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脚下沾满泥土 心中装满群众 ——省直驻鹤峰乡村振兴工作队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9日08:15 来源: 湖北日报

鹤峰县燕子镇石龙洞村哈葫芦养生谷远景。

省民宗委驻村工作队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商议,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及项目建设。

凯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机标准茶叶种植基地。

江汉油田驻村工作队箬叶“野转家”种植基地。

省交投驻村工作队员帮村民卖黄桃。

武汉协和医院驻鹤峰中心医院工作队下乡进社区科普义诊。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鹤峰县,地处恩施东南角,位处东经110°和北纬30°神秘交叉点上,东连荆楚,南临三湘,溇水从这里发源,流经湖南慈利后,注入澧水。鹤峰是山清水秀的“诗意小城”。“诗意小城”如何扬长避短,实现乡村振兴?

2021年7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由湖北省民宗委牵头的省直定点帮扶和区域协作乡村振兴工作队,陆续入驻鹤峰,在鄂西南这片山地林区,描绘乡村振兴和共同缔造的美丽画卷。

“有的办农庄,有的来招商”

——产业帮扶让日子好起来

“设备升级后,我们夫妻这个小作坊每年可以卖出60万个粑粑。”5月16日,正在石龙洞村洪氏农庄“小玉儿粑粑”工坊中忙活的刘琼玉说。

新升级的作坊里,一人多高的蒸箱正腾腾地冒着热气。刘琼玉的丈夫洪传兵端出一笼刚出炉的玉米粑粑,鲜箬叶包裹着玉米粉浆,清香扑鼻。

2021年7月,湖北省民宗委驻鹤峰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式驻进燕子镇西南部的石龙洞村,为带动大伙发展产业农庄的积极性,驻村工作队员一家家上门给村民宣讲政策。

“作坊升级一共花费20多万,‘以奖代补’的政策扶持帮我们减轻了很大压力。”洪传兵说。

而这个“以奖代补”的帮扶政策从想法提出到具体补贴办法的制定,则是经过多次村民院坝会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集体研究讨论才得出的。

政策鼓励下,洪传兵夫妇决定升级自家的粑粑工坊。

作坊升级后,两人经营的这个小作坊每年能产出60万个粑粑。一个粑粑卖一元钱,现在夫妻二人一年纯利润能达到二十万元,再也没有返贫担忧。

“以前在北大上学的大儿子学费还要靠借,在工作队和政府帮扶下,靠着我们自己的努力,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刘琼玉家作坊现在挂在门头的“小玉儿粑粑”品牌名也是驻村工作队帮忙注册的。

洪氏农庄由洪传兵4兄弟共同组成,除了“小玉儿粑粑”,还经营着农家乐、箬叶加工、土家腊货等土家特色农货。藏在鹤峰大山深处的“无名”美味,开始获得属于自己的“名片”。

“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理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扶‘志’,也要扶‘智’。”省民宗委驻石龙洞村工作队队长刘平元说。

走进石龙洞村“清酌酒坊”,大堂中间正在糖化的苞谷原料散发出浓郁香气,酒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石龙洞村民田国清妻子体弱,他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靠做建筑工人谋生。

得知田国清家以前开过酒厂,驻村工作队便主动上门,鼓励他把酒厂开起来。除了对酒厂设备升级进行奖补,工作队还补贴路费送他去四川、贵州等地学习酿酒技术。

“现在酿酒的技术肯定有进步咧。”被问及酿酒技术,田国清很自豪。

5月10日,新酒厂产出了第一杯苞谷酒。现在清酌酒坊每天最多可生产近300斤苞谷酒。“45度的苞谷酒7元一斤,50度的8元一斤,卖不完的酒我们就窖藏起来,越放越香!”田国清高兴地向驻村工作队员苏金华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省民宗委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农庄”,武汉江岸、新洲两区则大刀阔斧地搞起了“产业协作”。

江岸、新洲利用两区积累的产业园区建设经验,按照“一园多区”的建设规划,帮扶鹤峰县走马镇共建以茶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两区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610万元,支持走马镇凯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8000吨有机茶生产加工和基地建设,带动周边5000余农户参与发展特色种植业,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

5月17日,凯荣实业办公室主任徐吉鹏来到了占地15000余亩的有机标准茶叶种植基地。

“租赁、工资、分红,与公司合作的茶农可获得三种收入。”徐吉鹏说,2022年公司帮扶的合作社共发放工资56.5万元,惠及茶农1万余户,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此外,两区在鹤峰推行“企业+”帮扶模式。立足县域特色优势资源,发挥两区商贸发达的优势,以牵线搭桥的方式帮助鹤峰县招商引资,累计引进企业4家,项目总投资达4.42亿元。投资500万元,助力阳光农业健全魔芋产业全产业链。共计带动1574名群众增收。

