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17日讯(记者 黄梅 蒋玉青 刘玉锋)“人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永恒主体,我们村始终以村民为核心,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让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隆兴坳村党总支书记傅铁棉说。11月16日,“湘”当自觉自信自强——“巩固攻坚成果 迈向乡村振兴”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醴陵市隆兴坳村,探访该村如何以村民为主体,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红色乡村旅游 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
“在隆兴坳村,任何村民只要具备劳动能力,我们就能为他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谈到乡村旅游给村民带来哪些切实帮助时,傅铁棉自豪地说。
隆兴坳村地处醴陵北部,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耿飚故里。
为打造红色乡村旅游产业链,隆兴坳村利用现有房源打造特色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农家乐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22个,以红色革命文化为核心,全力打造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除此之外,隆兴坳村还承接了省、市多项红培业务,参加培训的学员吃住都在民宿。该村年接待游客达到13万人次。
60岁的村民耿飞云,在隆兴坳村开了一家名为山湾小院的民宿,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仅是一个家庭型民宿,还是一家灵活型民宿,灵活地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30多岁的宝妈、50多岁的大妈、60多岁的大爷都可以在民宿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耿飞云说,开民宿,自己每个月赚几千块钱,是“小确幸”;能帮村民解决就业问题,才是“大幸福”。
(采访团在隆兴坳村皇菊生产基地 湖南日报记者傅聪 摄)
两大产业基地 助力农户创业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隆兴坳村依托红色资源,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将红色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优势,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引进株洲市龙艾麒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打造千亩艾草种植基地,研发多种艾草产品;入股株洲市将军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示研发生态茶园,种植云霄山白芽、皇菊;积极探索“政企+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授人以渔,带头引领农户创业致富。
傅铁棉说,“政企+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主要是将村委会、企业和老百姓连接起来,建立股权架构、打造乡村企业。“这种新模式是让村民参与其中、融入其中。”为此,傅铁棉联合村干部、企业人员,讨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村民有土地经营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一定股权,让村民成为企业“合伙人”;村民通过劳务输出方式获得稳定收入;每年收成好时,入股村民还可以额外分红。
这种新模式得到村民们的拥护,36岁的农户余磊就是其中的代表。采访团抵达株洲市龙艾麒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时,余磊正在生产链上组装艾草衍生品。入职公司前,余磊是全职家庭主妇,去年孩子上初中了,余磊想着得找份工作赚点零花钱,于是,她便顺利地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我们村的村民可‘洋气’了,很多人摆脱了打工仔的身份,是实打实的合伙人呢!”余磊笑盈盈地向记者解释,因为新模式的实行,现在她们每年有好几份收入,努力越多回报越多,现在村民们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家乡建设也越来越好了。
(余磊在株洲市龙艾麒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工作 华声在线记者 黄梅 摄)
居民环境整治 培养村民主人翁意识
乡村经济在发展,环境治理也要跟上。针对醴北片区的发展,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村民为本、以醴北人家为核心,打造独具一格的乡村振兴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村以耿传公祠为中心,周边有60余栋晚清民居,粉墙黛瓦,古香古色,与耿传公祠的建筑风格相互呼应,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景观带。
不仅如此,村里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下足功夫。“我们一步步在推动环境治理,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完成。”傅铁棉说,早些年,村民没有环保意识,村里环境“脏乱差”。为带动大家一起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村干部们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理想。
后来,村干部以身作则,一对一带动大家整治居民环境,当一个全新的村庄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村民们开始有所动容。这个时候村干部们“趁热打铁”,不厌其烦向大家传播环保理念,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村民的环保意识提升。
现如今,村民们在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同时,会自发组织区域环境保护的活动,让整个村庄始终干净而舒适。
“说到底,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最大群体是老百姓,我们村环境整治这么多年,村民们都坚持下来了,因为他们知道环境整治中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老百姓自己。”傅铁棉欣慰地说,近年来,村里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村”“湖南省精品美丽乡村”等等称号。家乡正在变美变靓,纷至沓来的荣誉让“余磊们”更加坚信,“乡村振兴是什么?就是让普通老百姓,能感受得到、触碰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