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平凡岗位也有大作为,湖北首届“产业工匠人才”手上有绝活肩上有担当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30日18:43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

通讯员 朱天瑞 黄莉

他们当中,有带领团队坚守在露天矿山一线,研发数字管控平台,推进企业绿色发展的华新水泥采矿技术专家;有远赴新疆罗布泊为国找矿,多年来完成钻探工作量41000米,提交储量6.6亿吨的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的技术负责人;有从事验光工作20年,为视障儿童定制康复计划,总结制定青少年个性视力解决方案的验光师……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首届“湖北产业工匠人才”。湖北省经贸工会组织开展湖北省产业工匠人才培育命名工作,旨在引导企业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广大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首届“湖北产业工匠人才”名单上(详见极目新闻《这50人,荣获“湖北产业工匠人才”》),年龄最大的57岁,年龄最小的29岁,来自非公有制企业的比例超过65%,37人拥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有的拥有绝活绝技或获得过全国、行业组织的技能大赛名次,有的拥有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成果。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尽管职责有别,但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近日,几位“湖北产业工匠人才”代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讲述自己的故事。

钻探勇士在罗布泊为国找矿

2022年春节刚过,卢金梁收拾行囊,告别妻子和女儿,出发前往项目现场。身为一名勘探技术人员,动辄出差一两个月已经是家常便饭,然而,这一次,对他和同事们而言,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死亡之湖”——新疆罗布泊。

卢金梁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里距离哈密市约400公里,几乎终年无雨,夏天中午地表温度接近50℃,室外工作只能安排在早晚。“有时,刮起沙尘暴来更是遮天蔽日,什么都看不见,人只能待在板房里,不能出去。”他告诉记者,“无论是项目本身,还是当地的自然条件,对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罗布泊钾资源勘探项目对于摸清我国钾盐资源家底,实现国家化工矿产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自然条件艰苦,但与数十年前来到此地科考时的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为此,他和家人反复沟通,最终取得了她们的支持。

卢金梁(右下)在罗布泊工作

钻机工作枯燥而艰苦,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待在这里。卢金梁也曾向往过城市里的热闹繁华、霓虹闪烁,羡慕过年轻人穿着时尚在写字楼进进出出;也曾留恋家里妻子的一顿热饭,女儿的撒娇。

“我想,钻探事业与我已经是一个整体了。”11月29日,卢金梁对记者说,钻机的轰鸣声、机台上的油渍、溅起的泥浆,已经刻进他的骨子里。钻井深的有1000多米,浅的也有数百米,每一米成功的进尺,都令他欢欣鼓舞。每到这个时刻,他总是和家人分享喜悦:“为国找矿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令我心潮澎湃。”

参加工作11年,今年36岁的卢金梁从钻工、记录员做起,成为一名技术负责人、地质勘查钻探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在他看来,过硬的基本功源于专业技术领域不断创新。他和班组成员一边摸索一边总结,共同研制出“一种地质施工边坡支护用锚杆钻孔设备”,能自行清理锚杆土壤,大大提高作业效率,这项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创新研制了“一种钻孔架桥止水装置”,有效破解钻探遇复杂地层的封孔问题,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该发明的专利申请。2019年,他领导的《湖北省保康磷矿堰边上矿区勘探报告》,获得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

“铿锵玫瑰”绽放在采矿一线

露天矿山多在远离城区的乡郊野外,矿区面积大、规模大。在矿山一线,几乎都是男性的世界。

而于燕,是她所在的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矿山技术工作的职工中,唯一的女性。

于燕(左三)与同事合影

16年以来,于燕从事矿山资源管理、矿山开采工程设计、矿山中长期开采规划制定,开展各矿区开采计划检查、数字化矿山建设、提供矿山开采技术支持等工作,到现场,在现场,是她的座右铭。

“不到现场,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进矿区,工作不能做细致。”于燕说,这么多年来,她从未因性别原因要求区别工作,而是与男同事一样,始终坚持到现场工作。为了掌握矿区情况,钻研采矿技术,她在矿山现场一呆就是一整天。“到现场之前,我不敢喝水,因为上厕所很不方面。”她告诉记者。

露天矿山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07年,是我国水泥行业最早的企业之一。在国内外共有76座露天矿山,年开采规模达2亿吨。为了持续改进和优化开采工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于燕和同事们绞尽了脑汁。2018年,为满足石灰岩矿山的建筑骨料和水泥原料两种矿石的开采产质量要求,她力主推行了石灰岩矿山爆破优化项目,并成为爆破优化项目负责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爆破效果不仅满足建筑骨料和水泥原料生产的质量要求,矿石的炸药单耗降低17%,同时提高了矿石的铲装运输工序效率,节省开采设备的柴油消耗。按照该矿山每年400万吨的开采量计算,每年可节约成本近100万元。

骨料生产过程产生的筛下料处理,一直是骨料生产面临的最大难题。排弃可惜,既要花费成本,又要征用土地,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为此,于燕组织成立攻关小组,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摸索出不同岩石的破碎筛分特性,将筛下料从开始最高30%减少到15%左右。

“视力守护者”呵护青少年心灵窗口

受疫情影响,青少年在家上网课,如何科学用眼,成为家长们深感困扰的问题。

一提起中小学近视发病率提高,验光师杜岚便滔滔不绝地讲起科学用眼的方式来。

“建议20-20-20原则,即每使用电脑20分钟便休息一下,向20英尺(大约6m)以外的风景远眺至少20秒。”

“建议坚持‘一尺一拳一寸’,胸前与桌子间隔一个拳头的距离,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距离,握笔手指要与笔尖之间一寸远。”

“建议每个青少年每天坚持2个小时户外活动。”

“提倡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眼轴、角膜曲率、屈光状态等。青少年儿童建议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健康检查,另外如果有斜视或弱视的孩子,复查周期应缩短至3个月或者更短。”

……

杜岚工作照

20年前,杜岚从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后,在医院实习时接触验光师这一岗位,后来又进入眼视光专业学习。如今,她成为一名专注青少年视力防控的高级技师。

杜岚曾担任第七届湖北省验光配镜技能竞赛评委。她说,验光时,既要有验光配镜知识,又要有光学知识、眼科基础知识、加工知识,对一名验光师而言,“让佩戴者不但能够看得清晰还需要舒适、持久。这要花功夫真正去学习,比如有人的眼镜戴着不舒服,有人的眼镜戴上会头晕,或者走路高一脚低一脚,就需要对眼镜作出个性化调整。”

“一名合格的验光师至少需要在岗位上学习三年时间。”杜岚说。

2019年,在武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举办的一场公益活动中,一名小朋友引起杜岚的关注。这名小朋友患有先天性眼底病变,几乎看不见。杜岚为他仔细做了主观、客观验光检查,配戴眼镜后,这名小朋友的戴镜视力可以达到0.3。杜岚曾经和同事们一起来到湖北省红安县,为约2000名同学做视力检查。她回忆,或许与留守儿童较多有关,有很多孩子的视力不佳,活动最后,一共送出了接近200副眼镜。“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帮助孩子们配上合适的眼镜,是一件很开心、很高兴的事情。”

成为“湖北产业工匠人才”的一员,杜岚向记者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职工,她将不断地提升技艺,帮助儿童青少年预防和控制近视,守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