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3月14日电 当地时间11日,位于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因周一闭馆显得寂静空旷。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群工作人员正忙得热火朝天。
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凡尔赛宫和和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凡尔赛宫与紫禁城: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将于4月1日在北京拉开帷幕。临近开幕,凡尔赛宫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打包”法方展品,计划不久后运往北京。
3月11日,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工作人员准备打包油画《路易十四戎装像》。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此次“凡尔赛宫与紫禁城”联合大展被列入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清单,将通过中法博物馆收藏的瓷器、绘画、书籍、科学仪器等,展现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法两国宫廷间的交往以及在科学、技术和艺术领域广泛交流的历史。
走进文物“打包”现场,记者看到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画像“齐聚一堂”,或被安置在货箱中,或平躺在工作台上接受包装,或斜靠在角落里安静等候。这些历史课本中的“熟面孔”,都曾见证百余年前中法文明交流盛况。
1686年,暹罗使节携礼物朝见路易十四,其中包含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大量中国器物,深受国王喜爱。那一时期,法国自上而下掀起“中国热”。如今,凡尔赛宫仍珍藏着不少中国艺术品和仿效中国产品而制的法国工艺品。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法国传教士团一行在紫禁城见到康熙皇帝,带来当时西方的科学仪器,以及数学、地理、天文、医学等知识。法国传教士携带来华的科学仪器和清宫造办处依此仿制的科学器具至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3月11日,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工作人员打包油画《路易十六半身肖像》。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负责监督文物“打包”工作的凡尔赛宫工作人员摩根娜·贝尔托告诉记者,法方为此次展览借出70余件文物,包括瓷瓶、陶瓷餐具等艺术品和家具,也不乏绘画和雕刻艺术品等。
文物“打包”过程乍看简单,实则步步“精心”。据贝尔托介绍,为尽量减少文物在搬运过程中晃动,每件展品的包装都需“量体裁衣”。工作人员需提前测量和记录文物尺寸大小,根据其结构、材料、形状和脆弱程度,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3月11日,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工作人员准备打包油画《南京的集市》。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贝尔托说,凡尔赛宫每年对外借展文物40余次,少则一件多则数十件。但像这样一次借出70多件且包含多种类型文物的“大工程”,每年大概仅有一次。
尽管包装过程繁琐,且两国距离遥远,但能举办这场联合大展是凡尔赛宫文物部负责人玛丽-洛尔·德罗什布吕讷多年的心愿。担任法方策展人的德罗什布吕讷告诉记者,在18世纪前后,中法文明之间存在“真正的彼此尊重、彼此欣赏”。她希望,此次展览能让更多公众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以及文明交流的重要性。(记者:张百慧、孙鑫晶、高静;剪辑:孙硕;编辑:鲁豫、刘江、彭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