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我国是世界“第一胖”,专家告诉你为何有些人减重“那么难”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2日07:50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贝兰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肥胖标准以及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5月11日是世界防肥胖日,本地营养、健康管理专家表示,当下关于减肥减重的误区还有很多,不少人在用错误的办法努力减重,结果减不下来重不说,有些人还把心情弄得很焦虑。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临床营养科与健康管理(体检)科,于5月10日下午联合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减重大会”,到场专家向胖友们倡议科学减重,用对方法才能拯救我们的体重。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本地营养、健康管理专家表示,当下关于减肥的误区还有很多,不少人正在用错误的办法努力减重,结果减不下来重不说,有些人还把心情弄得很焦虑。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营养和健康管理等科室,于5月10日下午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减重大会”,到场专家向胖友们倡议科学减重,用对方法才能拯救我们的体重。

肥胖是病,不止会带来外貌上的烦恼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体重超标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突出营养问题之一。按我国标准,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比率分别为34.3%和16.4%。一份综合了近40年来的全国性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肥胖人口正在迅速增长,且这种增长覆盖所有年龄层。而按照绝对人口数计算,我国约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排名第一。

“需要跟大家强调的一点是,肥胖是一种疾病。”健康管理(体检)科主任夏燕妮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且是能诱发诸多病症的“百病之源”。研究证明,超重和肥胖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罹患糖尿病、胆囊疾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罹患痛风、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的几率为正常人的2-3倍。出现癌症、腰背痛、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异常、生育能力受损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3倍。

她还指出,国人的肥胖中有超出30%的是腹型肥胖,以内脏脂肪增多为主。“前几天有个小伙来我们科检查,体重指数正常,但腰围显示98cm(男性腰围要小于90cm,女性要小于80cm),体型上也明显看得出肚子有些大。做进一步检查发现,他有脂肪肝,并达到中度。”夏燕妮说,超重和肥胖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外貌上的改变,更多的是对健康的潜在危害,而这才是专家们反复呼吁重视体重监测和减肥的目的。

科学运动,选错方法或会越努力越伤心

“肉来如山倒,肉去如抽丝”。很多在减重路上苦撑的人,经常如此评价减重的难。

“管住嘴,迈开腿”的道理人人皆知,但并非每个人都感觉有效。胖友李小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有近半年的时间天天“吃草”。据她自述,自己不吃肉不沾油,每天只吃水果和青菜,经常半夜饿得眼睛冒金星,有一段看到别人吃肉都想上去抢。可就算这样,也只轻了6斤。然后她又看到一篇文章说要正常吃饭,结果也没吃多少,体重就直接长回来了,“现在比减肥之前还重了5斤。”

另一名胖友胡小姐,跟男友约着一起减重,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男友跑步,她跑不到就散步。可眼看着男友减掉了15斤,自己身上的肉还是纹丝不动,让她大受打击,直言“很越努力越伤心”。

难道“管住嘴,迈开腿”没有用吗?饮食管理、体育锻炼和行为干预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是超重或肥胖的首要治疗方式,但是每个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该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王萧怡说,当下有不少流行的减重方式如“5+2轻断食法”“高蛋白膳食法”,运动类的如眼下正红的“刘畊宏健身操”,“但这些方法并不是‘万用模式’,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导致肥胖的关键因素也不同。”

而方法一旦没选对,很可能减重减不下来,还引发别的问题。王萧怡举例,比如“高蛋白膳食法”,长期使用会增加肾脏负担,如果是肾脏状况不佳者用来减肥效果不好说如何,但很可能加重肾损伤,得不偿失,“通过饮食控制来减肥的人,我们希望大家能先向专业医生寻求建议,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至于运动的方式,也需 “量力而为”,比如“刘畊宏健身操”看上很容易上手,但运动强度很大,“如果是平时不怎么动的人,一上来就做这个,很可能直接就受伤了。”

王萧怡介绍,虽然减重过程不易,但减重后的获得感值得大家去努力。研究显示体重减少5%至15%,可以显著改善血糖、血压、血脂等的异常,降低包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超重或肥胖相关疾病风险,她特别建议,“减重的时候,大家不要天天去称体重。我知道很多人为了监督自己,每天早晚都要站到秤上去称一下,其实这大可不必。”她说,减重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频频上秤看不到明显变化,会让人焦虑并失去信心,反而不利于减重,“隔上三四天称一下体重就行。”

专家支招,美食与减重其实也可以兼得

夏燕妮和王萧怡介绍,减重的过程并非简单的“少吃多动”,而是一整套日常行为的自我管理。包括体重监测,科学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减少久坐时间,足量饮水,以及非常重要的,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补充相关知识。

她们特别指出,人们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减重约等于吃苦,“一说起减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也不能吃了、那也不能吃了,感觉一旦开始减重,就要告别美食过苦日子,这也是一种误会。”

专家介绍,我国的食品包装上都会有营养标签,对于控制体重的人来说,要学会识别这个标签上的信息。一般列在前面的几项的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大家在购买食品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实质需求来参照。比如同一种面包,能量低、蛋白质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少的,就更适合减重人群。

减重并非什么都不吃,而是在科学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平衡的基础上,控制好每天摄入的卡路里(能量),同时配合适度运动推进消耗,来达到减重的目标。

Tips

BMI体重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体质指数适合所有由18至65岁的人士使用(儿童、发育中的青少年、孕妇、乳母、老人及肌肉发达者除外)

亚洲成年人BMI 18.5为体重过轻,BMI在18.5-23.9之间为正常,BMI在24-27.9之间为超重,BMI28则为肥胖,需要尽快干预。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