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精神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7日12:53 来源: 湖北省人民政府

时间:2023-04-24

嘉宾: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盛阅春;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杜海洋;湖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永红;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开斌

内容: 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实践。在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4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实施意见》精神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湖北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有关情况。

现场图片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全景

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

文字实录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陶宏家: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湖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实践,是推动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必然选择。

在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实施意见》精神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介绍湖北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有关情况。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盛阅春先生;   

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杜海洋先生;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永红先生;   

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开斌先生。   

首先,请盛阅春先生介绍我省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的主要内容和工作举措。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盛阅春: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对湖北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先行区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实施意见》提出以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为切入点,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下面,我从“为什么干”“干成什么样”“怎么干”三个维度,向大家介绍全省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有关情况。

一、为什么干?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以“湖北所能”服务“国家所需”的战略性举措

党的二十大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委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总体框架中,突出强调“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着力做强湖北产业基础、筑牢发展支撑。选取五大优势产业作为突破口,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打造“建成支点”的重要根基。省委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以先行区建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先行区建设,主导产业必须先行。为此,省委提出以超常规举措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世界级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中部“支点”建设,筑牢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产业基础。

二是积极融入“双循环”的重要先导。面对外部复杂政治经济环境,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发展与安全。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就是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我省产业厚实的优势,加快培育规模大、链条长、结构优、实力强的先导产业;促进“人物资信”四流融合,彰显“九省通衢”枢纽作用,在增强国内大循环、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可靠性中体现湖北担当,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作出湖北贡献。

三是做强“四化同步”的重要引擎。省委提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四化同步”的主引擎。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就是要切实发挥我省产业优势、科教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塑造一批湖北制造名片,加快打造制造强国高地,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这是迈稳迈实“四化同步”的关键一步、激发激活区域协同的动力之源。

二、干成什么样?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我省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及北斗等五大产业,在湖北有优势、在全国有分量,必须主动作为,努力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实现“领跑”。

一是扬优势,提升在全国全球市场的影响力。5大优势产业是我省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引领力的特色优势领域。在光电子信息领域,武汉东湖高新区“因光而兴、聚光成谷”,“中国光谷”的名片越来越亮,光纤光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在全国“独树一帜”,我们有实力有基础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光通信产业高地、全国顶尖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激光产业基地和存储器基地、全国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湖北是汽车工业大省,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省份之一。整车企业达到25家(其中新能源汽车19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553家,去年汽车产业营收6922.9亿元,“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动力电池、智能路网走在全国前列,武汉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试点城市,襄阳获批创建第五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我们要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在生命健康领域,湖北创新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明显,消费市场巨大,2022年,全省大健康产业规模近8100亿元。在化学原料药、生物疫苗、医疗器械等领域全国靠前,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基因等行业巨头落户湖北,我们要加快打造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在高端装备领域,我省船海装备、商业航天及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研发制造国内领先,有条件形成若干具备国内领跑、国际较强竞争力的细分产业基地。比如我省船舶研发实力雄厚,科研院所众多,在全国已形成独特的优势,正在实施气化电化长江、汉江、清江示范行动,抢占纯电动游船游艇、集装箱换电运输船等市场,打造绿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建造基地和应用先行区;在北斗产业领域,我省科研人才在全国举足轻重,要加快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发展高地。聚焦这些优势突破发力,既是我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希望所在,也是提升我省产业在全国全球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二是固底板,提升对全省经济大盘的支撑力。5大优势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是引领产业升级、稳定全省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柱。根据我省制订的各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年电子信息、汽车、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将达到5500亿元,北斗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通过五大产业规模实力的稳步提升,带动湖北制造业产值迈上7万亿新台阶,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强创新,提升在行业尖端领域的竞争力。5大优势产业涵盖了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两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1个国家实验室、6个湖北实验室等创新资源,是我省科研人才最集中、科创平台最多、技术力量最强的领域,也是最能在国家所需中体现湖北所能的关键领域。我们将全力支持优势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湖北产业向更高更尖端领域迈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怎么办?我们采取超常规举措、建立高规格机制、形成全方位合力,推动五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

实现突破性发展,就要有突破性的理念、突破性的行动。我们坚持对标世界一流,集中火力、重点突破,打磨优势、积蓄胜势,举全省之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奏响产业奋进“蝶变曲”。归纳说,就是“四个求突破”:

