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汇。
创建规模达到5000亩以上,综合体内必须以农业产业为主体,为市民提供更多别具一格乡村慢生活的好去处。
记者从9月27日举办的武汉市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动员暨培训会上获悉,新一轮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市级专项奖补资金最高可达5000万元。
与往年相比,本轮田园综合体创建有何新要求?有哪些新的亮点和特点?如何更好发挥创建优势强村富民打造武汉特色?记者为此专访了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
坚守“乡村味道”
让农户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
木兰花乡
会上,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宣布了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支持木兰花乡等10个项目开展新一轮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名单。
10个项目为: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未来家园都市田园综合体、兰岛都市田园综合体、鑫三江田园综合体、紫薇都市田园综合体、花博汇都市田园综合体、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薯香渔歌田园综合体、靠山生态小镇都市田园综合体。
据介绍,新一轮田园综合体创建规模从上一轮的30~50平方公里(45000~75000亩)调整为5000亩以上,明确综合体内必须以农业产业为主体,要求以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的产业核心区面积不小于3000亩,产业发展基础好、集聚度高、特色突出、规模经营优势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在此基础上强调农文旅结合、产村融合发展,反对做成脱农产业的文旅景区。
入选新一轮创建的单位,都需具备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既要坚持农业底色,又要创新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农文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潜能大、创新创造的空间大,在创建中要跳出传统农业发展的思维,向科技要生产力,向文化要赋能,向规模要效益。但不管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农业底色”。
二是要坚持联农带农,让农户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在创建工作中,要以保证农户基本权益为基本前提,让农民参与到创建中来,并且能真正受益和实现收入的增长。这是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创建成功的基本前提。
三是要坚持市场取向。武汉市1000多万居民是田园综合体最大的消费群体,在创建工作中需要有创新性、有差异化、有特色,进而吸引消费群体前来。每家综合体创建,都要明确市民前来消费什么,要与城市消费不一样,不能把田园综合体建成乡村里的城市,偏离了田园综合体的创建初衷。
塑造乡村品牌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景秀大地
“田园综合体”是一个融合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都市田园综合体的各创建板块,将形成有机整体,充分体现武汉现代农业底色、文旅融合特色、环境生态绿色、农民增收本色,引导和整合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同时也是发展全市农业规模经济的需要。武汉目前仍以分散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存在有效规模不够,产业形态较单一,难以形成有效的品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投资主体有回报难以保证,抗风险能力有局限性等问题。
建设“田园综合体”,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形成效益多元化、“一村一品”的品牌多元化、全产业链标准化,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的加入。
武汉创建新一轮都市田园综合体,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组合拳的重要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同市场主体相结合。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建规模化、产业化、资源化的田园综合体,更有利于乡村之间形成合力,尽快走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快车道。
综合体创建验收合格
市级奖补资金最高5000万元
据介绍,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培育和转换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现有农庄、农场、合作社、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园以及农旅产业等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田园综合体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是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保障。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依据创建规划和项目清单,加强对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的培训指导、跟踪辅导、考核评价,并建立与考核等次相匹配的奖补激励机制。对创建成效显著、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年度考核合格等次以上的综合体,安排奖补资金支持。
每个验收合格的市级田园综合体,市级专项奖补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区级专项奖补资金按照不低于市级专项奖补资金额度叠加奖补,市区专项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新建项目投资总额的50%。
(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邹卓然 通讯员周毅 陈雪莹 吕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