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学者”是国家遴选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在湖北中医药大学,有一批岐黄学者,为中医药发展和人才培养不懈努力。
去年,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王华教授主编的《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荣获国家教材委员会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这也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首次获得全国教材建设领域最高奖项。
顶天立地 抓好学科与专业建设
“这次获奖,是团队多年来坚持‘顶天立地’建学科、强专业,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体现。”王华说,顶天,指的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立地,则是以本科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挖掘好学科建设这座富矿,“指挥棒”至关重要。王华团队开拓聚焦针灸治未病领域,率先提出针灸治未病理论核心要义和应用特点,倡导“用治未病思想指导治已病”,发起并获批成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治未病专业委员会,获批国内首个省级针灸治未病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王华带领针灸学科团队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优势学科在做好“顶天”的同时,专业发展也要扎实“立地”。2020年,该校针灸推拿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建设点负责人,王华明确提出“专业建设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担责”这一理念,更加注重本科教学,并承担本科生《针灸学》《针灸医籍选读》课程教学工作。
针灸科获批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针灸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并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针灸推拿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针灸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编《针灸学》被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主导修订《世界卫生组织针灸培训规范》,中医针灸国际传承基地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落户湖北中医药大学……这份成绩单,彰显了王华团队推动针灸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决心。
扎根临床 践行医者仁心使命
望气色、闻声息、问症状、切脉象……在学校国医堂和附属湖北省中医院,王华仍坚持每周三次门诊。上午的门诊,常常要忙到中午1点才结束。他采用的“双固一通”针法和标本配穴法不仅对针灸科常见病疗效甚优,而且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胃肠病、糖尿病前期、肥胖、不孕不育和一些久治不愈病症疗效较好,广受赞誉,相关成果获得多项省级以上科技奖励。
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连续三年获评“中国中医医院最佳研究型专科”,2021年获“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多年来,王华作为医院针灸科学术带头人,引导科室传承创新发展,“基于治未病理论防治单纯性肥胖的临床基础与应用”项目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传统灸法,创制“阴阳调理灸”,作为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大力推广应用,并获批湖北省卫健委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
“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切实让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近年来,王华带领团队加强社会服务,下基层、办实事。
“岐黄学者王华教授工作室”“湖北中医名师王华教授工作室”“岐黄学者王华教授专家工作站”先后落户随州、咸宁、武汉硚口、襄阳、利川等地,王华带领工作室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轮流坐诊,累计为3000余名患者解除疾患。团队成员依托“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计划,坚持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指导、学术讲座、科研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医药竞赛指导等系列帮扶活动。王华还积极牵线搭桥,在随州、咸宁、利川等地主办了“针灸治未病学术思想”研修班、单纯性肥胖针灸临床诊疗规范及进展学习班等7项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基层医疗人员近2000人次。
薪火相传 培养一流针灸人才
基于多年教育教学与临床带教实践,王华总结出高等中医药教育“厚人文、重传承、多临床、长学制、高投入、国际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王华指导团队探索构建“强化学习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强化创新能力”针灸推拿学专业三强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获2022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据统计,王华累计培养100多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43名。团队教师中涌现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等。王华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级科研项目、教学研究项目近30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研究成果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10项奖励。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等待我们挖掘弘扬。”展望中医针灸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王华说,学科专业团队将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治未病思想、坚持针灸治未病学科方向、坚持教医研结合,持续培养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能力更强、服务更广、奉献更多的中医药人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熹 通讯员陈霞、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