一是从推进机制上求突破。把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省委常委领衔推动、省直部门协同联动、院士专家智力支撑、工作专班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五大优势产业的专项调度和督办落实。聚焦产业定位、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分行业研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清单,绘制“时间表”、“施工图”,强化省级统筹,实施挂图作战。

二是从工作抓手上求突破。找准优势产业发展的核心点切入点,扎实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每个优势产业都组建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研究产业动态、参与规划编制、领衔重点课题、参加专题会议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搭建一个产业服务平台,分行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论坛、展会等高端平台,统筹办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光博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北斗大会、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强化一批项目牵引,建立五大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机制,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科技攻关等项目。科学编制产业地图,精准开展招商引资,聚集一批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产业链配套项目。加快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28个重点技术方向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三是从支持政策上求突破。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推动各地各部门“一业一策”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专项支持政策,统筹引导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向五大优势产业集聚,举全省之力形成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产业生态、配套环境。比如在政府资金安排上,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向五大优势产业倾斜,今年提前下达的省级制造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预拨计划,五大优势产业项目数和资金额占比均超过50%。在银企合作上,推行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积极支持五大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对相关重点领域项目给予金融支持。在产融合作上,推动各类产业投资平台聚焦优势产业,目前已设立100亿元的长江车谷汽车基金,正在发起设立其他产业基金。

四是从供应链体系上求突破。坚持以畅通供应链、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面向我省优势产业搭建质量高韧性强的供应链平台。成立产业协作联盟。依托省内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等成立产业协作联盟,围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发挥主导作用。搭建供需平台,重点围绕汽车、装备、电子等产业,加快引进、培育国内外知名供应链服务提供商;推动组建汽车供应链平台公司,共建覆盖全行业的供应链新生态;推动成立国控、楚象、华纺链等供应链集团,实现供需精准有效对接。强化对接交流,组织各类优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整零对接、产才对接、产销对接、产技对接、产融对接,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对接交流。

总之,我们将坚持世界眼光、立足国家所需、展现湖北所能,以五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带动湖北产业能级提升,以超常规举措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落地见效,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谢谢大家!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陶宏家:

谢谢盛省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湖北之声记者:当前,全国多个省市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北斗产业,据了解,湖北是全国第一个把北斗产业作为本省优势产业进行突破性发展的省份。请问湖北在发展北斗产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什么?采取哪些举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永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大家对我省北斗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广应用北斗技术,推进北斗产业发展。在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后,北斗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省大力发展北斗产业,这既是顺应时势、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主动担当,也是发挥湖北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突破性发展北斗产业,湖北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是“四有”:一是有国际领先的基础研究。在测绘、遥感、北斗导航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排名全球第一。二是有国内顶级的领军人才。武汉大学号称我国北斗领域的“黄埔军校”。三是有全国一流的高能级平台。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四是有国内第一雁阵的产业集群。我省是全国北斗产业五大重点区域之一,武汉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北斗产业集聚地,在芯片研发等领域引领全国。

基于以上优势,我们提出,聚焦产业主攻方向,集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要素,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形成“技术+企业+资本”特色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到2025年,全省北斗产业总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占全国市场10%以上,将我省打造成为全球北斗高端人才集聚地、全国北斗原始创新策源地、全国北斗规模化应用先行地和全国北斗产业发展高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构建了“链长、链主、链创”三链融合、“北斗企业库、重点项目库、技术攻关库”三库联动、“省市部门、民主党派、重点企业”三方共商共建等“三个三”的工作体系,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在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聚焦芯片研发、核心软件开发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3项国家攻关任务加快进行。二是在加快规模化应用方面,围绕交通、水利、农业、自然资源、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开展北斗规模化应用,今年1-4月,共推广北斗终端近10万套。三是在金融人才政策支持方面,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北斗产业基金群,完成20亿元北斗母基金和2支子基金注册。设立人才股权激励基金,为3家北斗企业52名高端人才提供股权激励融资近4000万元。四是在龙头企业培育方面,组建省长江北斗数字产业集团,加快推进总投资100亿元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二期)建设,打造湖北北斗企业“航母”。力争年内完成1-2家北斗企业上市。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北斗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关键节点,进一步研究制定创新举措和政策措施,助推我省北斗产业突破性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北斗产业集群。

谢谢!

湖北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湖北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全国“独树一帜”,给予我们很高赞许和期望。请问:湖北在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取得了哪些新进展?下一步如何发力新突破?

