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摄影记者 刘中灿
通讯员 陈汉水 梅旺
清明节是追思先人的时节,更是缅怀先烈的时节。3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现场探访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的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名列其中,这也是当地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牌坊
驱车107国道,从江夏区山坡街贺站社区一条并不起眼的小路拐入,车行100余米,就可以看到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这里,距离将士们浴血奋战并牺牲的地点——京广铁路贺胜桥仅有数百米。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陵园内,一排排的松柏郁郁葱葱,悄然守护着烈士的英灵。整座陵园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由纪念碑、纪念亭和烈士公墓组成。整个陵园用院子围了起来,并加装了监控等设施。
董友桂打扫陵园卫生
“陵园现在隶属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管理。”陵园工作人员董友桂是当地人,已在陵园工作两年,负责管理、维护、清洁。董友桂介绍,陵园始建于1929年,曾多次维修整治,纪念碑上刻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
记者看到,陵园内碑文记载,1926年8月,以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为北伐先遣队,继汀泗桥大捷后,乘胜追击,直逼贺胜桥。贺胜桥地势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军阀吴佩孚纠集主力5万多人在此据险顽抗。以叶挺独立团为先锋的第四军,在当地群众的鼎力援助下,向吴佩孚的主力发出了攻击,夺取了贺胜桥。在这次决定性的战斗中,叶挺独立团等北伐军一举歼灭了吴佩孚的主力,打开了通往武昌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史称“贺胜桥之战”。战斗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和当地群众将北伐阵亡将士遗体就地安埋。1929年10月,在此修墓,建亭,立碑以资纪念。纪念碑为大理石质,通高6米。
通高6米的纪念碑
“陵园经过了几次修缮,虽然位置不好找,但是大家没有忘记这些英烈们,平常经常有个人和单位前来陵园悼念先烈。清明节快到了,也有人打电话过来预约,准备前来献花悼念。”董友桂说道。
记者看到,在一个来访登记表上,详细记录着前来祭奠先烈的单位信息,既有中小学校,也有党政机关,还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主动前来祭奠并参观展馆。
烈士公墓和纪念亭
“展馆全年免费对社会开放,周一至周五的开放时间为9时-16时,周六周日闭园进行展馆维护。”董友桂介绍,园区展馆装饰一新,而且新装了自助扫二维码听讲解功能,方便大家了解这段尘封的历史和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
展馆内的陈列图
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人士介绍,贺胜桥战役是北伐战争3个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为在武汉建立国民政府及北伐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伐战争还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共产党人在其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在其中作出了出色的贡献。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是北伐战争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见证,也是纪念北伐革命烈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