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你以为肥胖最伤心血管?其实—— 忽胖忽瘦比胖更伤“心”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4日07:29 来源: 武汉晚报

肥胖和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与传统观念认为的“肥胖最伤心血管”不同,《心血管糖尿病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忽胖忽瘦”比一直胖更危害心血管健康。

波动的体重为何会损害健康?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许顶立、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田慧、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孙建琴给出一套“护心减肥法”,让你拥有一个稳定的体重。

忽胖忽瘦

比一直胖更害人

作为全球的主要疾病负担,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不仅会“各自为战”,有时还会“抱团取暖”,对人体左右夹攻。

美国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体重过度波动会增加心衰发生风险。研究共纳入4073名2型糖尿病受试者,评估了他们的体重指数(BMI)、腰围和体重变化。研究人员随访6年后发现,体重指数变化大与心衰事件风险高密切相关,且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和基线肥胖水平。

研究者提醒,除了要注意体重指数的“绝对量”外,更要注意体重指数的“变量”,忽胖忽瘦可能比纯粹的胖瘦危害更大。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变化幅度和波动过大,会打破身体内分泌系统平衡,导致心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从而诱发心血管病。

2017年,美国布朗大学阿尔伯特医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体重波动会让上了年纪的女性突发心源性猝死风险增加3.5倍,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66%;体重稳定的女性,则没有发现风险增加。

短期超速减重

当心大笨钟效应

饮食和运动,拥有健康体型两大因素:食物提供能源,而运动消耗能源。体重维持在健康区间内,患各种慢性疾病危险性,小于过瘦或超重人群。

众多短时间减重成功者,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减重5-10公斤,但别高兴得太早了,这类人很容易面临大笨钟效应。用大白话翻译,千辛万苦减下来的体重,保持没几天,很快地反弹回去,甚至比减肥前体重还重!

体重忽增忽减、身材忽胖忽瘦,身材反弹后,以后更难减肥情况,就被称之为“大笨钟效应”,通常会发生在习惯性、频繁性的减肥者身上,尤其以女生居多。

经常减肥的女生,大多选择节食,每天吃的热量往往低于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基础代谢率,然后伴随身体脱水现象,开始消耗本来就不多的肌肉和内脏脂肪,期间体重会快速下降。同时,身体为了维持各系统和器官的正常运作,身体会主动降低你的基础代谢率,从而进入减肥停滞期。

用不适当方法,追求快速减重的人,一旦恢复饮食,吸收率会变得特高,脂肪堆积特快。当基础代谢率降低后,就会发生复胖情形。更恐怖的是,当体重反弹后,再使用错误减肥法,未来的下一次,再下一次减肥,会变得越来越难,渐渐地体质就变成了易胖难瘦体质。

极端野蛮式减肥,易产生减肥后遗症会发生大笨钟减肥效应的人,通常是采用了极端粗犷的减重方法,体重忽上忽下,接下来身体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适反应。

体重正常

且逐年微增更长寿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与成年后保持正常体重的人相比,31岁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并逐渐增重的人死亡风险最低。

研究发现:拥有健康体重指数(BMI)且逐渐增重,但从未达到肥胖程度的人,寿命最长。在成年后就已经肥胖,但还继续增加体重的人,死亡率最高。

需要强调的是,“微胖”最好不是脂肪较多,而是肌肉占有一定的比例和分量。

从35岁开始,肌肉存储量就快速走下坡路,以每年0.3%-0.8%的速度流失,力量逐渐减弱。到60岁,肌肉含量仅相当于年轻时的75%。中老年人保持微胖身材有助调节免疫力、延缓衰老;适量的皮下脂肪还有利储存能量,抵抗寒冷,保护重要器官。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许顶立表示,医学上使用体重指数,即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来衡量一个人的胖瘦程度。

体重指数

通常,BMI与早亡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过胖或过瘦都会导致早亡风险增大。对中国人来说,BMI<18.5为体重过低,18.5≤BMI<24为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

内脏脂肪指数

除了BMI值,还要关注内脏脂肪指数。内脏脂肪指数可通过核磁共振、CT扫描等方式进行检测,但可能难以推广。生活中,可通过腰围简单判断内脏脂肪。一般来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需要引起警惕。

医生有套

“护心减肥法”

通过均衡饮食和保持运动习惯,将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内,是最好的“护心之道”。许顶立建议,不要长时间人为干预减重,尤其是过度节食、吃减肥药等不健康的减重方式,这将给健康带来更多不利影响。

对于肥胖人群,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匀速”减肥。每周减肥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这种方法,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饮食:控制油脂摄入

首先,蛋白质不能少。这是因为,减肥减掉的体重通常会包括脂肪、水分和肌肉,而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健康的减肥是希望多减脂肪,少减肌肉,补充充足蛋白质,可以弥补肌肉的损失。如果蛋白质得不到补充,减肥可能会减掉很多肌肉。因此,健康的减肥都强调蛋白质不能少。而像吃果蔬减肥的,因为果蔬蛋白质少,是比较不健康的减肥。

保证果蔬、豆类、全谷物摄入,每周吃2-3次鱼;适量吃些坚果、禽肉、奶制品;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加工肉类、盐、酒、甜饮料、油炸食品等。

建议肥胖者选择橄榄油、茶油来烹调,每天控制在20-25克(搪瓷勺约两勺半)。如果外出吃饭,点菜时要选清淡类的菜品,尽量别点水煮鱼、地三鲜等油多的菜肴。吃饭时细嚼慢咽,同时遵循先汤菜后主食的进食顺序,这样可以产生更强的饱腹感,减少摄入量。还要改掉暴饮暴食的习惯,少吃“藏油”多的零食,如起酥面包、蛋黄派、泡芙等。

运动:先减糖,再减脂

每周至少安排3-5次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快走、慢跑、跳舞、游泳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脂质代谢,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

对肥胖者来说,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先做无氧运动(如卷腹、仰卧举腿等)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后做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进一步消耗体内脂肪。无氧运动每次15分钟到20分钟,有氧运动半小时到40分钟,一周至少做4-5次,最好坚持每天训练。

对太瘦的人来说,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和抗阻练习来增肌。

临床上认为,合适的运动量应是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稳定。

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异常、运动能力出现下降、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面色苍白等,应马上停止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计划。

综合生命时报、搜狐健康报道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