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藏书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间,最多时,楼内所藏珍本、善本书籍超过10万册。藏书楼的主人一家五代,以保护、传承古籍为己任,它的一栋藏书楼,历经两百多年风雨,留存至今。一起到江苏常熟古里镇,感受铁琴铜剑楼的剑胆、琴心。
在常熟古里,铁琴铜剑楼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标。门楼上的字迹已经褪色,推开斑驳的木门,庭院里白墙灰瓦、青苔遍地,依旧保留了典型的江南院落格局。这栋两层的小楼,就是铁琴铜剑楼原有的三栋藏书楼中,留存至今的一栋。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馆长 王宇:铁琴铜剑楼始建于清代乾隆末期,也就是在1795年左右,原名叫“恬裕斋”。后来这个楼主在清代嘉庆年间收藏到了铁琴铜剑各一把,非常喜欢,也非常珍贵,所以就把这藏书楼命名为“铁琴铜剑楼”
楼主瞿氏一家是古里当地的名士,家境富裕,以藏书读书为乐,楼内所藏珍本、善本书籍曾多达10多万册,其中宋版书就达170多种。瞿氏几代人,不断修编、完善藏书目录。当时,铁琴铜剑楼的藏书并不外借,但可以在楼内借阅,这样的开明之举,泽及八方学子,其中就包括曾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厅内的这副对联:“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正是由翁同龢专为铁琴铜剑楼所题写。
苏州台记者 黄冠华:在厅堂一楼的一侧,摆放着一套书桌椅,上面还原的就是当时的楼主,为前来借阅、抄书的读书人,所提供的方便,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也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交流中心。
清代末年,战火动乱不断。咸丰十年,太平军占领苏州,铁琴铜剑楼第三任楼主瞿秉清、瞿秉渊两兄弟辗转多地,及时将珍贵古籍分散存放。馆内这幅《虹月归来图》,就是瞿秉清后来特地为此请江阴的画家所绘制的。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讲解员 朱丽霞:船上面全是书,为了躲避战乱,一起把书运出去。当时他们家也有很多钱财,钱财带不走就算了,但是书是一定要带走的,“宁舍腴田百十亩,不弃秘笈一两橱。”在外面漂泊四年,辗转了七次,才将书本又安全运回古里。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2月份开始,瞿氏后人分批将铁琴铜剑楼收藏的全部文物、古籍,捐献给各级图书馆,成为北京、上海、南京、常熟等地图书馆最早的古籍来源之一。
常熟理工学院教授 曹培根:这样一种耕读传家,几代人读书、用书、传播书籍文化,把藏书当作人生的第一大乐事。可以说,就是这种千千万万的艰辛努力,把我们中华典籍传递下来。
传播古籍文化 让经典“活”在当下
如今的铁琴铜剑楼,已经不具备收藏古籍的功能和条件。目前,当地正在对铁琴铜剑楼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预计将于今年国庆假期向公众开放。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包括藏书楼和在当年瞿家主宅所在位置原址复建的纪念馆,这次纪念馆改造,引入了不少数字新技术,将通过实景结合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让公众沉浸式了解感悟古籍文化。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馆长 王宇:江南地区阴雨天是比较多的,必须在晴好天气之际,定期把藏书拿出来晒制,达到防霉防蛀的效果。所以这边我们是做了一个虚实结合的,把晒书的场景描绘出来。
纪念馆的大院里,与藏书楼一墙之隔,就是古里镇的图书馆,这里的阅览室,是附近居民学习阅读的好去处。
居民 余先生:从小耳濡目染吧,正好是在隔壁,经常来看看书,陶冶陶冶自己的认知,都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与此同时,在常熟市图书馆,对古籍的修复和影印工作,也在不断进行,这里收藏的近20万册古籍,有不少就是来自铁琴铜剑楼的捐献。而这座百年图书馆,也与这座藏书楼有着直接的关联,1915年,铁琴铜剑楼的第四任楼主瞿启甲,参与筹办,并出任了常熟图书馆的前身:当年的常熟县立图书馆首任馆长。
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地方文化研究科科员 顾秋红:目前我们的数字化工作已经持续了10年左右时间,完成了9万多页的数字化扫描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向专家学者、高校学生,提供在线查阅和一些检索功能,可以更便利地查阅到他们所需的古籍资源。
常熟图书馆老师:我们今天做的是雕版印刷,和我们常见的活字印刷不同在哪里,它上面的字是不动的。
暑假里,常熟图书馆推出了古籍拓印体验活动,深受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用非遗技法复刻古籍经典,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家长:让小孩了解很多文化知识,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