“一种以村集体入股形式投入企业,对村集体进行分红。另一种直接投入供销社和国有平台,做农产品的公益性平台。”新洲区在鹤峰县的挂职副县长林曙说,让利于民,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是武汉两区制定帮扶计划时的重点考虑方面。

“武汉人来鹤峰做关节手术”

——专家坐诊让身体好起来

“2005年以前,可以说是连一栋像样的楼房都没有。要说医院的变化,那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尤其是这两年。”鹤峰县中心医院副院长汪项安感慨不已。

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鹤峰县中心医院这几年的变化,的确不为过。

自2005年起,武汉协和医院开始对口支援鹤峰县中心医院。当时县医院只有10个临床、医技科室。稍微复杂一点的疾病,鹤峰人都需要向外求医。“而现在,也有武汉患者到我们鹤峰县来求医了。”汪项安说。

2022年,在协和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许伟华和驻鹤峰骨科专家蔡显义的指导下,鹤峰县中心医院成功开展了湖北省首台Mako手术机器人辅助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全国首例Mako手术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外侧单髁置换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有微创、精准、耗时短等优点。多名骨关节患者得知后,纷纷从武汉赶来这座山中小城寻求治疗。

“现在县医院就能化疗,不用再辗转跑到州里去了。”协和医疗肿瘤科夏芸博士说。到2023年,鹤峰县中心医院病床增至425张、科室增至25个,肿瘤科、新生儿科、神经外科等10个科室也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医院升级排名上升132位。

数据的可喜变化,源于背后从“输血”向“造血”的帮扶策略转变。

“进修后我才了解到,新生儿生长得快有时也不一定是好事。”鹤峰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向晓莉曾到武汉协和医院进修过9个月时间。

见病种类增多,规范诊疗意识增强,通过驻村医疗专家牵线搭桥,100多名鹤峰县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先后赴武汉协和医院进修,其中不少返院后成长为学科骨干。

“现在我们院有3名医生可以进行关节镜手术。”鹤峰县中心医院运动关节科医师徐前坤说,在武汉协和医院进修3个月时间,为自己学习关节镜手术打下了良好基础。

2022年,蔡显义作为队长带着一支由5名医疗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来到鹤峰,为提高当地医师的诊疗水平,5名医疗专家选择以“师带徒”的方式为鹤峰县基层医生、村医进修生和乡村医学实习生进行培训。

专题讲座50余次,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次。协和医疗专家们坚持授人以“渔”,为鹤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他们是‘双鱼’策略,不仅来上课教学,也常驻坐诊。”汪项安幽默地说。

“您这个是膝关节骨关节炎早期,膝关节就像机器一样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就慢慢老化了,目前主要是注意休息、保守治疗,尽量避免爬山爬楼,等症状缓解后可以适当慢走一下。”在邬阳乡社堂坪安置点,蔡显义为一位50多岁的大娘耐心讲解。

当天是5月17日,也是本届协和医院驻村工作队开展第12场下乡进社区科普义诊。为了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协和医疗专家在诊疗同时,对当地居民进行生活方式指导,针对常见病的症状、预防、日常监测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驶过崎岖的挂壁公路,抵达遥远的五镇四乡,武汉协和医院驻鹤峰乡村振兴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员和医生的初心本色,尽一切办法治病救人,将健康与平安送进鹤峰千家万户。

“对,就是教农民种田”

——科技赋能让口袋鼓起来

“比起原来自己种,产量高了一倍多,口感也更好,看来种地真要讲科学啊!”石龙洞村六组村民王玉芝感叹道。

2022年3月,石龙洞村500余亩马尔科土豆喜获丰收,平均亩产2200公斤,最高达3000公斤。这个收成让第一次尝试种植马尔科土豆的农户惊喜不已。

2019年,石龙洞村引入湖北百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寻求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恩施州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助力,自主研发马尔科土豆原种。经过三年精心育苗与土壤改良,如今石龙洞村的马尔科土豆品种产量、质量都有提升,成为“马尔科马铃薯专业村”。

但在此之前,省民宗委驻村工作队员却遇到村民的“面子”问题。

继承自祖辈的农耕技术,在村民心中有绝对权威,土豆种植经验也让村民们对自身农技信心满满,听说要“学种洋芋”,许多村民对新的种植办法一直持怀疑态度,信心动力不足。

“有的村民‘不信邪’,于是选用两块土地,一块按传统方法种植原来的洋芋品种,一种按照我们教的方法种马尔科土豆,最后挖出来一看,新的种植方法产量平均涨了七八百斤。”省民宗委挂职鹤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世娟说,在事实面前,大伙发自内心地“服”了,均表示来年一定按新方法种植马尔科。

