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张扬 通讯员张静)“音乐艺术是用声音表现人的无限情思的艺术,是以非模仿自然的境相来表现人心中最深的不可名的意境。”9月30日,“荆楚文艺名家讲堂”第19期正式开讲,省文联副主席、省音乐家协会主席胡志平应邀做客讲堂,与两万余网友分享他多年来对中国音乐艺术意境创造的感悟——《一往情深与超旷空灵》。
胡志平从7岁开始学习音乐,从河南洛阳戏曲学校走出,成为享誉中外的二胡演奏家,再到如今教书育人的武汉音乐学院院长,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一路走来,他深深体悟到“希声”之境是音乐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胡志平介绍,中国音乐艺术意境学说的起源可追溯到老子“大音希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深刻地揭示出音乐艺术意境的本质。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则是音乐艺术意境表现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感染力、魔力和魅力,也是“希声”之境最好的诠释。
音乐无国界,中西音乐艺术都追求“象外之象”“弦外之音”的最高境界,但文化背景不同,技器和方法手段有所不同。胡志平说,中国乐器的演奏技法非常丰富,尤其是单个音的音色、音高、音与音之间的音响特征变化技法,比如古琴常用的演奏技法有100多种,琵琶常见的演奏技法有70余种。
中国音乐艺术丰富的技法表现是以“声韵”技法为代表的,“声”即“五声”“六声”“七声”的“声”,同时还有一个含义,就是用什么方法和技巧发声的含义。“韵”指某一音位的音发声后,通过演奏、演唱技法使其音高发生偏离变化,产生一种韵味,人们一般把这种技法称为“作韵技法”。
“中国音乐的‘声韵’表现技法体系实际上是把老子的有无虚实、有限和无限具象化、技巧化了。”胡志平介绍,“以韵补声”“一音三韵”虽然都是实实在在的同一音位上的音高变化,但同时“声韵”技法产生的音响特征变化作为载体又传达出形而上的神韵、风格和意味,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可以显得非常精妙和深邃。
把“韵”的表现处理到极其细腻的层面,并赋予其精神层面不可名的意味是这首乐曲重要的艺术创造表现特点。比如多样化的揉弦方式、揉弦速率和大小的变化所产生的虚实音韵变化,右手运弓,如弓长、弓速虚实动静所产生的气韵,这样的左右手技法的配合就形成了另外一个系统的音乐语言表达,有文人音乐那种弦外之音的妙味,又有创新性思维和时代精神。
作为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胡志平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音乐艺术创造实践中发现,在音乐艺术创造表现中,把握好虚实动静的关系非常重要,“它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审美追求、艺术功力和想象力”。
随后,胡志平播放大型编钟与民族管弦乐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视频,着重与网友分享编钟这一古老乐器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钟音乐是武汉音乐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领域,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以来,武汉音乐学院在编钟音乐理论研究、编钟音乐创作、编钟音乐表演、编钟等古乐器的制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传承创新活动。该校促进编钟音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编钟奏响新时代,古老的大型编钟与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交相融合,成为编钟音乐文化传承创新的一条新路径。
讲堂上,胡志平还不忘勉励广大音乐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增强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人民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温度、有格调、能温润心灵的文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