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十九世纪中后期,在皖南神奇的北纬30°,一款让欧洲权贵痴迷的“红茶”悄然问世。它沿着万里茶道,走向世界。在1915年第一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战成名”,一举获得当年的最高奖项“甲项大奖章”和两枚“金质奖章”。
这就是与斯里兰卡乌伐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的“祁门红茶”。
2022年8月18日,“祁门红茶”2022’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开赛,数百名车手从武夷山出发,奔赴世界红茶之都-祁门,感受百年祁红的文化魅力。
祁门是中国红茶之乡,绝佳的自然环境诞生了享誉世界的祁门红茶,祁门红茶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曾三获世界金奖,位列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你们祁红世界有名。”1979年7月,邓小平视察黄山时曾这样赞叹。2017年4月,安徽全球推介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更是专门点赞了祁门红茶,誉之为“镶着金边的女王”。
百年老字号 茶香飘万里
公元1875年,祁门先贤胡元龙等顺应国际茶叶贸易变化趋势,抓住欧美等发达国家流行红茶饮品机遇,制成祁门红茶。祁门红茶通过阊江水运到江西鄱阳湖,之后到九江,再转运武汉,踏上万里茶道,远销海内外。
汉口是祁红外销的第一个口岸。祁红在当时的汉口茶市上,多时占到总数的六分之一上下。显然,祁门成了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之一。
祁红以外销为主,通过万里茶道源源不断地输往国际茶叶市场。清朝光绪年间已畅销数十个国家与地区,英国当时是祁红的最重要销区之一。
牯牛降观音堂景区
据说英国女王每天要饮祁红,以保持健康苗条的身材。伦敦有家茶叶商店内设一个茶厅专卖祁门红茶,厅名就叫“祁门”。创建于1706年的英国团宁茶叶公司自十九世纪末以后就一直经营祁红,其设计多种祁红小包装,每年购买祁红达百吨之多,公司的茶叶历史博物馆内,就赫然陈列着注明为英国女王指定产品标志的祁红铁听小包装。
欧美诸国人们对祁红更是特别喜爱,每当新茶上市,人人争相竞购,交口传扬“中国的祁门香来了”,都以能买到祁红为自豪。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赞美说:“我在中国的香茶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借助万里茶道,祁门红茶不仅畅销国际市场,而且祁红茶种和制作工艺都走向了世界。
联合申遗路 融入大家庭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扎实推动联盟成员间区域合作。祁门县多次召开申遗专题会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祁门文化研究委员会,为申遗开展资源摸排、资料收集等工作提供力量保障,申遗前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祁门县申报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挖掘收集整理祁红历史资料,编辑了《祁门红茶与万里茶道》专刊,系统展示了近百年祁门红茶的起源、发展、兴盛以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申报“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史料支撑。
2021年5月12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祁门县“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研究院技术团队开展了第一轮实地调研,认为祁门红茶是“万里茶道”重要茶源,具有徽商精神的祁红文化相关遗迹,符合申遗主题变化、价值体系重构要求,具备加入潜力。
2021年12月,“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和申遗策略研讨会暨申遗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和祁门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时召开,安徽正式成为“万里茶道”联合申遗的第九个省份。
文体旅融合 做强“祁门红”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又一条横跨欧亚的国际古商道,祁门红茶、松萝绿茶都曾通过它运达蒙古高原和俄国。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连接欧亚大陆的不再是叮叮作响的驼铃,而是现代化的钢铁长龙。
黄山市委书记凌云明确,“要强化‘双招双引’,深化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等方面合作,助力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打造新时代的万里茶道。”
祁门县茶业改良场旧址、阊江古码头等古迹,见证了万里茶道祁门段的水路运输历史。随着祁门县委县政府深化祁红文化遗产发掘,做好沿线遗产点保护和环境风貌整治等工作的有序开展。如今,茶业改良场大门、车间、操场等一应俱全,其中还保留有许多当年进口的制茶机械;阊江古码头,在清水碧波中,旧貌清晰可辨。
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祁门县万里茶道申遗办办公室副主任章四海表示,在挖掘保护祁红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将加大产品推广力度,依托“万里茶道”品牌影响力,立足茶园、红茶博物馆等业态,增加茶产业附加值,实现茶产业生产工艺、茶文化、茶园生态等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形成“茶叶+旅游”茶旅产业融合新模式,推动茶旅合作,吸引更多境内外游客来体验寻茶之旅。
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常务副主任王风竹强调,进入21世纪以来,中蒙俄“万里茶道”的联合申遗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是茶产业振兴的标志,对全面带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王风竹希望,在“一带一路”的国际背景下,以“万里茶道”作为文化内涵,将祁红产业和文化旅游大融合,用新的形式、新的方式进行传承保护和利用,引导全民参与全社会关注,积极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努力探索走出一条“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