陈世娟是鹤峰县所有省直驻村工作队的“总队长”,2021 年 ,她作为前锋,比各工作队提前半个月来到鹤峰,遍访各村,熟悉当地情况。各村有哪些产业优势,各队有哪些帮扶资源,她如数家珍,样样 “门儿清”。

马尔科土豆种植,石龙洞村请来农科院,黄桃种植,唐家铺则邀来了“土专家”。

“去年有一户舍不得剪掉过多的挂果,最后桃子都没能成熟,邻居家听了专家技术指导进行疏果处理的就丰收了。”省交投驻唐家铺村工作队员吴登辉笑着提起这个发展黄桃种植过程中的小插曲。

唐家铺村有过种黄桃的历史,可由于果农技术欠佳,加上雨水过多,2020年大部分黄桃溃烂,为帮助村民增收,省交投驻村工作队购买黄桃树苗,免费发放给种植农户,并从咸丰县请来黄桃种植专业户杨刚,下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苗木培育、肥水管理、及时套袋……实践指导下,种植户的技术有了较大提升。2022年果农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

在太平镇龙潭村,箬叶“野转家”种植也取得了较好成效。

鹤峰盛产箬叶,作为寿司包装主要材料,鹤峰箬叶远销日本、美国等地。由于山高路陡,过去村民上山采集野生箬叶曾发生摔伤的现象。

“经过专业指导,现在我们村箬叶‘野转家’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江汉油田驻龙潭村工作队员陈以京说。

“事实上,箬叶‘野转家’种植,两三年以后才能见到成效。”江汉油田驻村工作队长张连平说,不满足当前一时一事,着眼乡村长远发展,正是油田的帮扶理念。

“诗意+惬意”

——打通致富路让生活美起来

“宜来高速有一段就在后面,只要一通车,恩施屏山大峡谷的游客二十分钟就能顺道过来。”5月16日,在石龙洞村哈葫芦养生谷景区,刘平元指着景区西北方向说道。

鹤峰县位于恩施州东南面,大山层叠,是湖北省内最后一个通高速的县城。交通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2016年起,省交投集团开始定点帮扶鹤峰县容美镇唐家铺村。解决制约鹤峰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是工作队员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省交投集团投资67.3亿元建设宜来高速鹤峰东段,结合城市规划变更高速连接线建设方案,投资2.998亿元委托鹤峰县代建鹤峰连接线,打通了鹤峰的“民生路”“致富路”“幸福路”。

目前,宜来高速鹤峰东段一、二标段工程工地,部分路段绿化工程已初步完成。

“这是我们今年正在着手打造的精品民宿,请了鹤峰最有名的‘鹤语·千寻’团队来指导建设。”刘平元骄傲地向人介绍。

只见村五组一个小山坡上,一栋砖木混合结构大型吊脚楼矗立在半山坡上,纯木质的楼梯搭配着原始树藤风格的扶手,掩映在绿叶花丛之中。现代都市人期待的“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据介绍,这是石龙洞村集体与哈葫芦养生谷景区共同投资的精品民宿,将与哈葫芦景区共同构成高品质康养胜地。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中高端、个性化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是必然趋势。石龙洞村山水皆备,花鸟丛生,省民宗委的驻村队员们不愿放过这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郑孝奎是石龙洞村有名的“能人”。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下,郑孝奎集中流转村里6000余亩土地、林地,打造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特有乡村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康养胜地。

2019年,哈葫芦生态园正式开园试营业。如今,这里吊脚竹楼、林间小道、特色民宿一应俱全,彩虹滑道、网红摆桥、玻璃桥等娱乐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郑孝奎带动下,村里民宿、家庭农场等由原来的2家发展到12家。

“餐桌上的菜品全部来自我自家的园子,鸡鸭鹅也都是现宰现杀。”在“蓉姐农家乐”二楼中庭,老板娘庄碧蓉指着窗外的菜地向游客介绍。

此时“蓉姐农家乐”二楼经过装修升级,客房内木墙藤椅,整洁明亮。走到中庭凭栏处,云海就在眼前舒展开来。

“我家还来过一位云南的小姑娘呢!”言谈中庄碧蓉难掩骄傲。

庄碧蓉读大学的儿子假期回家,将家中美景拍摄下来并上传至抖音。不少看过该抖音短视频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庄碧蓉说的这位云南小姑娘便是其中之一。

“现在交通方便多了,期待燕子镇的高铁站修好,到时我们这深山里的风景一定会引来更多的游客。”庄碧蓉充满信心地说。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满群众。2年来,省直单位驻鹤峰工作队握稳乡村振兴接力棒,扑下身子,融入乡村,走近群众,做实做足产业发展文章,在基层舞台上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返贫监测、产业振兴等工作,夯实当地群众幸福生活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为鹤峰县在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中贡献新力量。

策划: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