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省直快讯

行业专家“传帮带” 湖北打造一流青铜器文物鉴定队伍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6日09:4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通讯员 叶青 实习生 张馨怡 姚鑫)7月15日上午,为期4天的全省文博系统青铜器文物鉴定培训班在武汉滨湖大厦正式结课。开课以来,包括商周青铜器讲解,近年来湖北新出土青铜器展示,省博物馆库房观摩和交流座谈在内的活动积极展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顶级专家倾情授课,探秘古老青铜器

此次培训邀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省内青铜器研究权威专家——张昌平教授为学员授课。张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地位、特征、发展阶段以及先阶段研究古代青铜器的意义,为学员接下来的实践培训打下了理论基础。

图片1.png.png

培训班现场

图片2.png.png

张昌平教授现场讲解青铜器历史

据悉,考虑到近年来湖北新出土发现大量青铜器,本次培训班特意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向学员介绍新出土的文物资料——商代殷墟二期铜瓿、2013年随州叶家山M111出土的铜锭、以及各类代表扬越文化和楚文化因素的陶器。丰富的青铜器文物展现了伟大的青铜文化和巨大的考古价值。

据方院长介绍,从楚墓出土的青铜礼器来看,都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但因久居江汉地区,其礼乐制度受当地蛮夷文化的影响,青铜鼎的形态较中原的有所改变。他着重介绍了乐器,乐器是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地出土的乐器繁多,八音齐全。例如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虎座凤鸟漆木架鼓”是迄今出土最精致的文物之一,而在九连墩楚墓出土的琴则是迄今所见最精美的先秦古琴。

图片3.png.png

出土文物展示

“经过多年的楚文化考古和研究,学术界已经公认楚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它以清奇灵巧的风格增进了人们对中华文明的丰富认识,已经是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续两天的授课让学员对青铜器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一位培训班的学员告诉记者,自己在上课之前虽然从事文博工作近20年,但对于青铜器的了解却不多。经过这次培训,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丰富,对以后的工作也更有了信心。

无间接触青铜古器,观摩领略文化底蕴

“上手研究,别光看着。”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蔡路武在培训班学员参观学习时这样说道。7月13日下午的参观学习活动中,蔡路武带领学员们近距离观察考究了从殷商到宋代的各类青铜器具,并教导学员们在鉴定青铜器时要手眼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鉴定准确度。

图片4.png.png

蔡路武主任现场授课讲解青铜器鉴定方法

图片5.png.png

学员近距离观摩青铜器

在介绍殷商青铜樽器时他表示,形状重量、铭文锈色、铸造工艺等是青铜器鉴定的几大要素,上手感受形状、触摸铭文能增强自身对真品青铜器的触觉认知,也能提高对赝品的辨别能力。鉴定青铜器不上手,那就失败了一大半。

在蔡路武的引导下,培训班学员们陆续近距离观摩了各朝各代的去青铜物件。在观摩楚地青铜鼎器时,学员们发现不同鼎器所附带的锈色也不尽相同,蓝绿锈多混杂而生,黑锈则自成一派,还有少量的黄、红锈。蔡路武解释到,铜锈的颜色受地域环境影响,如产蓝绿锈的青铜器一般埋藏于地下,而产黑锈的青铜器多出于水坑。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以明得失。”学员余夏洪说道:“青铜器不仅仅是一件器具,它更承载着中国古代先辈们寄予其中的美好品格。我们此次学习观摩,也不仅仅是考究其形制模范,更是学习蕴涵其中的文化精神。”

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定向培养骨干专家

观摩学习结束后,培训班成员于15日上午开展座谈会,共同讨论有关此次培训会的相关事宜。会上,来自黄石市博物馆的学员柯尊红表示,培训班这种授课观摩的实践教学效率远高于自己穷黩书本。

来自鄂州市博物馆的学员余夏洪引得会场共鸣,她直言,培训的机会很难得,但是各地市博物馆的基层工作都较为繁琐,定时定点参加培训会有一定的难度。

图片6.png.png

座谈会现场

现场讨论氛围热烈,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资源管理处处长彭放总结道:“目前文物组面临着专业鉴定人才较固化,新生代力量少的难题。开展此次培训会也是为了拓宽基层学习途径,分层次、分类别培养专家。把在座各位培养成文物鉴定专家库的骨干和核心力量。未来,我们会相继开展讲解、修复、综合类的培训,发挥每人专项特长,成为定向鉴定专家。”

【责任编辑:叶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