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文武松(右)做客湖北日报企业家全媒体纵横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祎 通讯员 张静
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生的中国中铁大桥局,在今年“69岁”时又将递给世界一张“桥名片”——其承建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即将建成通车。
这座孟加拉国人民心中的“梦想之桥”,是彼时中国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国际桥梁项目,备受关注。
而这也只是中铁大桥局已建成的3000多座桥梁中的一座。对于大桥局来说,他们已经能在任何艰难恶劣的环境中架起桥梁。4月9日,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文武松做客湖北日报全媒体5G演播室,畅谈“桥”的故事。
企业名片
中国中铁大桥局1953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成立。近70年来,大桥局在全球建造了3000余座大桥,总里程超过3600余公里,是世界上设计、建造桥梁最多的企业。大桥局先后培养了5名院士,7名全国勘测设计大师,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3项,国际桥梁大奖14项,鲁班奖45项、詹天佑奖31项,国内外专利授权1649项。
精彩语录
大桥局在建桥队伍中就好比一个“老司机”,乘客想去哪,我们就能把他安全地、舒适地送到哪,时间更短、服务更好。
中铁大桥局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集桥梁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装备研发四位于一体的企业。我们能在大桥未出生的时候,就考虑如何让它健健康康地出生、少灾少病地成长,直至高寿。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走”过大桥局修建的桥
江城历史,闪耀着桥的记忆。文武松说,在汉“出生”的中铁大桥局,已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了3000余座桥梁,总里程达到3600多公里。这一距离,比从哈尔滨到香港的直线距离还长。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走”过大桥局修建的桥。
1956年5月31日,毛主席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地时说:“将来长江上修上20个、30个桥……到处都能走。”文武松表示,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毛主席,实现了他老人家的愿望。迄今,大桥局已经在万里长江上建设了近百座特大型桥梁。
经历“建成学会”“发奋追赶”“超越引领”的“中国桥”,见证着大桥局和中国桥梁的跨越。
在“高铁脊梁”的高速铁路桥梁领域,大桥局不断地向大跨、重载、轻质的方向发展,其独立建造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郑新黄河大桥等,昭示着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造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在跨海大桥上,大桥局积极投身建设的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港珠澳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等跨海大桥,其规模之宏大、技术之复杂、设备之新颖、施工之先进,令世界惊叹,并将中国跨海桥梁建设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武汉走向全国,从长江走向世界。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桥梁有了“中国元素”。文武松介绍,目前孟加拉国帕德玛公铁两用桥正在加紧附属工程施工,预计到今年6月,大桥的公路面将建成通车。
目前,中铁大桥局是中国唯一集桥梁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装备研发四位于一体的企业。“我们能在大桥未出生的时候,就具有超前思维,开始考虑如何让它健健康康地出生、少灾少病地成长,直至高寿。”文武松自豪地说,中铁大桥局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承建了40余个项目。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中,中铁大桥局被评为国际十大桥梁承包商之一。
参建省内七成长江大桥
大桥局生于湖北,长于湖北。近70年,大桥局的发展与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血脉相融。目前,湖北省内的长江大桥,大桥局参与建设了其中的70%。
桥梁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单兵突进,而是集成了工程设计、土建施工以及材料、装备等一系列的产业链。长江上不断架起的钢铁巨龙,映射着我国制造业水平的飞速提升。
文武松说,围绕湖北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中铁大桥局在智能装备领域大显身手。依托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结合重大项目的建设实践,中铁大桥局研制了超大型塔式起重机、沉井水下机器人等桥梁施工装备,自主研发了桥梁虚拟建造与数字孪生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桥梁建造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多年来,中铁大桥局搭建新平台,引领新突破,助力武汉打造“中国建桥之都”品牌。
大桥局参与发起的中国桥博会,为湖北实现了大型桥梁专业论坛零的突破。这个大会是整合桥梁产业链、专业化行业技术传播、国际化经贸洽谈的行业盛会,迄今已成功举办7届,极大提升了湖北省、武汉市的桥梁品牌影响力。
2018年,中铁大桥局以工程类第一名摘得中国质量奖桂冠,让湖北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去年,湖北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9万亿大关,中铁大桥局作为桥梁行业排头兵,获评2021年突出贡献企业。
中铁大桥局还在武汉建起国内首家综合性桥梁博物馆。运营两年多来,线下共接待50多个国家的6万多人次的观众,线上“云游”参观突破500万人次。目前,桥梁博物馆已成为国务院国资委命名的首批100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解题”能力不断强大
“最牛”建桥企业如何炼成?
文武松认为,创新引路、文化领航,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法宝。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69年来,大桥局不仅凭借高超的施工技艺跨越物理“天堑”,更不断“超越自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桥文化。
江河湖海、深山峡谷、大漠戈壁、高原冻土——并不是所有的天堑都能轻松跨越。文武松认为,正是纵横的广袤国土,正是这些难以轻易逾越的天堑,给了大桥人施展技艺的舞台。
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我国首座千米级公铁两用悬索桥——连镇铁路五峰山大桥、屹立在曾经的“建桥禁区”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在一座座世界级大桥的修建中,中铁大桥局不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解题”能力不断强大。
这是科技含量满满的桥——
中铁大桥局在大跨度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特大桥、超长跨海大桥、大跨峡谷桥等建设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开创了诸多“独创”和“世界第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桥梁的标准几乎都由大桥局参与制定,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提升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新工艺突破、新设备投入,让一座座大桥在建设中,变水上施工为陆地施工、变高空作业为平地作业、变现场拼装为工厂制造、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世界桥梁建设的速度纪录,由此也不断刷新。珊瑚礁、地震带、强风区……众多曾经的“建桥禁区”难题先后被攻克;世界顶级桥梁颁奖盛典上,大桥局早已成为领奖的“常客”。
这是精神内核满满的桥——
从峡谷上移梁到滔天巨浪中打桩,每一座大桥,汇聚的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更展示了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有一个潜水英雄叫胡宝林,在当时技术装备并不先进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下潜到水下70米的深度,挑战了人体极限。”文武松说,一代又一代大桥人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牢记建桥报国的初心使命,积淀了“坚守质量、传承创新”的光荣传统和不忘初心、奋发图强、传承创新、坚守质量、逐梦速度“五大里程碑”精神。
“大桥局在建桥队伍中就好比一个‘老司机’,乘客想去哪,我们就能把他安全地、舒适地送到哪,时间更短、服务更好。”文武松说,“大桥人有一种不服输的精气神,有一种敢于跨越天堑的志气,这是我们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我们能够攻克万难的优势所在。”目前,除桥梁施工外,大桥局还承揽了一些海上风电项目。未来,大桥人将继续发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开路先锋精神,践行“桥梁+”发展战略,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曾经沧海千层浪,敢架江河万里桥。目前,中铁大桥局正在长江上建设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又将给世界递出一张张新的“桥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