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达1249头 总数量较2017年增加了237头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07:21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涂梦蝶 通讯员方霞)5月17日,2024年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与技术培训班在武汉举办,培训班上传出好消息,据了解,目前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由禁渔前最差的“无鱼”提升了两个等级;长江江豚达到1249头、较2017年增加了237头;长江刀鱼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分布的水域洞庭湖,禁捕效果初步显现。

据介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各地大力组织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表示,要更进一步保护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就要动员公众力量,构建科学合理的水生生物放流网络。“我们希望引导放生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机到科学,帮助恢复长江濒危鱼类,在全社会形成公众深度参与长江大保护环保行动的良好氛围。”王利民说。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发起了“长江有鱼”计划,通过建立公益放流站、开展科学放流示范和宣传活动等推广和引导公众科学放流,共同保护长江水生生物。

目前,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以江豚和中华鲟为代表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长江江豚保护成功构建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江豚自然种群恢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由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发起的“协助巡护”项目,助力长江渔民转变为协助巡护员,已发展到2.5万余名,协助巡护队伍开展水域巡查、生态救护、科普宣传等工作,为江豚种群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保障。根据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最新种群数量为1249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说:“中华鲟保护的具体目标,重中之重是恢复中华鲟的自然繁殖。”由于中华鲟性成熟期较晚,目前虽有大量的人工放流鲟鱼,但还未到达它们的自然繁殖时间。“在恢复期内,建议扩大中华鲟稚幼鱼放流规模至100-300万尾,同时制定放流规划,尽快出台技术规范。”危起伟说。

【责任编辑: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