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林接受极目新闻记者专访
“登高英雄”杨连第
英勇的杨连第连
扫码看视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实习生 湛泽梅 通讯员 沈正华 金伟
电影《长津湖》持续热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艰难条件下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总部位于武昌的在汉央企中铁十一局,前身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在这场“立国之战”中,作为铁道部队中进入朝鲜最早的队伍,铁一师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有力保障了志愿军后勤物资供应,彻底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美援朝中,铁一师“登高英雄”杨连第(曾用名杨连弟)英勇牺牲,年仅33岁。初冬时节,极目新闻记者远赴天津市河北区光复道街道,采访了杨连第长子杨长林,听他讲述长津湖战役背后铁一师的故事。
“登高英雄”从不以英雄自居
11月7日,天津市河北区光复道街道某干休所内,陈旧而整洁的家里,78岁的杨长林老人热情相迎,笑声爽朗。老人精神矍铄,看不出与癌症已抗争了十多年。
听说是湖北武汉来的记者,杨长林非常高兴,他拿出一本印着父亲杨连第照片的画册,“这就是陇海铁路‘8号桥’,1949年解放战争中我父亲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不顾个人安危,连续三天突击爆破一百多次,终于将桥梁修复,因表现出色荣获‘登高英雄’称号。”杨老说着说着,眼眶湿润了。
1950年5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一师入编志愿军序列,参加抗美援朝,杨连第随部队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副连长,多次出色完成前线抢修任务。在朝鲜平安南道清川江大桥抢修任务中,他带领一个排搭设浮桥13次,提前修通清川江大桥,有力支援了前线作战。
1951年1月,沸流江桥被敌机炸毁。抢修期间,铁一师派杨连第现场指导拼组及架起钢梁工作,巧妙利用敌机轰炸间隙,白天出工,提前3天修复沸流江桥;在抢修龙津江桥时,杨连第冒着敌机骚扰,勇敢地沿着一根下垂钢轨攀登上18米高的孤立桥墩,取下墩顶40余根方木解决施工急需,“登高英雄”二次登高,给全团指战员莫大鼓舞。
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在清川江大桥指挥抢修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击中头部,光荣牺牲,年仅33岁。那一年,杨长林只有9岁。
杨连第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
“父亲牺牲时虽然我还小,但他果敢、机敏、坚强、忠诚的形象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杨长林回忆,受父亲影响,自己和弟弟妹妹相继应征入伍。
杨长林说,父亲牺牲前回国时,有记者采访他怕不怕美帝国主义,他说不怕,记者说他是英雄,“父亲说我不是英雄,你不要采访我,跨过鸭绿江,人人都一样”。
英勇铁一师立下赫赫战功
“从1919年出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父亲上过私塾、学过武术,当过架子工、水电工,但啥都没干成。”杨长林激动地说,“但从1949年到1952年,他成了英雄,因为这3年他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在战斗。”
铁一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相继担负京义线、满浦线和平元线铁路保障等任务,全体指战员在极端危险、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同兄弟部队一道,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英雄不止我父亲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杨长林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了“人体螺丝钉”史阜民、“拆卸定时炸弹能手”李云龙等英雄的事迹。
1951年12月,一师二团五连连夜执行抢修大桥任务,在连接最后一根钢轨时,发现两根钢轨无法对接。在18列满载军用物资的火车进入车站急等过江的紧急情况下,史阜民用螺丝扳手的尖端代替螺丝钉插进钢轨接头处的孔眼,使出全身力气抵住螺丝扳子,直到火车顺利通过,保证了军用物资按时运到前线,被誉为“人体螺丝钉”;1951年11月至1952年3月,李云龙一人就拆卸了34枚定时炸弹,并教会了13名同志,分散到各连成立拆卸定时炸弹小组,先后共拆卸47枚定时炸弹,大家都称他为“拆卸定时炸弹大王”……
期间,铁一师还涌现出刘长岭 、杨风余、 韩福堂、 王清源 、霍永福 、尹广珊 、 赵文彩 、姜发玉、 李万华、 赵洪钧等一等功臣。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一师全师共抢修、新建和复旧加固桥梁280座次,延长11.08公里(其中37座无长度记载),线路107公里,通信线路4931条公里,给水63站次,隧道、涵洞10座,完成土石方82.72万立方米。1953年11月11日,部队奉命从朝鲜回国。
英雄精神在英雄城市传承
杨连第牺牲后,他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杨连第连”。连队所在的铁一师,1984年集体转业为中铁十一局,迁往湖北,2004年总部落户武汉。
“‘杨连第连’与武汉的缘分很早就结下了。”杨长林说,1955年武汉修建长江大桥,“杨连第连”就派出55名技术骨干前来支援,“所以武汉长江大桥也有杨连第的印记。”
杨长林入伍后,从一名普通的海军工程兵很快成长为部队骨干力量。一次,他所在的连队负责爆破施工,放了23炮,听响21炮,2枚哑炮需要排除。“我是党员,我先上!”杨长林第一个进到山洞,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时排除了危险。
杨长林来过武汉多次,“让我最激动的,是父亲的单位中铁十一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迅速参与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及多家方舱医院的建设。70年前,父亲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70年后,他所在部队后来者又与新冠病毒战斗,这就是英雄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体现。湖北是英雄的湖北,武汉是英雄的城市!”
“杨连第连”的旗帜依然在飘扬。
中铁十一局一公司党委书记王传斌介绍,长期以来,十一局从寄于物、融于心、践于行三个层次继承和发扬杨连第的“登高精神”,并在众多重难点工程中留下“登高精神”的印记:
在湖北武汉,承建了地标建筑“武汉光谷综合体”工程。直径200米的圆盘区内,“杨连第队”向地下掘进34米,开挖土方180万立方米,建成被誉为“亚洲最大、世界最美的城市综合体”;在福建莆田,承建国内首座跨海高铁斜拉桥——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风大浪急的湄洲湾里,他们在10.8公里的海域上修建跨海大桥,237个海中桥墩平均高17米。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千吨级运架梁一体机已完成架梁作业,大桥预计在11月底即可实现全桥合龙;在广州南沙港,承建了世界货运铁路建设史上同类型结构跨度最大的斜拉桥——南沙港铁路跨西江斜拉桥。该桥主跨600米,塔柱高200米,相当于70层楼的高度……
“父亲当年攀登的最高桥墩,不过40多米。现在的小伙子们建的塔桥都200多米高,了不起!”杨长林激动地说,“父亲不在了,但他的精神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