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日前名单已正式公布。我省推荐申报的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全部入选获批,成为当地又一闪亮的文旅名片。
入选名单分别是:武汉市黄陂区(楚剧)、黄冈市红安县(红安绣活)、黄冈市黄梅县(黄梅戏)、黄石市阳新县(阳新布贴)、咸宁市赤壁市赵李桥镇(砖茶制作技艺)、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土家族歌舞“撒叶儿嗬” )、孝感市安陆市府城街道(水墨漫画)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土家族摆手舞)。
新编楚剧《少年吴光浩》剧照
武汉市黄陂区——楚剧
大江大湖大武汉,好山好水好黄陂。黄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之美誉。黄陂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也是楚剧的发祥地。“黄孝花鼓戏”是楚剧的旧称,亦称西路花鼓,二十世纪初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黄孝花鼓”进城,最终正式定名为楚剧。
楚剧在黄陂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黄陂有句俗语,“人有三曲戏(楚剧),到老不怄气”,演楚剧、看楚戏、哼楚调已成为黄陂人民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当地形成了以黄陂区楚剧团为核心,以社会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为辅的楚剧中坚力量,长期活跃在城乡集镇,每年 “灯戏”、“清明戏”、“谱戏”、红白喜事的“贺喜戏”以及重大节庆活动等演出,深受民众青睐。
外宾饶有兴致地学红绣
黄冈市红安县——红安绣活
红安民间刺绣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几百年前就盛行于红安各地,“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的民谣也流传至今。
红安绣活花样品种多样,仅红安绣花鞋垫花样品种就达 3000 多种,造型生动,装饰性强,表现出清新夺目的质朴美、浪漫美、明快美。这些出自农家妇女之手的绣品,表现在鞋垫上通常是作为定情的信物或嫁娶的嫁妆。
红安民间文化艺术作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当地采取“保护单位+非遗工坊+传承人+农户”模式抱团发展,大力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打造非遗旅游线路,在各旅游景点建设体验式营销网点,充分借助淘宝等电商平台和各类商超,线上线下展示销售,以红安绣活为龙头的非遗产业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2021年上半年已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从业人员数万人,带动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成效显著。
大型现代黄梅戏《李四光》剧照
黄冈市黄梅县——黄梅戏
黄梅县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是人文厚重的“千年古县”,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享有“四地四乡”的美誉: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闻名的“戏剧之乡”“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
“一去二三里,村村垸垸都有戏”,是黄梅人喜爱黄梅戏、参与黄梅戏的真实写照。当地以戏兴业抓传承,以戏化人惠民生,以戏塑旅促振兴,打好戏曲+、文化+品牌,黄梅戏艺术节、地方戏展演、戏迷联谊会以及送戏下乡等惠民活动让人们过足了戏瘾,戏曲庙会、戏曲小镇、黄梅戏会馆以及黄梅剧院等又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休闲,黄梅正不断擦亮当地的文化IP。
阳新布贴
黄石市阳新县——阳新布贴
阳新享有“布贴之乡”之美称。
长期以来,阳新布贴深藏于中国民间,直到1985年才被发现。一经问世,阳新布贴即以她独有的艺术魅力令世人刮目相看。
阳新布贴俗称“粘花”,是中国民间布贴形式与楚文化结合在阳新地域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结晶。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是将裁剪下来的边角余料,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而制作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
阳新布贴用途广泛,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服、鞋帽、床上用品等。其原汁原味的楚文化风格广受赞誉,被称为“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品”。
赤壁青砖茶加工生产线
咸宁市赤壁市赵李桥镇——砖茶制作技艺
赵李桥镇位于湖北省南部赤壁市境内,与湖南省临湘市接壤,是欧亚万里茶道源头之一,是我国青砖茶、米砖茶的原产地。
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在湖北赤壁市赵李桥镇已世代相传近200年了。
赵李桥砖茶制作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至清中期,以赤壁羊楼洞(今属赵李桥镇)为代表的砖茶制作技艺已臻完善,自成一家,享誉中外。
赵李桥砖茶远销蒙古、新疆、俄罗斯西伯利亚及欧洲等地,是世界著名中俄万里茶道源头,还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茶叶原料供应和加工集散中心,影响了汉口和九江两大茶市的发展。
清江流域撒叶儿嗬邀请赛暨45届民族文化艺术节现场
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土家族歌舞“撒叶儿嗬”
资丘镇素有“小汉口”之称,位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部,这里是土家文化的“三江源”, 土家歌舞盛行,其仪式舞蹈土家“撒叶儿嗬”尤具特色。
“撒叶儿嗬”俗称跳丧,主要分布在清江流域,表现的内容有先民图腾、渔猎活动、农事生产、爱情生活、历史事件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的回忆及其长期形成的道德意识与是非观念。
资丘镇以民族文化馆为具体实施单位,引导建成南腔北调楼、丝弦鼓乐社、土家民俗馆等,为土家歌舞“撒叶儿嗬”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通过持续开展民间文化艺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培育了6000多名撒叶儿嗬、南曲等文化小传人;通过举办撒叶儿嗬鼓师大赛、擂台赛、晋级赛,以及民族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使撒叶儿嗬这一祭祀舞蹈逐渐演变成群众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2006年“撒叶儿嗬”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游客参观安陆水墨漫画博物馆
孝感市安陆市府城街道——水墨漫画
湖北安陆,地处大洪山余脉与江汉平原交汇地带,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水墨漫画艺术之乡,是安陆拥有的国家文化名片,也是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
2015年,安陆建立全国首家水墨漫画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安陆水墨漫画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研究成果。在各个乡镇村社区已连续举办了10届“藏画于民”活动和100余场次漫画展览,在紫金路小学、实验小学成立了2个“少儿水墨漫画活动基地”,在乡镇社区挂牌5个“水墨漫画创作基地”,不断提高水墨漫画创作水平。
安陆多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水墨漫画)艺术之乡”,也是我国唯一的“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水墨漫画创作基地”和“中国少儿水墨漫画活动基地”,水墨漫画成为安陆影响全国的地域文化品牌。
土家族摆手舞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土家族摆手舞
百福司镇是来凤县土家族重要集居地之一,彭、田、向氏等土家族人世居其地,民族文化积淀丰厚,是土家族摆手舞发源地之一。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基本风格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动作或粗犷豪迈,或柔美婉转,鼓声节奏鲜明,表现了土家人勤劳朴实、乐观豪放的特质。其民族特色浓郁,是歌乐舞浑然一体的艺术,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据史书记载,五代时,摆手舞已在此次广为流传。境内到处有摆手堂遗址,其中舍米湖摆手堂、茶堰坪摆手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这一优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传承、和推广、普及,摆手舞不仅丰富了当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此前,经全省各地积极组织申报、集中评审和现场抽查,我省共评审命名了49个县(市、区)和乡(镇)为2021—2023 “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下一步,全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将以此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新后续建设,规范长效管理,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