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郑洪标——给排水管道做“胃镜”查漏洞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6日07:55 来源: 湖北日报

5月29日,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郑洪标(右)做客湖北日报企业家全媒体纵横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通讯员 熊杰

南非开普敦市鹈鹕公园,一台长相酷似“瓦力”的机器人打开头顶灯光,一头钻进地下排水管道。

路面上,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显示屏可清晰地看到管道内部的视频图像、全景图、横断面轮廓、色谱图等多项数据。

这台机器人来自万里之遥的武汉光谷,由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仪股份”)研制。

不单是南非,在江城,武汉“瓦力”更是大显身手。2018年起,每年雨季到来前,它们都会巡检排查武汉排水管网,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全力让百姓少受渍水之苦。

5月29日,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郑洪标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讲述中仪股份用新技术给排水管道做“胃镜”的故事。

企业名片

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管道检测、养护、修复以及信息化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提供的检测与修复设备服务区域辐射全国,涉及的水系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在国外服务区域包括北美、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等,全球服务网点超20个。

精彩语录

在管道运维领域,中仪股份完成了从设备国产化到设备自主研制的创新过程,并申请了美、日、德等7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海外出口量成倍增长。

中仪股份在前期做管道检测机器人时,就提前布局了5G物联网技术,目前已完成了整个排水管道生命周期的业务串联。

中仪股份将继续发挥本土强企优势,推动湖北省管网运维行业优质发展,助力区域水环境科学治理再上新台阶。

手握百余项“绝技”

诞生于2010年的中仪股份最初进入排水行业,主打机器人,以代替人工进行管道探测。

“目前,我国排水管道堵塞和渗漏严重是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郑洪标坦言,国内管网运维行业起步较晚,早期我国排水管道检测手段较为落后,一般由工人下井完成,存在危险性不可预测、检查效果差、成本高、检测数据无法精确分析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内排水管网错综复杂、分布密集,与国外管网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无法直接照搬国外经验。由此,研制适合国内管道情形的检测设备成行业发展新趋势。

管道检测机器人最早由英国人发明,过去50多年间一直使用模拟传感器。2016年,中仪股份将模拟传感器升级为数字传感器,升级后的管道机器人,通信、采集方式发生了改变,分辨率提升10倍以上。

瞄准新趋势,中仪股份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展开长期合作,实现从检测到修复再到信息服务方面的一次次技术突破。

“在管道运维领域,我们完成了从设备国产化到自主研制的创新过程。”郑洪标介绍,技术创新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目前,中仪股份拥有超100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参与30多项行业规范及地方标准编制,累计服务超2000家水务环保企业。同时,申请了美国、日本、德国等7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海外出口量成倍增长。

2021年8月,中仪股份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成为我省专精特新企业中的排头兵。

2022年5月,中仪股份入选新一批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成为“小巨人”中的“尖子生”。

研制全球首款数字高清检测机器人

“2016年,我们率先推出全球首款数字高清CCTV(管道内窥摄像)检测机器人。”访谈现场,郑洪标展示了他们新研发的全景量化检测机器人模型。该机器人可生成管道全景三维模型等数据,技术人员可迅速判读,在1分钟内精准找出破裂、沉积甚至偷排污水等问题。

眼下,中仪股份已研发出包含“视、声、光、电、波”等适用于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的管道检测技术。

视——让机器人爬进管道利用数字高清摄像技术进行精细化检测,并借助单芯传输技术将检测情况实时传输至监理平台APP,给管道做“胃镜”。

声——借助超声波在有水环境下给管道做“B超”,测量其内部轮廓、积淤量等情况,声呐技术和视觉机器人相结合使用。

光——通过水上激光,结合水下声波,检测管道整体轮廓。

电——类似于“心电图”,使用聚焦电流法检测因管道内部漏损而导致的电流变化,以判断管道泄漏情况。

波——结合机器人,通过电磁波雷达探测设备给管道做“核磁共振”,有针对性地检测管道周边空洞情况。

郑洪标打了个比方:中仪股份好比一名“非开挖管道医生”,借助上述检测技术对修复点位进行精准定位,地下管道可以不用开挖或尽量少开挖就能精准修复。

2017年,中仪股份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台紫外光固化整段及局部修复设备,并在两年后开设首家国产化产线的修复材料生产基地;填补了我国非开挖修复装备的产业化空白。

“就像补轮胎,排水管道也分为点位修复和整段修复。”郑洪标介绍,根据德国人发明的原位固化法,中仪股份发展出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使用更高效节能的紫外光替代汞灯作为光源,一般6至8小时就可修复长50米的管道,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同时,在管道整段修复中,软管材料的供应一般会超过待修复管道30米至100米,剩余材料易造成高能耗与环境污染。中仪股份打通整修材料与点修系统的兼容性,在一定条件下将尾料用于点位修复,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12年产值增500倍

眼下,中仪股份的业务范围已实现从上游材料,到中游产品,再到下游服务的产业链全覆盖。

郑洪标介绍,管道检测与修复以外,中仪股份目前已在全国开展排水运维信息化服务超过100项。通过管道机器人采集数据,再将其上传至大数据平台,水务部门可直接在后台获取管网水位、流量等数据,摸清地下管网情况。

为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中仪股份研发“鲲鹏”智慧排水管网信息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帮助管线规划相关人员更有效地设计、维护管线,实现城市排水管网的资源管理整合、规划设计、分析优化等,为水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020年以来,中仪股份相继引进三峡资本、国投创业和中节能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力量。目前,中仪股份正谋划创业板上市。

创业12年,中仪股份营收由50万元增长至2.5亿元,成为国内排水管网全生命周期运维的领军企业。

“中仪股份会将物联网的特性继续融入到检测修复的全流程,将排水行业的相关技术逐步拓展至其他领域,做管道检测和修复的专家、装备技术的综合服务商。”谈及下一步规划,郑洪标充满信心。他计划,用3年时间将企业营收提升至4亿元至5亿元,其中国际市场份额占30%左右。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