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既是艺术展演 更是心灵洗礼 ——64件戏剧朗诵作品演绎楷模力量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6日07:16 来源: 湖北日报

6月14日晚,戏剧朗诵专场展演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科学会堂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乔森垚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兆林

6月13日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戏剧朗诵专场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科学会堂拉开帷幕。

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学子用青春的视角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飞天嫦娥”王亚平等英雄楷模的故事搬上舞台。慷慨激昂的朗诵,精彩绝伦的戏剧,让现场观众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接受了一场青春励志的红色教育。

“这是艺术的展演,更是心灵的洗礼。”专场展演结束后,观众王天乐激动地说,一个个英雄楷模的感人细节,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此次戏剧朗诵展演持续4天,共有64件作品登台展演,涵盖校园短剧、音乐剧、小品、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

青春赞歌颂扬身边榜样

“当看到他们朝气蓬勃、奋勇向上的模样,我开始理解,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聚光灯下,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两名学生高声朗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伴随着铿锵的节奏,台下的观众眼中噙着泪花。

该学院团委书记助理宋家卿介绍,该节目以福建屏南籍“00后”卫国戍边烈士陈祥榕为原型,讲述他生前的故事和永存的精神,把陈祥榕的故事搬上舞台,就是要在青年学生中树立榜样。

“我在部队学习了他的事迹,理解了什么是家国情怀。”前来观看的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孙平说,在陈祥榕牺牲的那一年9月,18岁的自己参军入伍,成为中印边境线上一名边防战士,如今返回学校,这种精神继续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敢于担当。

重庆医科大学的朗诵节目《值得》,讲述“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终其一生为国奋斗的爱国情怀;南京艺术学院的《摘星》采用双人对诵形式,讲述两度飞天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追逐航天梦的感人故事……

在本场展演中,超过半数节目以不同时代的英雄、楷模事迹为主线,以青春视角讲述英雄故事。

AR穿越传承红色经典

孤灯下,白发苍苍的爷爷操作着木偶,表演《鸡毛信》。

“爷爷,我把你的木偶戏设计成了人工智能AI游戏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带你体验一下。”“木偶戏还能改成AI游戏?”大学生孙女海佩登场,戴上AR眼镜,和爷爷一起“穿越”到80年前:石磨、草垛,静谧的小山村,海娃赶着羊群走在山村的小路上……

红色经典玩穿越已让人耳目一新,一个个由演职人员操控的与人身高相等的木偶,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胡红一介绍,该剧作为戏剧专业研究生创作演出的校园短剧,采取年轻人喜闻乐见的AR、穿越等表现手法,同时还用杖头木偶、穿戴木偶和超过1.8米身高的巨型穿戴木偶,将当代年轻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经典故事实现有机结合,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形式,让红色经典得到更好的赓续和传承。

“穿越剧加木偶戏,有创意!”观众李志强说,用穿越剧的形式,把家喻户晓的《鸡毛信》故事搬上舞台,并用木偶戏来表现,不仅能够重温红色经典,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西南财经大学的戏剧节目《于无声处听惊雷》,通过一段跨越时代的电波,穿越回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再现西财学子曹立中向党组织发送密电报告学生运动时,用生命为同志们换取撤离的机会,最终英勇就义的场景。

重庆移通学院的戏剧节目《破晓之前》,讲述新中国成立前期,先烈们保护红岩中合川籍革命烈士左绍英女儿“监狱之花”诞生的故事,“开放”和“留白”的剧情表现方式,给予观众充分的想象空间。

“第一次看这么有趣的戏剧,代入感太真实了。”襄阳观众章君怡说,创新的手法让戏剧更具有感染力,让人沉浸其中。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