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省直快讯

祖孙三代 以水为伴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5日15:0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李川 通讯员 孙清军张小华)“守好每一站,站好每一岗。” 总有这样一群人,当大雨来临时,狂风刮起,别人在屋里躲避,而他们却在风雨里进行雨情报送,看水位、测流量、观雨情、发报文;当夜深人静时,他们挑灯奋战分析水情数据,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这就是水文工作。一代一代的水文人在平凡的岗位诠释着不平凡的坚守,用青春守护着江河安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百年水文,薪火相传。湖北省水文中心的倪卓敏,祖孙三代水文人,扎根基层七十年,把毕生精力奉献水文事业,把劳动精神注入灵魂血脉,传承家庭家教家风,投身水务水利水文。

1951年5月,年仅18岁的外公汪平安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舍生忘死,浴血奋战。5年后,外公胜利回国,在声势浩大的水利“革命”中,他积极投身大兴水利的热潮,打响了征服自然的攻坚战!

汪平安从事水文测绘30年证书

1956年,新中国的水文事业刚起步,还是全人工水文时代。外公主动请缨到黄石三溪口水文站,自此,一家三代便与水文结下不解之缘。人迹罕至的河边,临时搭起的屋棚,就是他工作的岗位。一山一水一测站,一人一桨一木船,身披蓑衣、手提马灯,在湍急的河水中,涉水测流作业,危险难以预料,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山高路远、道路不通、进出不易,他在站上一守就是一个汛期、了无音信。39年的测站坚守、周而复始的江河把脉,艰苦不畏苦,苦干不苦熬,3次进修,都有提拔到机关的机会,但均被外公拒绝了。他说战士就要坚守阵地,基层测站就是他的第二战场,直到1995年光荣退休。

1985年,在外公的行业精神感召下,母亲和小姨义也无反顾加入水文队伍。母亲从荆州局王老河站开始,工作27年扎根测站13年。80年代后,基层水文有了基本站房,测流也开始使用缆道绞车。印象中,每年过完春节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因为又要与母亲分别,目送她娇小的身躯,一步三回头地迈向遥远江河,再见面就是夏天。经过外公的言传身教,母亲工作很严谨,胆子也很大,一个人从张港到皂市,从黄潭到天门,风雨无阻,蛇鼠不惧,听说母亲的报准率与到报率均为100%,那时无人超越。

倪卓敏母亲水文站测站

2014年,倪卓敏大学毕业,已经走上教师岗位,虽然比较体面,但总感觉有所遗憾。直到2016年,天门市发生“五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退休在家的母亲立即奔赴曾经工作的水文测站。那时她才意识到,内心纠结的,正是这份奋不顾身的执着追求。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最终决定辞职,将水文事业传承下去。

经过2年备考,一路过关斩将,倪卓敏终于成功突围,考进天门水文。沿着母亲的足迹,学着母亲的样子,她很快便学会了雷达枪、浮标流速仪等现代测量仪器。湖北水文围绕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立起“自动监测+人工巡测”机制,现在,她在办公室大屏幕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就能预测、预报、预警。

祖孙三代水文人,汗水打湿了江水,泪水融入了河水,见证了中国水文的发展壮大。

碧水丹心,把脉江河。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一代代劳动者、一代代水文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弘扬水利精神,传承水文血脉,扎根基层当先哨,峰顶浪尖当先锋。

【责任编辑:李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