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言片语里找到线索
救助“神探”帮离乡38年的流浪汉回家
在当地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正在为吴银宝理发。
16日上午,陕西省白河县民政局致电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县公安部门已为长期流浪在外达38年之久的吴银宝成功办理落户手续,并给他办理了医保和社保,10月份发放,还帮他申请到了1575元/季度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听到这一消息,素有武汉寻人“神探”之称的李升笑得格外开心,“能帮他找到家,现在生活又有了保障,这是我工作的成就感”。
从“汪家宝”到“吴银宝”寻人
“神探”聊天中发现蛛丝马迹
今年除夕夜,武汉市江岸区公安分局后湖派出所民警将一个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矮小瘦弱、年约50岁的流浪汉送至市救助管理站武湖隔离点。据民警介绍,该男子身体虚弱,口音重,戒备心极强,询问他年龄、户籍等信息,他都不愿回答,只说自己名叫“汪家宝”。
3月24日,市救助管理站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滞留隔离点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到站内居住。这个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受助人,引起了站服务管理科工作人员、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升的注意。李升寻人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细心,耐得烦。
“汪家宝有智力障碍,平时几乎不怎么说话,集体活动时他常常一个人静坐在角落。工作人员主动和他沟通,以便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得到更多可用信息,帮他寻亲回家,虽收效甚微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李升介绍。
照料生活起居之余,李升就利用空隙“泡”在受助人员活动室、小操场中,“创造”更多和汪家宝沟通交流的机会,李升和汪家宝逐渐熟络。在一次拉家常中,汪家宝讲出了“白河县”这样的地名和“构扒”“家扒”等类似信息。李升从事寻亲工作多年,职业的敏感使他对这些关键词格外注意,他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汪家宝的家乡。谈话结束后,李升赶忙在网络上搜索着这些关键词,最终锁定了陕西省白河县,在这里就有一个叫构扒镇家扒村的地方,李升顿时觉得已经看到了曙光。
备感兴奋的李升迅速与全国志愿者联合会陕西志愿者“飞天”取得联系,并将汪家宝的照片、谈话录音等资料发给了“飞天”。
4月11日,白河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飞天”到大山深处,带着汪家宝的资料分5组走访、调查。终于,在当天傍晚传来好消息:该受助人的确是陕西省白河县构扒镇家扒村三队的村民,真名为“吴银宝”而非“汪家宝”,1982年外出至今未归,到今年整整38年。
流浪38年回家乡
政策兜底保障生活
今年,4月14日,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将吴银宝送至陕西省安康市救助管理站;4月22日,安康市救助管理站将吴银宝护送至白河县救助管理站。回到白河县后,在当地民政部门的安排下,吴银宝作为特困供养人员入住了白河县构扒镇敬老院,根据他的特殊情况,镇里还给他申请办理了医保和社保手续。
在孩童之时离家,知天命之年回乡。“虽然不能亲自送吴银宝回家,但看到他终于找到家乡,下半生也有了保障,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李升笑着说道。
从10月份开始,吴银宝的救助供养金就可以发放到位了,现在他在福利机构的生活也有人照料,结束流浪生活。
多年来,正是因为有一个又一个李升这样的武汉“救助人”的坚守与执着,才让一个又一个漂泊在外的流浪汉重归故土,重新找到家的温暖。
记者杨帆 通讯员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