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省直快讯

感恩对口帮扶③:秭归:橘香小城“移”出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7日17:2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李川  通讯员 刘珈陵 谢奇 张诗康 梅丹) 因三峡水库蓄水,千年古镇秭归归州已淹没于江底。又因为三峡工程,它得以再生,一排排崭新楼房依山而建,错落有序,一座现代化的新集镇崛起在峡江上。

图:对口帮扶资金援建的智睿楼

坐落于高峡平湖之上的秭归第一实验中学与三峡大坝遥相呼应,灰瓦白墙,绿树成排,灵动的橘色屋顶处处彰显峡江风情。近年来,随着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1.5万移民移居县城,秭归城区人口逐年增加,初中适龄学生快速增长,学校现有规模已不能满足城区学生入学需求。为了让移民子女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江苏省、武汉市等对口支援单位全力帮扶,拿出1500万资金,新建实验楼及办公楼,并高标准配备了化学、物理、生物等实验室的教学设施设备和仪器。2018年9月份,新校区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据第一实验中学校长刘劲松介绍,新校区是投入资金最多的学校,已全部解决了城区中小学超大班额和部分年级大班额的突出问题,也极大地缓解了秭归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保障了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秭归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大县,过去,秭归农业基础差,农民收入低,如今,通过对口支援地区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技术培训,让秭归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图:"屈氏第一村"万古寺村(图片提供/梅丹)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被誉为"屈氏第一村"的万古寺村,陡峭的山上,一条"过山车"轨道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是运输肥料上山、运输柑橘下山的田间轨道运输机。"我们村是移民大村,全村外迁的移民1500多人,后靠安置移民600人,淹没的脐橙园500多亩。通过三峡移民资金和对口帮扶,目前村里的环境今非昔比,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柑橘种植技术也不断升级,从过去人工肩挑背驮到现在机器运输,极大地提高了柑橘生产效率。村民的生活也富裕了。"归州镇万古寺村党支部书记屈家明告诉记者。

生产效率高了,卖出去的橙子也多了。万古寺村从一个依靠传统农业勉强温饱的贫困村,逐渐成为依靠柑橘创业致富的名优脐橙产业示范区。截至2021年底,秭归脐橙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40万亩、70万吨,年产值突破85亿元。

e91eec1eb191d710768215f6afd402de.jpeg

图:秭归县江苏工业园全貌(图片提供/梅丹)

秭归移民多为农业人口,解决移民的安置就业是保障库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对口支援单位,江苏省带着资金、工业项目和技术来到秭归,率先在三峡湖北库区兴办江苏工业园并组织了一批重点企业落户园区。向劲松是企业落户秭归第一批派去江苏培训的员工,据向劲松回忆,当年去江苏技能培训的有500-600人,根据不同工种的需求安排学习,不仅包食宿还包就业,学完以后可以留在江苏,也可以回到家乡的园区工作,现在普通员工月工资有4000元左右,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据悉,落户江苏工业园的有10多家江苏企业,不仅增强了秭归经济的造血功能,而且企业自身得到发展壮大,大部分企业纷纷增资扩能,兴建二期、三期项目,成为三峡库区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目前,由江苏省、武汉市等对口支援的三峡移民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可解决千人就业问题,更有利于三峡移民创业就业,保障库区稳定。

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是关键。武汉市把智力合作作为对口支援秭归的重点内容,连续多年扶持秭归脐橙技术革新,让秭归实现了四季有鲜果,成为全国少有的"四季鲜橙"产区,并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先后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科技赋能是脐橙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目前,秭归形成了从鲜果优选、商品化处理、橙汁加工、橙汁酿酒、酿醋等产业链生产,做到了从花到果、从皮到渣的零废弃综合利用,深加工产品与鲜销相比可增值10倍以上。让秭归移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栖。一个充满活力的秭归小城,如凤凰涅槃已经再生,橘香满城的新集镇,在峡江的怀抱中书写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李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