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有关航天的各种高新技术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在很多人看来,航天技术特别神秘、遥不可及。但实际上,近几年来,航天科技在科研人员的巧手下,正在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比如,航天器上使用的一种保暖材料,遇到我们平常穿着的保暖服,会是什么样呢?
更暖更轻 当航天材料遇到防寒服
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记者看到了航天材料制成的民用保暖絮片。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我手上拿的这种保暖絮片,它的原材料来自一种航天器常用的保温材料。通过航天工艺将这种材料做成纤维或者絮片,就可以用来纺织和填充,做成衣服。我身上穿的这件马甲就填充了这种航天保暖材料。
这个看起来和棉花没有什么区别的航天保暖材料可不一般,最早它是用在卫星星衣上,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卫星表面那一层金色的外壳。太空中的温度在-270℃左右,也正是有了这层外衣的保护,才能让卫星内部温度维持在0℃以上,确保内部电子器件能正常工作。也因为这样的特性,它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服装面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工程师 杨煊赫:它的导热系数比较低,回弹性特别好,可以机洗、水洗,有更长的寿命。暖这个概念,不是说衣服拎起来重或者摸起来厚就是暖的,它有一个严格的测试标准。
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进行有关于成衣的保暖性的实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工程师 杨煊赫:这里面测的就是用我们自己的棉做的一件防寒服,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还是能达到预期,和同样规格的防寒冲锋衣相比,基本上重量可以减轻40%,保暖性可以提高30%。
除了满足消费者保暖的需求,如何让面料更美观、更耐用,研制团队现在还为材料增加了拒水、抗菌和远红外等功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航天保暖材料负责人 贺芳:航天材料民用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航天技术让百姓有了更好穿着体验的同时,也让航天材料不再仅仅是天上星,而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上餐桌 航天育种培育出的超级蔬菜
航天技术不仅可以穿在我们身上,还能吃进我们嘴里。在北京的一家航天育种实验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了用上过太空的育种材料培育的瓜果蔬菜。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这颗小番茄就是通过航天育种培育获得的,它的外观和传统小番茄相似,但通过航天育种技术的培育,这种小番茄产量更高、味道更好。
神舟绿鹏农业科技公司育种团队负责人 晏武:地面的小番茄一般是生长到6穗到7穗果,但是像这种小番茄一年能长到20多穗果,一平方米的产量可能是3倍到4倍。
航天育种可以利用太空独有的宇宙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空间环境因素的复合作用,获得更丰富的育种材料,让育种专家能更快地培育新品种,缩短育种周期。
神舟绿鹏农业科技公司育种团队负责人 晏武:我们棚里一共种了100多个品种,有些品种抗病,有的品种非常好吃,有的品种产量非常高。好的品种我们也在大力推广,在国内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在航天育种实验示范基地,记者了解到,自1987年我国首次将水稻、辣椒等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以来,我国先后40多次通过返回式卫星或载人航天器,把上千种植物种子送入太空。通过国审或者省审的航天育种新品种超过300个,年种植推广面积3000多万亩,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赵辉:航天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科技创新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利用它进入太空的能力和资源。神舟十六号任务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征集航天育种的搭载实验项目,支撑我们国家农业和种业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和品种选育。
北斗领航 航天技术让出行更加绿色高效
看过了吃穿,再看看出行在航天技术的帮助下有哪些变化。现在,随着北斗全球组网,我们的导航软件不仅用上了自己的卫星,而且正在给我们的出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功能、更好的体验。
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内主流的手机导航软件当中,北斗系统在平均单次定位调用卫星数量、民用定位精度等多个维度,都已超越GPS系统,正式实现了对于国内导航应用定位的全面主导,地图软件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4000亿次,并能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地图导航出行专家 洪波:这就是红绿灯倒计时,能够实时把红灯的读秒显示在地图上。用户看到这个时间就知道等多久,心里的焦虑感会降低一些。现在就进入了车道级导航,我们是在最右侧车道,可以往中间车道靠一靠,你看,识别出来了,现在我们已经在中间车道行驶,这都借助了北斗高精定位技术。
洪波告诉记者,北斗系统是很多出行创新功能的基础,将北斗与大数据结合,可以提升路况预测、公交到站时间预测和车厢拥挤度准确率,提升出行效率,还可以通过数据的汇总,帮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地图导航出行专家 洪波:政府可以基于此做一些专项治理,可以根据当前车流情况实时调整红绿灯的周期,特别拥堵时可以考虑加长绿灯时间。
不仅有线上应用,北斗系统还可以与线下产品结合。一些传统道路预警设备通过搭载北斗芯片,摇身一变成了新型智能设备。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这款安装了北斗高精定位芯片的道路安全预警装置,打开装置,可以实时上报道路施工管制信息,并在地图上显示。
首席定位系统专家 方兴:它的特点是定位精度特别高,在锥桶底部有一款定位芯片。
北斗智能设备团队工作人员 赵骐:施工已经开始了再用算法算,可能要延迟半个小时。但是通过北斗的这种高精定位,位置非常准确,时效性特别好。
通过三年的应用升级,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最新数据显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700亿元左右。今年,北斗系统还将发射两颗补充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稳定运行 超600颗卫星服务测绘环保救援等
航天技术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民用服务的背后,是中国卫星的快速发展速度。国家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轨稳定运行的航天器超600颗,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在国土、测绘、环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600多颗在轨航天器包括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现在不论身处何方,“北斗”可以帮你导航,“高分”提供全球天眼观测,通信卫星可以助你联网无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遥感应用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已实现从地球静止轨道到低轨卫星群、从可见光到红外、从光学遥感到雷达遥感的对地观测能力,构建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网,已服务于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行业。在国家航天局的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十年来的遥感数据在这都能查到。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助理 研究员 邢进:这个是我们遥感影像一个巨大的优势,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可以根据遥感影像来监测它是不是按照规划去建设,工程部门可以监督工程质量。在我们平台上面所汇集的卫星接近150颗,这些都是高分辨率卫星。
邢进告诉记者,通过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对城市环境一目了然,不仅能帮助大型工程选址,监督建设进度,还能用于设计高速公路和铁路,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同时,在发生紧急灾情的情况时,遥感卫星还可以快速成像,去观察受灾地点情况。国产遥感卫星数据已经在我国20多个行业、几千家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累计分发推送各类卫星数据1亿景。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邢进:我们应用已经涵盖到咱们国家的28个主要部委,每个省都设立了省级的数据应用分中心,高分卫星数据应用扩展到千家万户去了。
邢进介绍,我国遥感卫星技术已迈入了世界卫星对地观测的先进行列。借助太空中的200多颗遥感卫星,我们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光学2米分辨率数据全球1天重访,1米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全球任意地区重访时间为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