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0月11日电题:争分夺秒,就是为了补好这道“疤”
新华社记者张磊
“快叫人,这条缝变大了!”最让刘保功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10月10日深夜,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刘保功在巡坝过程中发现,之前坝体上那条大约3米长、一指宽的缝变成了一条巴掌宽、10多米长的裂缝。他随即向抢险指挥部做了汇报。
10月份以来,山西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汾河下游稷山段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洪峰。稷山县安排全县35个单位包片值守境内汾河沿线堤坝,24小时无缝衔接。值守人员50米一人,半小时巡坝一次,查看水位变化、坝体情况。稷山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的堤坝是下迪河坝段。
11日凌晨,接到指挥部通知的稷山县水利局技术人员高武军火速赶往现场。裂缝是否在变化,肉眼难以分辨。经验丰富的高武军蹲在地上,将一块裂缝宽度的木棍架在裂缝间,不一会儿木棍掉了下去,说明裂缝还在扩大。“必须马上加固,快!快!快!”他大喊道。
指挥部紧急启动应急程序。经高武军等专业人员测算,计算出大约需要2.4万袋沙石,相关厂家连夜备料运往现场。同时,由抢险指挥部组织一支抢修队,于11日7时赶到抢险地点。
调度指挥、搬运沙袋、捆绑铅丝笼、操作起重机,一场争分夺秒的固坝抢险工程有序展开。
抢险队员熟练地捆绑好铅丝笼,来回穿梭搬运,投掷向堤坝险段。到中午的时候,河道里已经垒起了半米多高的垛子,形成一道坚固的“铁墙”。
下迪河坝段是稷山县最重要的一段防线,因为没有缓冲区,这里一旦失守,洪水就会冲向北边的108国道、客运铁路,甚至威胁沿岸的十几座村庄乃至整个县城。
下午2时许,空中飘起了雨,现场温度降到了10摄氏度以下。“这不仅给施工增加了难度,更危险的是一旦雨水顺着裂缝渗入坝体,堤坝会变得更脆弱。”高武军着急地说。
为了确保事态不再扩大,救援队必须加快进度。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了几个昼夜的抢修队员们顾不上疲惫,扛起沙袋加快脚步。
傍晚6时,起重机掷下了最后一个铅丝笼。经过60多人长达10个小时的奋战,堤坝上的这道“伤疤”终于被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