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2“荆楚好老师”事迹选登(下):春风化雨 铸就师魂结桃李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7日09:45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张玲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一小学

“心灵捕手”爱写的小纸条

毕业生放钱包里保存15年

今年43岁的张玲已从教23年,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学生身上,善于和学生深入交流并解开心结,被称作“心灵捕手”。每到重要考试节点前,张玲都会写信或者小纸条鼓励学生。她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同事便留存着张玲14年前的信,还有一名毕业生将张玲写满鼓励话语的小纸条放钱包里保存了15年。张玲还总是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除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主持升旗仪式,每天还定时分享学生“每日诵读”视频,让孩子们发现语文的美,发掘自己的优点。

吴礼才 随州市广水市蔡河镇黄土关中心小学

为几十个孩子就近上学

49岁回乡保住一所村小

19岁从教,曾在讲台上奉献三十余载,他却放弃本已调任的行政岗位工作机会。出生在大山,曾打赤脚上学的他,更懂得农村孩子的渴望。于是49岁时,为了几十个孩子能就近上学,他毅然回山乡任教。没老师,缺什么学科老师他就带什么课;没食堂,他就动员妻子到食堂义务帮厨;厕所卫生没人打扫,他就带学生从宿舍提水一桶一桶地冲洗;没生源,他就在村里办起了幼儿园,暑假一天家访二三十人……留人才、挽生源、集资金、做家访、资助学生,今年52岁的吴礼才,终于让这所濒临关闭的村小在全镇考核中拿到八个“第一”,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

黄维庆 咸宁市崇阳县大集中学

扎根小城拓荒足球

带出全省冠军球队

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小县城崇阳,曾是一片足球运动的盲区。2021年,这里却诞生了湖北省校园足球联赛冠军;2022年,这里又诞生了湖北省运动会中学组男子足球亚军。黄维庆几乎是凭着一己之力,让崇阳县大集中学成为湖北校园足球运动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38岁的黄维庆从教15年,用自己的青春激情点亮了山区体育教育的希望之光,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带领学生在风雨中、烈日下磨炼意志,精进球技。他钻研出一套适合农村孩子的训练方法,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贫困孩子添置训练装备,帮助孩子们点亮梦想。

陈若竹、蒋涛 恩施州鹤峰县铁炉白族乡马家希望小学

85后夫妻档把他乡作故乡

携手点亮大山深处的微光

从武汉出发,经600多公里路程,坐4个多小时火车到恩施市,再换乘汽车4个半小时,才能到达群山环抱中的马家希望小学。12年前,因怀揣着支教梦,两位异域他乡的年轻人不约而同来到鹤峰。从此,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和一份真挚的乡村教育梦想,便在此生根、发芽、绽放。妻子陈若竹出生于湖北武汉,丈夫蒋涛是黑龙江哈尔滨人,两人都是“80末”。他们成为大山深处的一束微光,照亮一波波孩子走出大山的路,自己却扎下根来。恩施州五四青年奖章、恩施州“四有”好教师,还有一场10万网友围观的补办婚礼,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周琴 仙桃市第二中学

语文教师爱书如命

每学期自费买书激励学生

今年50岁的周琴是仙桃市第二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用“嗜书如命”来形容自己,最喜欢发给学生的奖品也是书籍。她通过奖励好书让学困生爱上学习,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让家庭困难的孩子看到希望,让学习有进步的孩子更有动力,孩子们拿到奖励时眼睛闪闪发光的样子让她欣慰。从教33年,周琴坚持每学期自费买书奖励学生,送给学生的书可以摆满一个大书柜。“把好书奖励给学生,就是把爱与希望、乐观与坚持的种子种在了下一代的心里。希望他们永远与好书为伴,与高贵的人格同行。”周琴说。

蒋彩霞 潜江市杨市办事处小学

教师世家走出“拼女郎”

拼出乡村教育一片新天地

父母、姐姐、丈夫都是教师,身处教师大家庭的蒋彩霞也是“潜江名师”,即使已成为教学副校长,她还是人们口中那个“拼女郎”。她和自己“拼”,每天苦练教学基本功,每天和家人交流教学心得,24年来从未间断。她和固化的教学理念“拼”,推动“青蓝工程”“新机制教师素养大赛”“作业设计大赛”等向纵深推进。她和世俗的眼光“拼”,多次婉拒进城的机会,始终扎根乡村教育的沃土,甚至主动要求到最偏远的乡村小学支教,还专门设立制度帮助留守儿童多与父母通过网络交流。

柴烨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幼儿园

男幼师带班常获大奖

还开“家长门诊”讲育儿

柴烨是一名男幼师,入行九年深得孩子喜欢家长信赖。他坚守一线带班教学,与幼儿一同摸爬滚打,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伙伴;他学习不辍钻研专业,在各级大赛频频获奖,已成长为“专家型幼师”;他热心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开公众号办家长读书会,营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31岁的柴烨,爱读书爱观察爱思考,6年300多条推文赢得全网40万+阅读量。他说,频繁更新公众号、每半月举行一次家长读书会确实不容易,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和家长“同频共振”了,孩子、家长、老师就都幸福了。

谭华明 十堰市房县回龙乡十九小学

校长教师伙夫保安一肩挑

放弃调动坚守深山四十载

1980年,谭华明踏上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放弃从政机会,秉承教育初心,42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履行教师职责。在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峡谷里、在简陋的校舍中,他既是校长,也是教师,还是做饭师傅和保安。他曾两次通过考核,调动表唾手可得,却为了家乡孩子,放弃进城机会。20年后依然是一个学校,一名老师,两个学生,13门课程。在有限的工作实践里,他始终用行动践行诺言:用毕生精力,为山区娃娃铺路添彩。

张德伦 鄂州市葛店中学

34个春秋始终身兼数职

坚持带毕业班学生早锻炼

15岁时,张德伦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老师,通过努力他最终实现了梦想,并且在教师岗位上,一干就是34年。他一直坚持全勤,身兼数职: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毕业班语文教师。他一直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实际行动成为学生的朋友。他坚持带着毕业班学生早锻炼,每天督促学生午睡,课余时间义务辅导学生,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学生及时家访。从“伦哥”到“张爹爹”“张爷爷”,青丝变白发。他常常展笺咀嚼学生的信函,对着一届一届毕业照片辨认,只为在下次见到学生时脱口喊出姓名。

张春晖 武汉市卓刀泉中学

孜孜不倦探索减负增效

远离题海让学习变快乐

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0岁的英语教师张春晖,在29年的执教生涯中,一直努力探索“减负增效”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学生和家长眼中,她带的班有“快乐学英语,轻松出成绩”的神奇效果;在同事和领导眼中,她把每一堂课上成了示范公开课,有着“专治学习困难症”的美誉。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因各式教具和特色表演而妙趣横生;她的作业总是因人而异,从不搞“题海战”;她的课外活动,总能让学生迷上英语……作为“双减”政策的践行者,张春晖用班级学生中考英语优秀率89%的成绩,证明“减负”和“增效”并不矛盾。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