在学校周边租个房间,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照看女儿,开始父女俩的“大学生活”。
过去12年里,这位父亲一直陪伴、照顾着生活无法自理的女儿。
谢可欣出生在湖南省衡南县三塘镇。5岁那年,她意外受伤,被诊断出患有“脊椎完全性横断损伤”,下半身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作为中学数学老师的谢培军,从那时起中断了自己的事业,将精力全部放到了女儿身上。
2016年,谢可欣的母亲被诊断出癌症,2020年离世。此后,谢培军一个人扛起了家庭重担。上午、下午、晚自习,谢培军一天三次接送女儿,背她上下楼,寒来暑往,日复一日。
让谢培军欣慰的是,女儿很勤奋,也很争气。今年高考,谢可欣以627分的成绩被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班),俗称“人工智能专业”。她说,这个专业很有趣,而且也适合她的身体状况。
其实,和很多同龄女孩一样,谢可欣在业余时间刷刷手机,喜欢发二次元动漫表情。报到前一天晚上,她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微信聊天到深夜,畅谈对大学生活的向往。谢可欣对学校充满了好奇:听说院服上面写着“程序猿”,是真的吗?能坐轮椅进岳麓书院吗?
9月1日,谢培军陪着女儿,从衡南县驱车2个多小时赶到长沙报到。考虑到谢可欣的身体情况,湖南大学专门为她安排了位于一楼的“爱心寝室”,里面有无障碍设施,还配置了用于康复训练的医用电动站立床。
崭新的书桌上,摆放着鲜花、卡片和纪念品。学院送的卡片上写着:“热血飞扬,青春战岗。”宿管阿姨送的卡片上写着:“欢迎来到这个大家庭,阿姨将和你手牵手、心连心,陪伴你度过每个日日夜夜,共享美好时光。”
“爱心寝室”书桌上摆放的鲜花、卡片和纪念品。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
入学第二天,学校安排车辆送谢可欣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研究下一步治疗方案。湖南大学相关负责人说,谢可欣在大学期间,学校将尽可能帮助她“无生活顾虑,有医疗扶持,有经济资助”。
谢培军陪着女儿在湖南大学医院检查身体。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看到学校的精心安排,以及热心的老师、同学们,谢培军满怀感激之情,悬着的心也落了地。考虑到女儿马上要成年了,由父亲照料生活起居有些不便,经济拮据的谢培军还从老家请了一位阿姨到湖南大学来帮忙照护。
谢培军告诉记者,女儿很要强,从到大学的第一天起,她就在尽量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抓紧时间预习功课。“可欣总是讲,她虽然身体残疾,但有双手和头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谢可欣和学业导师在一起交流。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如今,大学里的无障碍设施更加完善,谢可欣也会熟练地使用电动轮椅出行,不太需要父亲背了。但父亲那厚实的肩膀,始终是谢可欣最坚强的依靠。
“有一天我也会老,不能一直照顾女儿,这是我最担心的事。”谢培军两眼泛起泪花,“希望通过治疗,可欣的身体状况能有所改善,然后好好学习,甚至读研、读博,将来有能力自立,并回报这个温暖的社会。”
“麓山南,湘江北,登高自卑。”9月3日,湖南大学举办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谢可欣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句话。她说,“登高自卑”,就是说登高要自低处起步。
这正是“轮椅女孩”谢可欣和父亲的励志轨迹。
文字:白田田
摄影:赵众志 曹正平(报道员)
视频:余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