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首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落户武汉协和医院
不开胸换“瓣中瓣”让心衰老人再获新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尚小珂(左四)及其团队。
12年前“换”过一次心脏瓣膜,如今因瓣膜寿命衰败又一次出现心衰。日前,69岁的李奶奶(化名)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接受了不开胸“瓣中瓣”手术,成功修复受损的“心门”,再获新生。
“李奶奶接受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为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瓣膜病患者和复杂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赢得了手术和再次手术的机会。”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尚小珂副教授称,这个手术不用开胸,心脏也不停跳,只需要在大腿血管上开一个小切口,用一根导管就能更换“心门”,是结构性心脏病治疗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据了解,在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的带领下,自2017年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术)以来,目前已完成超过800例,数量居华中地区之最,且手术成功率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开胸给换瓣老人再换“心门”
12年前,李奶奶因主动脉瓣严重返流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了开胸换瓣手术。6个月前,老人出现双下肢水肿,检查显示生物瓣膜达到正常使用寿命而衰败,需要再次进行瓣膜置换。董念国教授团队决定采取创伤小、术后效果显著的微创介入手术。
“不开胸,不用建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最终,结构性心脏病多学科团队为李奶奶成功施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在原有的生物瓣膜中再放入一个“瓣中瓣”,仅耗时2小时就成功修复了“心门”,老人的心脏功能重新恢复了正常。
让更多危重患者有了重生希望
作为武汉协和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多学科团队的核心成员,第一例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由尚小珂副教授主刀完成。
他介绍,人的心脏相当于“两室两厅”,有两堵墙和四扇门,心脏瓣膜就是四扇门。门老化了,不是打不开,就是关不好。只有大门顺利地开合,心脏才能健康有效供血,一旦瓣膜狭窄或闭合不全,心脏就会动力不足,引起心衰。
最新流调数据显示,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3.8%。其中,超过75岁的老年人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13.3%。尚小珂说,过去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开胸手术是唯一的办法,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完成手术。瓣膜病高发于老人,很多人因为高龄、体质差、心脏瓣膜钙化严重、合并症多、病情重而无法接受外科开胸手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需要开胸、不需要体外循环,对病人的创伤非常小,让有手术禁忌或者高手术风险的瓣膜病患者有了重生的希望。“以往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现在除去术前准备,我上台下台就是20分钟。”尚小珂透露,手术后第一天病人会在ICU观察一下,第二天就能转入普通病房。
尚小珂坦言,2017年开展了首台TAVR手术后,从全年只做了20台,到如今的一天就能完成8台。TAVR手术看上去好像并不复杂,其实操作时难点非常多,不是一个人单凭手术技能和经验就能完成的,需要包括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超声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生物瓣膜的“寿命”只有10-15年,以往对于70岁以上的人才建议换生物瓣膜,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在15年后再接受开胸手术换瓣。尚小珂说,随着瓣膜微创介入手术的成熟,现在50岁就可以放生物瓣膜,因为有二次不开刀手术的机会。一旦瓣膜衰败,可以在衰败的生物瓣膜中再放一个新的瓣膜,也就是“瓣中瓣”手术。
60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个心脏彩超
“与国外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瓣膜病不同,我国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仍是风湿性感染所致。”尚小珂说,该疾病女性高发。另外就是有经常感染的病史,比如总是感冒发烧。如果感冒超过一周还不好,往往是病毒感染合并了细菌感染,应尽早去医院就诊,积极治疗。
尚小珂指出,心脏瓣膜病往往是发展到了中重度才会出现症状,建议60岁以上的人,每年体检做一次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猝死率超过50%,若是出现胸闷、胸痛、眼前一过性黑矇、突然晕倒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排查,确诊后尽快手术。
正常人都有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这是生理现象。但是主动脉瓣绝不允许有轻度狭窄和返流,发现后应尽快到心脏外科就诊,并且选择有杂交手术室的医院进行。
(文/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