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开斌: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光谷并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湖北所能”服务“国家所需”、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在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取得四方面进展:

一是规模能级裂变增长,行业地位更加稳固。2022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营收7600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升至14.1%。黄石、鄂州、恩施等市州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倍增。光纤光缆产量全球第一,光电器件、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量全国第一,武汉光谷连续4年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是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竞争优势更加彰显。“武汉•中国光谷”汇聚光电子信息企业1.5万家。5家企业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5家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75家电子信息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晋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科创势能加速释放,内生动能更加强劲。初步形成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以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石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涌现出每秒1.6Tb硅光互连芯片、2K高频PWM柔性屏、国产EDA软件、7nm智能座舱芯片等一批国内首款产品、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四是重点项目提速推进,发展后劲更加坚实。华星光电t5、创维Mini LED显示产业园、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武汉智新半导体封装产线、锐科智慧激光产业园、三安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部署,推动产业由全国领先迈向全球拔尖、“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扎实推进“六大行动”:

一、产业规模壮大行动。支持国家存储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支持园区加快专业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支持一批优势企业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公司,力促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

二、创新引领突破行动。支持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

三、品牌能力升级行动。支持中信科向千亿级企业进军;支持长飞光纤、高德红外、华工激光、光迅科技等公司打造成世界知名企业;持续办好光电子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全面提升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区域协同发展行动。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合作,支持武汉都市圈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支持襄阳都市圈重点发展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支持宜荆荆都市圈重点发展电子材料;支持潜江等地联动配套发展。

五、产业生态完善行动。实施光电子信息产业重大人才工程,推动设立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

六、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推动“光谷”与“车谷”双向联动,光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光电子信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光电子信息与生命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建设一批智慧工厂、绿色工厂、5G全连接工厂。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高端装备产业涉及的面很广,请问湖北省结合自身优势,聚焦哪几个重点领域突破性发展?

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杜海洋:

我省紧紧围绕高端备产业的国家所需、湖北所能、未来所向,明确重点聚焦智能制造装备、绿色智能船舶、航空航天和高端能源装备四大领域,建设全国高端装备创新高地、制造高地和数字化高地,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500亿元。

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我们将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以武汉都市圈为核心,襄阳、宜荆荆都市圈为重点,依托华中数控、武重等龙头企业和各类创新平台,大幅提高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策源地。到2025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

在内河绿色智能船舶方面,我们将重点发展纯电动游船游艇、集装箱换电运输船、LNG动力运输船,在武汉、宜昌、黄冈等地建设绿色智能船舶建造基地,实施气化电化长江、汉江、清江示范行动,依托中船712所、武理工、长航集团、湖北港口集团等龙头企业和各类创新平台,抢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市场,助力船舶产业通江达海,加快建成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应用先行区。到2025年,船舶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在航空航天方面,我们将重点发展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及应用、特色航空,以武汉为核心,襄阳、宜昌、孝感、荆门为支撑,依托航天三江、航天科技42所、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公司、航宇救生等龙头企业和各类创新平台,突出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及应用、特色航空等航空航天优势领域,加速构建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到2025年,航空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高端能源装备方面,我们将重点发展油气装备、核能装备、氢能装备,以武汉、荆州、宜昌、潜江等地油气装备、核能装备、氢能装备产业链优势为牵引,依托中石化石油机械、中船719所、武汉绿动氢能、理工氢电等龙头企业和各类创新平台,加快前沿技术布局和产业化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全国影响力。到2025年,高端能源装备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

谢谢!

湖北电视台记者:请问我省在突破性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上有哪些优势和基础,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什么?今年打算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崔永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生命健康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幸福产业、未来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培育,湖北在突破性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上具有独特优势和坚实基础。

一是创新有支撑。建成亚洲首个生物安全P4实验室、全国首家认证的A3实验室,拥有8个生命健康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临床试验基地,助力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近3年获得1类新药注册批件6个,每年新增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超50个,拥有在研国家1、2类新药超百个。二是产业有基础。截至2022年,全省健康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近8100亿元,规模、产值和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辐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中药、健康服务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是发展有特色。麻醉药、维生素、酵母、生物材料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新型疫苗、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等领域优势突出。

为抢抓机遇,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当前正在抓紧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总的思路和目标是: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健康食品等重点领域,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壮大市场主体,促进集群发展,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生命健康产业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省生命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全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集聚区、全国性健康消费中心。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年度重点工作清单,今年将全力抓好22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加快”:

一是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人福医药、联影医疗等重点企业,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取一批创新产品年内上市。二是加快产业强链补链。健全生命健康领域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培育打造一批“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依托人福医药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推动成立若干个产业协作联盟。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药集团中部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36个生命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年内正式投产。四是加快出台支持产业发展政策干货。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生命健康产业投资母基金,重点出台支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的突破性政策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加速打造全国生命健康产业高地。

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湖北是汽车产业大省,近年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推进突破性发展?

