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 黄康 通讯员 薛芷清)在江汉区建设大道与新华路的交会路口,繁华忙碌的“金十字”背后,北湖街道建设社区新华小区就“隐身”在大片老旧小区中。
新华小区建成于1996年,共有居民楼5栋12个单元,居民232户。灰色的外墙,树木葱郁,楼栋中环抱着一个小小的中心花园。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在小区内走上一圈。然而在居民王淑芳眼中,“这里到处都是故事。”
请打“茶叶热线” 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焕新
老旧小区临时党支部周例会
由于硬件条件老化、缺乏物业管理,屋顶漏水、路面不平、公共空间规划不善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新华小区的居民。作为江汉区2020年第三期改造项目其中之一,新华小区于2021年3月开始改造。
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建设社区党委成立全区首个老旧小区改造临时党支部,成员包含项目方、施工方负责人、社区党委成员、小区红色业委会、下沉党员等42人。
“我们实行‘党支部先议’制度,每周召开项目推进会,支部成员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安排,同时也提前考虑施工可能带来的问题。”建设社区书记李钟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不同于新建项目,噪音扰民、出行不便,“带户施工”难免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我始终劝导居民:困难是暂时的,受益是长久的。”王淑芳在新华小区生活了十多年,身为党员的她退休后热心参与社区基层自治,担任老旧小区改造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改造期间,王淑芳每天早上都要和施工方对接当天进度,并提前与相关住户沟通联系。“施工中早晚搬卸建材的噪音对不少居民造成困扰,如果当天要搬卸建材,我就提前在居民群里发出通知,安抚大家。有些老年人不看手机,还有一些热心党员、居民主动上门通知他们。”
李钟介绍,新华小区开展旧改的一年间共解决各类问题纠纷790余次,平均每天解决2个问题。得益于街道社区和临时党支部的统筹协调,整个改造过程较为平稳,居民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困扰,逐渐转变为理解、支持。
一个透明的塑料茶叶罐,是王淑芳特别的“收藏品”。改造中,有居民主动为辛苦工作的施工人员烧水泡茶,还在茶叶罐上留下“茶叶热线”,只要拨打电话,就能为他们送上茶水。部分工人没有找到住处,只能睡在工棚凑合,王淑芳和业委会成员们得知后,与空置房业主沟通,帮助工人找到了临时的“家”。
2021年底,新华小区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外墙粉刷,路面修整,顶楼居民屡次修缮依然“治标不治本”的漏水问题得以解决,杂乱荒废的公共空间变身精致亮丽的休闲广场,加装电梯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只有新华小区的居民最清楚,这里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挂在楼道里的画 群策群力让社区成为居民共同的家
改造共同生活的家园,居民各持己见,加上空间条件受限,新华小区每一处看似寻常的改变背后,都是无数次的磨合、沟通、推倒重来。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我们要寻求其中的‘最大公约数’,尽量让更多居民满意。”为了广泛收集居民意见,李钟将低效无序的线上交流引导到线下,与居民和施工方当面沟通,“从施工项目部谈到居民家里,在屋顶谈、在楼道谈,甚至爬到脚手架上谈。”小区的门房里还放着一本“意见征集本”,居民留下的每一条意见都能得到反馈。
由于楼顶违建严重,不拆违无法进行改造施工,临时党支部商议决定在违建较少的新华小区一栋屋面“破冰”试点,拆除违章建筑,重新铺设防水、保温层,增设晾晒空间和景观小品,打造“样板间”,并邀请其他楼栋居民上屋顶参观。新华小区二栋原为武汉电视台宿舍,楼顶有一处废弃锅炉房,贸然拆除可能引发纠纷,居民们看到“样板间”后,主动找到单位沟通,拆除了废弃锅炉房。
2021年里,建设社区19栋55个单元,共拆除屋顶及地面违建近12000平方。
拆违改造后的屋顶
小区内有一处废弃的危房,地面沉降,墙体开裂,安全隐患严重,然而年代久远,已无法找到当初的开发商。征得全体居民的同意后,社区基层自治组织主动担当作为,依托民法典相关规定拆除了危房,并将场地用于打造党群驿站。
随着改造工程的深入,越来越多居民参与到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实践之中,“小院管家”议事会应运而生。从白天到深夜,从项目部到小院里、再到居民家中,大大小小的“小院议事会”就开了百余场。在支部党员的带领下,围绕加装电梯、楼道治理、下水管网更新、违建拆除、景观升级等主题,大家聚在一起,议在一起,最终心想到一起。
“小院管家”议事会
“为了解决问题,我能做什么?我需要什么?”李钟认为,“小院管家”议事会能充分激发居民自治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机制,是“共同缔造”中的重要一环。
在新华小区每一个单元的楼道里,都挂着一幅精美的手绘作品,这是一位爱好绘画的居民送给小区的“礼物”。“我们是真正把小区当成了共同的家,每当看到这幅画,就能感受到回家的温馨。”
地上的“T”形线 打破边界,探索旧改新方向
新华小区的地面上有一道特殊的“T”形白线。它并非划分车道的标线,而是应居民要求画下的,标示着已拆除的老院墙的位置。
建设社区一面毗邻楼宇林立的建设大道,一面浸润着老街老巷的烟火气,人员往来频繁,过去各小区之间都有院墙分隔,往往需要绕行,十分不便。
“我们循序渐进,先是在院墙上打开一扇小窗,接着打通一扇门,让居民们感受到出行的便利,最后再拆除院墙,让新华小区与周边的小区连成一体。”李钟介绍,院墙拆除后,社区通过安装监控探头,打消居民对于安全问题的顾虑,还将修建一条贯通的环形步道,方便居民散步运动。
除了打破老旧小区地理空间的边界,新华小区更在老旧小区改造领域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在全市率先探索低碳社区创建。屋顶光伏花园、清洁能源充电场站、智慧路灯、自发电运动器材……新华小区的规划蓝图融入了大量低碳元素,遵循“谁减排、谁受益”的原则,将低碳行为与“实惠”和“优惠”挂钩,建立碳普惠行为积分机制,与原有的“共同缔造小院管家”积分兑换制度结合起来,鼓励居民践行低碳,绿色生活。
接下来,加装电梯、管线入地、打通小区空间、建设三座口袋公园、拆除楼间违建打造“楼间小花园”……老旧小区的共同缔造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建设社区正在城市中心书写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