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热点

鄂尔多斯市:二产拉一产 打造以工哺农“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9日19:11 来源: 光明网

秋高气爽,景色宜人。走进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眼前的景象让人感动。

镇里建立了“党委搭台、村村联合、公司运营、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把农民吸附在每个利益联结上,让群众享受发展红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一方面抓好绿色矿山建设,将治理后的复垦区土地重归农民;另一方面围绕劳保用品销售、农畜副产品销售、工程项目实施、环境卫生保洁等,对资源、资产、资金再整合再利用,以企业经营模式实体化运行,实现了抱团取暖、抱团发展,让乡村振兴的‘工业饭’有滋有味。”纳日松镇党委书记郝强对记者说。

据了解,纳日松镇作为鄂尔多斯市产煤大镇,在推进“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工作中走在了前列。在鄂尔多斯市委二产拉动一产工作专班的指导下,全镇19个村2个社区以入股的形式合资重组了镇属国有公司准格尔旗聚合实业有限公司。纳日松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头深入辖区80家工矿企业开展“敲门行动”,积极寻求与伊泰、汇能、满世等驻地工矿企业合作,推动辖区内所有工矿企业与聚合公司签订“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合作协议,通过农畜产品订单销售和劳保用品定向提供、复垦土地盘活再利用、就近务工挣工资、资产租赁赚租金、科学分配保增收等途径带动全镇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从“典型引路”到“全线开花”。纳日松实践是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的生动缩影,为工业能源企业转型投资发展农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鄂尔多斯市26个试点苏木乡镇制定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启动建设了“二产拉动一产”示范项目48个,完成投资2.2亿元,探索形成了多种稳定有效的联农带农模式。

“以工哺农”工作开展以来,鄂尔多斯市委高度重视“链主”大企业在产业重塑中的关键作用。要求各地、各部门党政负责人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率先垂范下沉企业邀请“企业大咖”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深入宣传“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的重要意义,深度讲解“先富”带“后富”的必要性,让企业明白“二产拉动一产”是实现一产重塑的最大优势和底气,这既是企业紧跟中央工作大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未雨绸缪,为企业下一步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

在鄂尔多斯市委的鼓励引导下,伊泰集团、蒙泰集团、乌兰集团等大型能源企业都纷纷投入巨资跨界农牧业产业,充分发挥“链主”大企业在产业重塑中的龙头作用。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能源型企业跨界投资500万元以上农牧项目24个,计划年内投资44亿元,占全市重大项目投资的46%,已完成投资18亿元,占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的60%。能源型企业对增加一产投入、重塑产业结构、激发乡村活力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实践证明,实施“以工哺农、二产拉动一产”是推进一产重塑行动的关键一招,是助推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现代化的正确之举。

以工哺农“促就业”,就近务工稳增收

正值清晨,驱车行走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灰渣专线上,陆续看到好几个身着“黄马甲”的清洁工。他们有的听着广播清扫着路面、有的哼着小曲推着垃圾车,一边工作一边聊天好不热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如今我也能在家门口挣工资了,每天完成清扫工作,还不耽误回家务农,靠自己的劳动致富,真好。”上海庙转移农牧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开心地说。昔日的农牧民变成了穿“黄马甲”的“工薪族”,这些变化得益于上海庙镇镇投公司与驻地工矿企业签约的各项“以工哺农”项目。

今年年初,上海庙镇紧跟鄂尔多斯市二产拉动一产工作专班步伐,以“镇搭台、村(社区)组建、公司运营”方式成立海禾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劳务运输、劳保用品、路边经济等生产加工业和三产服务业为主线,围绕净肉、净菜等农牧业基础产业,打造绒山羊养殖基地、肉牛产业联盟、蔬菜供应基地,促进嘎查村集体经济由“散兵游勇”式奋斗向“集团军”作战转变、由“产业单一”转向“多元成链”升级,打破了“牧区只会放牧、农区只会种地、矿区只会拉煤”的发展模式。

以工哺农“建平台”,构筑增收新模式

经广泛调研,鄂尔多斯市共有工矿企业300余家,年用工30万—40万人,企业生产、生活用品需求近300亿元/年。面对这一庞大市场,鄂尔多斯市二产拉动一产工作专班拟推动成立市级乡村振兴投资股份公司,与驻地企业建立稳定供需合作关系,同时向榆林、宁夏、乌海、包头等周边工矿企业争取订单。通过集采统购、厂家直供的方式,以同等产品质量、低于市场价格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品类”的工业品、日用品、农畜产品供应服务,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力争年争取订单100亿元,每年为农牧民带来10亿—20亿元的订单收入。平台所得利润用于“助农增收”,计提部分收益用于平台运维。目前,“多多兴·共同富裕”数字服务平台已完成规划调研,并整合相关利企助农功能,项目建议书已通过评审,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工哺农“靠绿能”,循环发展富百姓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草木争荣。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巴图塔采煤沉陷区,深蓝色的光伏板疏密有致地铺就在起伏的土地上,在夏日暖阳的照耀下蔚为壮观。板下作物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满目疮痍,一片荒芜”。

王永珍曾住在乌兰木伦镇巴图塔煤矿附近的村庄。在他印象中,过去“地下产煤,而地上尽是沟壑,几乎什么也干不了”。2020年,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落户巴图塔村。据巴图塔村党总支书记张军介绍,该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占地总面积4.2万亩。目前,总投资21.4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并网,1.5亿元的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已完成,累计种植苜蓿、饲料桑、沙棘等作物2.5万余亩,1.2亿元的养牛场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实施、村集体入股、农牧民参与的方式,按照“板上发电+板间板下种植+肉牛养殖+粪污有机肥回填利用”的立体化“牧光互补”生态修复模式对采煤沉陷区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治理。通过“光伏带动”模式,打造“光-草-牛-肥-草”种养循环生态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共赢。

据悉,2023年鄂尔多斯市围绕“闯新路、进前列”总体目标,聚焦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3个方面,探索构建起了“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10种模式(“特色小镇”模式、“全产业链”模式、“飞地援建”模式、“光伏带动”模式、“建厂吸纳”模式、“订单就业”模式、“服务创收”模式、“订单生产”模式、“三集一供”方式和“平台反哺”模式)。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扬帆万里程。鄂尔多斯将重点围绕“十个一”健全完善工作体系,推动以工哺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化助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贡献鄂尔多斯力量。(内蒙古日报记者王玉琢)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