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李川)如果说长江三峡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厚礼,那么三峡工程就是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见证者”。它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包含着百万三峡移民的奋斗与奉献。
1992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湖北省境内的巴东、兴山、秭归、夷陵4个县区31个乡镇256个村近20万移民搬迁,离开难舍难分的故土,拆掉祖辈的老屋,砍掉亲手培育的果园......无论是就地后靠,还是异地搬迁,广大移民群众“舍小家,为国家”的故土情怀奉献壮举,感人至深。
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自此全国5个省(直辖市)、3个城市与三峡湖北库区结下深厚友谊,对口支援城市的无私大爱,滋养着移民的心田,也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30年,北京始终心系巴东发展、情寄巴东人民,建学校、办医院、修道路、架桥梁、兴产业宽领域支援巴东。为了强化战略合作,推进乡村振兴,北京市对口支援巴东县“十四五”规划计划援助资金2.3亿元,项目24个。截至目前,累计援助资金高达10亿元,落地援建项目270余个,先后选派15批44名干部到巴东挂职,培训巴东各类干部人1.3万人,为巴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在教育教学方面,北京市援助资金8300万元支持巴东一中等8所学校校区建设,培训骨干教师及中小学校长1000余人次,教育激发发展动力,“巴东教育现象”成为名耀荆楚大地的一张名片。“北京楼”“北京大道”“北京园”等以北京元素命名的标志性建筑在巴东随处可见,成了北京巴东友谊的永恒见证。
从兴山站出来,沿着香溪大道途经湖南路、大连路,由湖南省、大连市等省市单位援建的兴山县体育馆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矗立在路旁,显得格外醒目。30年来,湖南省、大连市、武汉市从技术、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倾心倾情倾力支援兴山县,累计援建项目238个,援助资金和物资4.5亿元,人才培训500余人次,为兴山县乡村面貌改善、乡村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截至2021年底,兴山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26元。湖南省对移民区千亩柑橘园进行改造,建成农业观光采摘园。大连市支持建设的兴山县新县城被住建部评为宜居城市。小资金带动大发展,兴山县由输入型援助到注入型发展,以昭君文化为灵魂,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支撑,打造文旅康养地。迈入高铁时代的兴山已成为湖北省山区县中交通最为通达的地区之一。
“七山半水一分田”的特殊地貌唯有开辟移民就业创业渠道是解决秭归移民生产生活的有效途径。30年来,江苏省、武汉市从资金方面无私地支持秭归的发展,截至2021年,累计援建项目80余个,援助资金和物资3.23亿元,人才培训1900人次。江苏省从无偿资金向经济项目合作转变,兴办江苏工业园,动员AB集团、华扬太阳能、百丽集团、中旖新能源、露源茶厂等多家名优企业扎根秭归,带动移民就业上万人,极大增强了秭归经济的“造血”功能。交通围着产业转,产业依托交通兴。武汉市援建的秭归长江大桥,让秭归人民千百年来的大桥梦成为现实,从此长江南北两岸“天堑变通途”,秭归脐橙、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由此迈入“快车道”。
30年,夷陵区从9亿元增长到671亿元,从山区弱县转变成了经济强区,从人民生活的基础温饱向全面小康转变。在上海市、黑龙江省、青岛市全情全力的对口帮扶下,夷陵区实现了从山区贫困县到全省经济强区的历史性跨越。截至目前,对口支援累计援建项目1059个,援助资金11.46亿元。在对口支援项目资金的引领示范下,夷陵区中小学教学软硬件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夷陵医院、夷陵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等已具备冲刺三甲医院的能力和水平。三地先后选派15批42名干部到夷陵挂职,开设“菜单式”培训班,激发夷陵发展的的“源动力”,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对三峡移民小康生活给予了高度肯定。
30年,在对口支援省市的援助下,湖北三峡库区旧貌换新颜,移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对口支援帮扶用真情换真心,用真心解民忧,通过实实在在的帮扶和移民群众之间搭建了一座座连心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温暖会永远铭刻在库区人民的心里。
今年是全国对口支援三峡湖北库区30周年,荆楚网将推出系列报道展现巴东、兴山、秭归、夷陵4个县区的发展,如何将感恩之情化作前行的动力,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回报真情帮扶的兄弟省市,续写三峡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