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主编舆情分析师 卢霜
“厌童症”现象近日引发了舆论关注。近日,作家苏小懒则关注到了若干起带孩子乘火车,遭遇苛刻对待的事——四川一列火车车厢里一名只有八个月大的小宝宝,因为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就被投诉并被乘务员“邀请”到餐车车厢。还有人关注到,斥责“熊孩子”行为的帖文成了当下的流量热门,如高铁上孩子吵闹引发冲突、妈妈带男孩进女厕所或更衣室引争议等。
“厌童症”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一些家长的共鸣和集中诉苦,部分观点认为社会对儿童太苛刻,宽容孩子是法律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明确规定,“全社会应该树立爱护、关心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也有人认为,让人厌恶的不是儿童,而是家长的不作为和没素质,不能一味指责年轻人自私,更不能秉持“弱者有理”,而应该增加社会投入建立儿童友好、母婴友好的社会空间。
实际上,这一场舆论纷争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难以完全驳倒对方,实则是部分议题讨论出现了概念混淆。厌童症出现的根源,无外乎将儿童当成了社会良好环境的破坏者,将所有孩子等同于熊孩子,将个别家长不作为等同于所有家长不作为。但实际上,生活中,在公共场所吵闹的儿童只是少数。能达到基本公共秩序要求的也普遍存在,更是有一些文明有礼的儿童成了媒体的聚焦点,比如青岛一男子乘地铁站着打瞌睡一个小男孩轻轻拍醒给其让座、无锡一初中生跪擦地铁污渍、男孩地铁上吃力抱着妈妈睡觉等事件都曾引发网民点赞关注。如果忽略了其中的概念混淆,无疑会加大社会各方对儿童群体的厌恶情绪。
当然,与之对应的,也客观存在部分家长疏于对儿童的管教,而将在公共场所妨碍影响他人当作寻常、视而不见的情况。因而,不应将部分网民对个别儿童吵闹行为的厌恶,等同于整个社会对于儿童群体的厌恶,因而将之称之为“厌童症”。这不仅会忽略问题的客观存在,也会让受到影响的人群感到委屈和愤懑,因为说到底他们所厌恶的是部分家长的低素质或不作为。
同样地,也不能偷换概念,将部分儿童确实因为生理发育因素无法有效管控,家长无可奈何在情急、气头上的辩解,当成了恃弱凌强、“我弱我有理”。
站在问题解决的角度,部分家长或网民将“儿童车厢”“母婴更衣室”等设立儿童友好社会空间的举动污名化,称这是韩国“儿童禁入区”的翻版,是低生育社会、厌孩社会的症结的体现。实际上,瑞士、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儿童车厢”不仅提供了专门服务带孩子家庭的乘坐空间,更设置有儿童游乐室、婴儿尿布台等人性化设施,是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的体现。说到底,这是混淆了粗暴禁止和需求精细划分之间的区别。
“厌童症”现象的背后,必须要明晰不同现象和概念之间的界限,否则无疑容易加剧情绪对立和社会戾气,无法实现有效沟通,更难以通过良性沟通寻求问题的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