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房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移风易俗 给人情减负 为幸福加分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2日07:2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曹雯 通讯员 邓萍 蒋付娥

编者按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移风易俗与时俱进,文明实践弘扬新风。近年来,全省各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今天起,省文明办联合湖北日报推出“移风易俗 文明实践扬新风”专栏与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如何改变陈规陋习,刹住人情歪风,搬开乡村振兴路上的“绊脚石”?

如何培育文明新风,让脱贫群众既享物质富足,也能精神富有?

房县从破除“人情债”入手,立起村规民约,“关键少数”带头、推进文明实践,开放文化礼堂、丰富精神生活……十年不辍、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让人情新风常驻千里房陵。

5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房县蹲点调研,探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移风易俗的房县探索。

“说不出啥事,就送礼待客”——

人情歪风愈演愈烈

初夏的房县,群山环绕、郁郁葱葱。车入房县人情新风发源地——尹吉甫镇双湾村,屋舍俨然、满目青翠,一派和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鞭炮阵阵、搭棚待客的乱象一去不复返了!”采访中,双湾村党支部书记周照菊感慨,这些年,村里没有一例乱待客。

2014年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村民常常“说不出啥事,就送礼待客”“鞭炮声此起彼伏,占道搭棚到处都是”。双湾村老支书李有权对此记忆犹新:人情往来名目繁多,除了婚丧嫁娶,添丁增岁、升学就业、乔迁开业、住院立碑都要宴请。

“待客送礼,不仅花钱还耗时。”双湾村村民周义保说,“多的时候,一天要跑五六家,家里养了100多头猪,只得雇人看管。”

那时类似现象,在房县普遍存在。该县青峰镇青峰街社区居民张启刚写了一首顺口溜:“一年血汗钱,几乎都花光。家家想过事,户户都效仿。巧立名目办,形成坏风尚。”

想着“不去抹了面子”“随出去的必须拿回来”,人情往来规模愈大、频次愈密、金额愈高,愈演愈烈人情风逐渐成了“人情债”。

房县地处秦巴山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人情债”成了群众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不能让沉重的‘人情债’压弯了乡亲们的腰。”2014年初,李有权和村里的党员干部赶到县里,请求刹住人情风。在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的指导下,该村修订村规民约,群众自发成立清风协会,抱团治歪风。

立起村规民约,群众拍手叫好——

清风吹走“人情债”

一纸村规民约,如何刹住人情歪风?

2020年建成的房县人情新风宣教馆,记录了这段不平凡的历程。5月1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人情新风宣教馆看到,当时,村民代表大会约定:婚丧嫁娶以外的喜庆事宜,尽量不办;确需庆贺的,经村里批准,还需限桌、限时、限金。

一时间,村民奔走相告,拍手叫好。“大伙早就厌烦了,就差一个拒绝的理由。”李有权说。

好景不长,转眼到了清明节,双湾村一下有28家要以立碑的名义待客。

眼看人情风卷土重来,双湾村两委赶紧挨家挨户讲道理。接着,召集28家农户开会表决,这一次大家都同意不办。

双湾村的做法在全县推广,清风吹走“人情债”。房县逐渐探索出一条立破并举、疏堵结合、党员带头、群众自治的移风易俗新路子。

清风协会“劝”新风——

由退休干部、乡村干部、党群代表、驻村工作队、新乡贤等组建清风协会,对红白喜事事前摸底、宣传劝阻,事中监管、指导服务,事后通报、奖惩激励。

依法治理“管”新风——

对民间主持、厨师、乐师、婚庆、宾馆、租赁公司等人情推手加强监管,让“违规宴”无处办、不好办、办不成。

乡风文明“育”新风——

县里出台管理办法,区分传统民俗与借机敛财,推荐人情新礼俗。严禁升学宴,推行上榜学子集体恭贺仪式;严禁庆生宴,推行重阳节集体拜寿礼。

房县文明办负责人介绍,通过立“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小事不办”人情新风,破巧立名目的人情陋习,群众人情负担大幅减轻,家庭年礼金由平均2.5万元降至5000元。

开放文化礼堂,丰富精神生活——

把文明的种子种进群众心中

5月17日,房县白鹤镇伏溪堰村文化礼堂,欢声笑语、掌声阵阵。在现场,该县启动“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行动,志愿者们自编自演,讲述身边的婚俗新风。

2022年起,房县借鉴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经验,建设乡村文化礼堂。目前,已建成投用30个文化礼堂。

将文化礼堂作为巩固人情新风的主阵地,是房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移风易俗的又一探索。

文化礼堂变身婚礼殿堂——

村民理事会管理文化礼堂,礼堂大厅可用作宴会大厅,礼堂专门建有共享厨房,全部免费提供给村民办酒席之用。

5月15日,记者在青峰镇青峰街社区看到,文化礼堂古朴、敞亮,舞台、厨房一应俱全。

“5月2日,文化礼堂一天承办了两场婚礼。”青峰街社区党委书记董显涛介绍,村民在文化礼堂办喜事,村干部当证婚人、主持人,“人情新风”志愿服务队送节目、送祝福。这种方式既文明、节俭又喜庆、热闹,受到一致好评,如今大伙都愿意来这里办喜事。

文化礼堂成为“新风舞台”——

百姓宣讲员创作编排节目,宣传展演人情歪风危害,把人情新风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让文化礼堂成为宣传人情新风的大舞台。

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玲表示,“新风礼堂”正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尚在房县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