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湖北省高校加快新工科建设 将建成一批新专业、新学院和新的实践基地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6日07:40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陈凌

5月22日,湖北省本科高校教务处长暨新工科建设培训会议在湖北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全省68所本科高校的分管教学领导、教务处长、学院院长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工科的建设路径,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型工业化亟需工科人才

据了解,我省97%的本科高校设有工科专业,布点占全省本科专业总数的35.4%,每年本科毕业生中有35.2%是工科毕业生,为湖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制造强国高地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会上,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武昌首义学院、湖北经济学院等八所院校的代表作了经验分享。

华科大本科生院院长文劲宇介绍了该校“将高水平学科优势转化为培养优势”的做法,如布局前沿、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出台“四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办法,实施实验室轮转制度,让学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技前沿。

“服务湖北重点产业、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工模式’”。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麦立强介绍,该校与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武汉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智能装备与制造三大领域,建设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七大创新平台,打造“人工智能+汽车、交通、装备”的产业示范基地和创新人才高地。同时,结合湖北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设14个微专业,与省内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培养紧缺人才,或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张道德以芯片产业学院建设为例,介绍了该校在新工科建设的做法。近年来,湖北光芯屏端网产业发展迅猛,但相关人才急缺,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湖北省“光芯屏端网”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布局,2019年成立了湖北省首家芯片产业学院,建成国内领先的芯片产业实践基地,设计“四进四真、一生一芯”培养路径,提高学生工艺整合及创新能力。与长江存储合作先进存储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与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系列激光微创手术设备。

目前,该校已建成芯片、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艺术四大产业学院,校校、校企、校行合作进一步加强,学生能力大大提高,在学科竞赛和就业创业中很有优势。

新工科建设探索“创新试验田”

培训会上,与会代表认为,从全国来说,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供需错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仍然是工科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据了解,湖北于去年1月以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导向建设“新工科”,在武汉、襄阳、宜昌三地布局,挂牌成立湖北科创学院,探索全新机制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打造中国新制造品牌,使之成为新工科背景下“独树一帜”的创新试验田。

华科大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尹周平以《面向新工科的机器人前沿进展与人才培养》为题,介绍了湖北科创学院(光谷)的进展。学院实行“一地一校一平台”建设模式,首届112名学生一半以上在高中阶段具有科创经历,实行全新的培养计划,开设17 门新课程,新开设一批项目制课程,增加设计类与创业类课程,增加实践类项目,为实践训练留出学时,以机器人技术为主线,通过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在机器人与医工交叉两个专业方向开展科技创新等。

2023年,我省下发《关于调整优化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通知》,建立年度“红黄牌”本科专业制度,省属高校专业调整比例达到6.1%。很多学校建立了专业预警制度,专业动态调整实施办法。

当天会议还提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加快建成一批能够体现工程教育改革方向的新课程、新专业(集群)、新学院和新的实践基地,加快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加快形成一批体现新工科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