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在创新中持续绽放“光”芒 ——世界领先科技园发展论坛侧记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8日07:51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张歆 通讯员 张延

4月26日,2024中关村论坛举办“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发布《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论坛上,东湖高新集团负责人作专题报告,介绍成果与经验。

光电子产业占全国半壁江山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论坛上透露,2023年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产值1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4%,实现工业增加值9.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的23%。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总体经济规模和效益进一步增长,高科技产业主体不断壮大,并持续向集群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报告》显示,2022年,177家国家高新区入统高企数量占比达67.4%。国家高新区通过培育壮大先进产业集群,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基石。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产业规模占全国50%。

不仅如此,《报告》中多项指标显示,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创新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在产业技术交易方面,2022年,湖北的国家高新区企业当年完成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27.6亿元,位居全国第六。其中,武汉达565.8亿元。

从拥有的知识产权看,2022年,东湖高新区企业100亿元增加值拥有知识产权数量和各类标准数量达10464件,位居全国第三。

从企业效益看,2022年,武汉东湖高新区企业净利润达1003.7亿元,从营收比例看,武汉东湖高新区的高技术产业营收占营收比例达42.9%,排名均为全国第七。

作为诞生于光谷、成长于光谷的企业,东湖高新集团在东湖高新区投建武汉软件新城,2023年园区企业总产值约200亿元。该公司董事长杨涛介绍,园区内聚集了以IBM、纬创软件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7家,以迈异信息、安天信息、软通动力等为代表的30余家行业全国百强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布局新赛道新产业

加强颠覆性技术攻关

《报告》显示,国家高新区紧跟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颠覆性技术攻关,尤其是一流园区表现突出,涌现出许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快部署新赛道新产业。

《报告》特别指出: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光通信、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

在光通信领域,“三超”光传输,传输容量跃升至P比特级,居于世界领先,成功研制国内首款800G硅光模块和首款1.6Tb/s硅光互连芯片。

在激光领域,成功研发万瓦级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集成电路领域,自主研发的232层闪存芯片成功跻身全球前沿技术队列,全球首颗北斗精度AI控制芯片、全国首款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芯片等一批首创成果不断涌现。

在新型显示领域,涌现全球首款8英寸无偏光片360°折叠屏、全国首台新型显示喷墨打印技术与装备,长江存储成功研发三维闪存芯片,实现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零”的突破。

光迅科技研发的硅基相干光收发芯片和器件,填补了国内商用硅光芯片和光传输器件空白。

“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杨涛介绍,东湖高新集团聚焦智能制造、生命科技、新材料三大主题产业,在全球运营了45个园区,开辟产业新赛道。

“每个园区都结合园区所在地资源禀赋打造产业集群。”杨涛以生物医药为例介绍说,公司突破空间界限,在武汉化工区布局上游的原材料、原料药,在光谷、杭州、上海、比利时布局中游的医药研发与生产制造,在海口自贸港布局下游的医药流通和医疗服务,围绕产业链的项目布局,更好更精准地匹配企业发展需求,实现跨区域资源联动,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发展生态。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二

科技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生态是深度影响创新实力与成果的外部要素,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一方面源自高新区对企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资金支持和创新服务,另一方面取决于高新区内各类主体共同营造的创新氛围与相互支撑。

《报告》显示,国家高新区省级及以上各类创新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增长,中部地区增长最快。2022年,湖北拥有国家高新区省级及以上各类创新服务机构达500家,占国家高新区整体比例的6.66%,位列全国第五。其中,东湖高新区拥有203家,全国园区排名第三。

从单个园区科技企业孵化情况看,东湖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5家,排名全国第二。《报告》特别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东湖高新区也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占科技企业孵化器比重最高的园区,说明东湖高新区对企业孵化创新的支持力度更大,企业参与度更高。

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吸引着人才和产业向东湖高新区聚集。

此次参加中关村论坛活动的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对此深有体会。公司董事长孙成亮说:“其实,这些年也有很多地方抛来橄榄枝,但我们还是坚定选择留在光谷。”他介绍说,东湖高新区在人才引进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了公司很大的帮助,“并不是‘画饼’,而是说到做到,都已兑现或正在兑现中。我特别感动和感谢。”孙成亮说。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