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有生(左一)和同事 受访者供图
仙有生仿制的唐代海兽葡萄镜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
湖北鄂州被誉为“古铜镜之乡”,市博物馆藏铜镜3000余面,五一假期迎来不少游客,其中铜镜展厅人气最旺。
5月4日,鄂州古铜镜复原复制第二代传人仙有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一面古铜镜生产制作需18道工序,他们团队一个月可制作近200面,今年以来铜镜销量还可以,目前只有一个徒弟,还需培育新人传承技艺。
铜镜的科技与审美
鄂州在三国时期称武昌,与洛阳、会稽、徐州并称全国四大产铜、铸镜中心。鄂州有2500余年铸镜史,出土的铜镜居全国之首,其中以汉三国六朝时期铜镜数量最多。
5月3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鄂州市博物馆,看到不少游客冒雨前来参观,还有的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既能让孩子开眼界,还能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和科学兴趣。”市民杨女士说。
据了解,铜镜在古代除了照容,还有占卜、祈福、法器、辟邪等特殊用途。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玉堂认为,铜镜的制作在古时代表了先进的科技水平,展现了古人的审美,同时也是历史,“铜镜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科技文化价值,都值得进一步发掘。”
馆内陈列的铜镜,不仅注明了纹饰和文字内容,还标注了出土地。鄂州市文史专家熊寿昌介绍,其父熊亚云是原鄂城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在1956年一次考古活动中,在现在的鄂州市华容镇周汤村发现两座古墓,两座墓相距约10米,分别出土了三国时的古铜镜各半块。熊亚云当时并没有在意,后来将两块破镜洗干净凑起来,发现完全吻合。
铜镜上还有字:湖州念二叔铜照子。熊亚云解释说,这个的意思是铜镜是湖州产的,“念二叔”是作坊名,两块墓地的主人生前是夫妻,其后人在两位老人死后埋葬时,各埋了摔破的一面镜子的半块,希望老人到天国也能破镜重圆。
鄂州市出土铜镜,最为知名的当属四叶八凤佛兽镜,其中一面四叶八凤佛兽镜目前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该馆官方网站介绍,该铜镜主要纹饰为四叶柿蒂纹,叶间有4对(8只)凤鸟,叶内各有1个佛像。用佛像作为铜镜的装饰,始于三国时期。
古法技艺盼有传人
晚清以后,古铜镜制造的范铸工艺技术一度失传。50多岁的仙有生是鄂州古铜镜复原复制第二代传人,18岁跟随师父董亚巍从家乡陕西来到鄂州,开始青铜镜修复和复制工作。
仙有生介绍,他们以唐朝以前的出土器物为模板,根据古籍文献进行研究和试验,逐渐掌握了青铜器范铸的18道工序,利用1比1还原古法工艺和原料配比,以鄂州出土的战国至唐代铜镜为模本,经过制镜范、浇铸、刮削、研磨、抛光、开光(用锡汞齐)等十八道工序制作古铜镜。每一步都是手工制作,每一个细节都是古法传承。
近年来,仙有生一直钻研新的铜镜纹饰,期望能把具有当下时代特色的元素与铜镜纹饰结合起来,如乡村振兴的新景新态、传统节日的元素等。“时代在发展,纹饰也得跟上时代步伐。”仙有生说。
多年来,仙有生一直在物色古铜镜制作传人,目前只有一个年轻学徒。“制作古铜镜不需要高学历,也不限制专业,但要能吃苦耐劳。”仙有生说,由于这个行当偏冷门,因此找到合适的年轻人传承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