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过10亿元项目52个 过50亿元项目8个
华创会签约1610亿元创历年新高
现场签约仪式
“刘泥巴剪纸”传人展示作品
剪纸《禅》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李庆 陈倩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11月16日,第22届华创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开幕,开幕式上举办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30个项目集中签约,现场签约总金额551.989亿元。据了解,本届华创会共收到194个签约项目,总金额1610.798亿元,为22年来最高。本届华创会还举办了21场专场活动,包括武汉论坛、2022国际青年人才峰会、湖北与RCEP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专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专场、绿色产业与环境健康高峰论坛、湖北高校海外校友会联盟科技论坛等,通过丰富的专场活动,为前来参会的海内外代表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合作舞台。
项目签约总额创新高
本届华创会签约项目,主要围绕长江经济带、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三高地、两基地”建设等产业布局,紧扣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聚焦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双循环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签约项目194个,总签约金额1610.798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52个,过50亿元项目8个。
开幕式上集中签约的30个项目,按照产业领域、签约金额、科技含量、人才质量、区域分布等标准,分三批次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首批现场签约项目来自武汉、襄阳、宜昌等地,主要涉及总部经济、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第二批签约项目来自黄石、十堰、荆州、荆门、鄂州、孝感、黄冈、咸宁等地,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第三批签约项目来自武汉、鄂州、随州、恩施、仙桃、天门、潜江、神农架等地,主要涉及高端人才引进、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
本届华创会,武汉市共签约项目27个,包括16个经贸类项目和11个人才类项目,签约额166.325亿元。其中,16个经贸类项目签约金额达163.65亿元,主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光芯片、大健康、总部经济、供应链和跨境贸易等领域。11个人才类项目签约金额2.675亿元,主要涉及光电子信息、大健康领域,包括5G覆盖增强的智能反射面(RIS)天线、基于超级账本的数字版权确权见证研发等项目。
据统计,2001年至2021年,历届华创会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600多个,签约投资额5600多亿元,76%的签约项目落地开花。邀请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侨胞来湖北交流,40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湖北,华创会已经成为全国侨务系统引智引资、加强海内外合作的金字招牌。
6个项目落户光谷
11月16日,2022年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东湖高新区专场“国际青年人才峰会”举办,与参会的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科技领域投资人、海归青年才俊及各界华侨华人朋友,围绕“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国家战略领域产业发展”“青年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等主题,建言献策,擘画未来。
2001年以来,武汉东湖高新区一直都是华创会承办单位之一,通过华创会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海外侨务资源,引进了一大批海外华侨华人赴武汉投资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华创会签订引进人才和技术项目中,约65%落户东湖高新区。
在海外人才承载空间方面,华创会举办22年来,光谷先后建设了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武汉未来科技城、硅谷小镇等创业载体,以多种形式服务和招引海外华人华侨。其中,武汉留学生创业园目前已形成7个园区“众创空间 孵化器 加速器”全周期孵化链条,孵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在园科技型企业140余家。
东湖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聚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为武汉、为光谷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光谷启动人才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迭代推出7项人才创新举措,全面推行人才“注册制”、人才积分认定、支持“再创业”、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人才服务一网通办、常态办理与周期受理并行、人才政策认定即享受等新政。
现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博士张同存团队“肿瘤免疫治疗CAR-T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等6个项目落户光谷。
非遗技艺走进会场
在华创会现场,多项非遗技艺展示,吸引了众多观众。
把艾泥放进机器模具里,压制成形,一块鲜花造型、香气四溢的艾饼就出炉了。这项传承500多年的传统艾香工艺,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作为非遗传承人,吕志斌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李时珍在编纂《本草纲目》时,就曾路过武穴的吕家先祖故乡,正好看到了他们在制作艾香,于是在《本草纲目》中留下了记载。这块“饼”可以用作车载香薰,它可以增加车内的氧离子浓度,调节空气湿度,而且香味可以持续多年不散。当然,时代的进步,也体现在制作工具上,传统的模具,虽然也能制造出艾饼,但是制作效率比起机器,还是差了很多。
微缩的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虎座凤架鼓,来源于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这项古老的技艺一度被认为已经失传,又在民间得到发掘,如今已经传承到第10代,最小的传承人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在荆州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三四十个学习的学生里,最终能留下的只有4个人。但通过这些孩子们,这项古老的技艺还能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
一只栩栩如生的蝉,你能想象这是用一张纸剪出来的吗?在第22届华创会非遗展的现场,这项独特的立体剪纸技艺,吸引了不少观众,为观众们展示作品的正是汉阳“刘泥巴剪纸”第五代传承人刘旻。
刘旻介绍,“泥巴”是父亲的乳名,她也是这项非遗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除了立体剪纸,独特的“撕纸”技艺,也是父亲的绝活之一。比如她创作的老虎作品,撕纸带来的不规则的边角,恰恰形象地展现出了动物毛皮的独特视觉感受。现在,继承了父亲技艺和工作室的刘旻,也在努力继续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