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李川 通讯员 刘珈陵 谢奇 张诗康)"今年考上北大清华的有6名学生,本科线上线率是71.2%",巴东一中的校长谭世成告诉记者,"深山里长大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家门感受世界的精彩"。
图:巴东一中的北京楼
巴东一中搬迁之前,校区占地面积是50亩,搬迁之后校区面积扩大到300亩,不仅学生人数增加了一倍,教职工人数也增加了3倍,教学质量跨越式提升,办学条件、教学空间、学生的活动空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爬完985级台阶,"北京楼"跃入眼前。这栋极具现代气息的教学楼,是北京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标志性工程。教学楼建成后,北京市又先后捐赠1500万元用于校园建设。
谭校长说,"没有北京市的支援,巴东一中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近年来,巴东一中已有123名学子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近万名学子考入全国各地的大学。正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人民的倾情关怀和无私支援,才使巴东一中拥有了全省一流的办学条件和教学业绩,成为峡江上璀璨的明珠。巴东一中只是巴东教育的一个缩影,在巴东有这样一句话:再苦不能穷教育。一个50万人口的巴东县,把教育始终放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位置,为此,巴东县铆足了劲在教育上下功夫,争取援助资金向改善办学条件、补齐教育短板上倾斜,守着"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的信念,只为点亮山里娃的求学梦。
数据统计,巴东县各类中小学幼儿园148所(个),其中高中5所、初中21所、小学50所,在校学生63387人,在编教师3608人。
图: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
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是鄂西地区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最为丰厚的学校之一。多年来,由于缺乏建设资金,学校一直没有食堂,离家近的孩子回家吃午餐;离家较远的孩子,要么寄放在学校周边亲戚朋友家,要么就在学校周边的小饭店吃午餐……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隐患。2021年,北京市援助了1300多万元用于新建食堂,今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食堂有五层,能同时容纳全校近2000名师生员工午餐。餐厅宽敞明亮,烹饪、食品库房、餐具清洗消毒等一应俱全。据校长李银介绍,学校会通过分析学生所需的营养成分,做到荤素搭配,每天会公布食物配比量,学生吃得开心,家长也满意放心。除了新建食堂,北京援助新建的巴东二中的女生宿舍项目也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可容纳800多名女生入住。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龚士刚是北京第15批到巴东的挂职干部,他告诉记者,"巴东的孩子在学习上特别能吃苦,把援助资金重点放在教育上,可以让山里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增加放飞梦想的机会。"
图:北京对口支援建设的神农中小学,化解了城区学校超负荷运行、超级大班和入学难等问题
30年来,北京市先后对口支援巴东一中、巴东二中、京信谊中学、神农中小学、民族实验小学等中小学校建设,共援助资金8300万元。不仅从资金上给予巴东教育硬件建设,同时借助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势,提供交流平台,提升巴东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累计培训骨干教师及中小学校长1000余次,助力巴东教育体系不断完备。让巴东"教育现象"成为了闪耀荆楚大地的一块金字招牌。
巴东的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北京梦,把去北京上大学当做奋斗的目标。 90后的彭梦媛202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选择回到母校巴东一中教书,她说,"是北京为我搭建了走出大山的阶梯,我想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看看世界的美好"。和她一样,学成归来报桑梓,投身家乡教育事业的年轻人越来越来越多,他们跟彭梦媛一样,为巴东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