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开斌: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发挥湖北汽车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近年来,我省汽车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全力“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在超车中变换赛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全面开启加速跑模式,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成效:

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2年,全省规上汽车企业1578家,整车企业25家、汽车产量190.6万辆,营业收入6922.9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12.9%。“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国3个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

二是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去年全省新能源整车企业增至19家、新能源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增幅7.5个百分点。已建成动力电池规模91Gwh,基本形成“电池基础原材料生产—关键部件制造—电芯制造、模组封装—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上下游贯通的全生命周期循环产业链。东风本田、猛士、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等一批新能源整车项目加速推进;一批新款新能源汽车发布上市。

三是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我省在车规级芯片、自主控制器、智能驾驶等领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已形成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的IGBT集成封装、多合一电驱动总成、高效扁线电机等生产能力。东风公司掌握了燃料电池全技术链能力,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量产。

四是推广应用展现新气象。截至今年3月,全省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10万台,公共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超过36万辆。武汉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襄阳获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下一步,我们将布局新赛道,跑出加速度,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第一,盘存量、促转型。积极推进传统燃油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支持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产能利用率低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落后的传统燃油汽车企业,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

第二,抓增量、壮集群。积极争取引进国际高端知名整车和国内优势车企在湖北投资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原创性研究、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产业集群。深化“光谷”“车谷”双向联动,鼓励汽车与电子、软件、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跨界协同发展。

第三,促创新、强弱项。实施“车规级MCU与专用芯片、以及控制器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复杂环境融合感知、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双极板、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关键部件空压机、循环泵。

第四,搭平台、拓市场。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供应链,组建湖北省汽车供应链平台公司,提升重要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统筹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检测基地。推动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建成全国领先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基地。

谢谢!

支点财经记者:请问湖北针对突破性发展高端装备产业,制定了哪些具体举措?

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杜海洋:

主要是通过实施四大工程来推动高端装备产业突破性发展:

一是实施创新引领工程。围绕提升高端装备产业竞争力,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利用航天动力与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联盟、湖北省复合材料产业联盟等,建立科技产业园区,促进行业领域协同创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高端装备龙头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强化科技政策与金融政策叠加联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人才聚集,围绕高端装备产业的创新平台、链主企业、特色园区和重点项目进行引才、育才、聚才。

二是实施产业壮大工程。以龙头企业为中心,通过内培外引、集聚发展,形成梯度培育体系。到2025年,打造百亿企业10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擎,推动高端装备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面落实省政府与有关央企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对接有关央企集团,争取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平台落户湖北。放大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中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溢出效应,拓宽招商推介渠道。凝练拓展一批具备较高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应用场景。

三是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推动数字赋能装备制造,实施数字赋能、制造焕新,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节能管理能力。擦亮湖北制造品牌,做优“武重”“武船”“三江”等一批老字号企业品牌,抓实华中数控”“华舟”“凌云科技”“航宇救生”等一批新生代工业品牌,培育“东风装备”“锐科激光”“三丰智能”“快舟火箭”等一批特色产品品牌,着力打造武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船舶设计之都”和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襄阳全球技术领先的航天固体推进剂研发基地和国内一流的航空应急装备产业基地、宜昌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动力基地、荆州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的石油石化装备基地等品牌,支持产业特色突出的区域打造高端装备产业名城。

四是实施融合发展工程。强化区域融合,支持本地高端装备企业“走出去”,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加强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增强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深化与沿海省市的合作,有效输出湖北游轮游艇研发设计、专业配套等优势力量,积极争取国内外游轮游艇市场份额;支持省内企业深度融入国产大飞机配套体系,做大深度检修和客改货等飞机循环产业。促进产业融合,着力构建融通机制,鼓励高端装备与光电子、汽车、北斗、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跨界协同,拓宽高端装备产业体系,每年遴选培育一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和项目。

谢谢!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陶宏家: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