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快讯

“申”情实意,初心为民 她把这项“民心工作”落实在每一件实事上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9日23:24 来源:

.

.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王春晓

从检35年来,她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在控告申诉检察岗位的十八年,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探索将“枫桥经验”与检察诉源治理深度融合,让检察温度可见、可感。

继获评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荆楚楷模、全省控申业务专家之后,她依然尽心竭力、孜孜不倦,带领团队在多项工作中再创佳绩。她叫杜丽华,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控申检察官。

悠悠百姓事 枝叶总关情

“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要用心把‘为民’这两个字落实到每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上。” 杜丽华认为,控申检察工作是一项“民心工作”,要用真心实意出实招、想办法、解难题,打通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为减少群众诉累、钝化矛盾,杜丽华带领办案团队积极融入区综治中心工作,在综治中心设立“检察工作室”,将其打造成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强化法律监督、落实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通过“一站式”运行,多元化联动,让人民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纠纷“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2024年4月25日,75岁的张婆婆在硚口区综治中心久久拉住杜丽华检察官的手连连感谢道,“杜检察官,真是多亏你们啊,困扰我们老俩口六年多的问题总算解决了!”说着,她郑重送上一面写着“忠诚履职为人民,化解矛盾保平安”的锦旗。

这是一起民事赔偿案,因被执行人去世且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七年未得到执行。2024年3月底,80多岁的当事人高爹爹在老伴儿张婆婆的陪同下来到区综治中心信访,杜丽华办案团队耐心接待了他们。

“当事人已死亡且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这种情况确实不符合监督条件……”在随后的调查核实了解情况后,杜丽华办案团队多次登门拜访高爹爹,一边认真倾听诉求一边向其释法说理、安抚情绪。考虑到高爹爹系退役军人,和老伴张婆婆都重病缠身,家庭医疗负担沉重,经济十分困难,办案团队充分发挥区综治中心多元解纷合力,积极与法院、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等部门沟通联系,召开研讨会、制定帮扶方案。4月17日,办案团队邀请区委政法委、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人民监督员、公益律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在区综治中心召开听证会,情、理、法相融的听证会,深深打动了高爹爹,他当场表示息诉罢访。会后,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区委政法委联动区军人事务管理局对高爹爹开展“司法救助+社会救助”,高效、快捷地解决了高爹爹的急难愁盼。

近年来,杜丽华办案团队办理了几起涉及退役军人的信访案件,杜丽华带领办案团队积极与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联系,商讨如何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最大限度地帮扶,并签订了协作意见书。

守住了民心 也就维护了稳定

“没有所谓‘小案”,每个‘小案’,其实都是老百姓心中实实在在的‘大事’,要把每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到极致,守住了民心,也就维护了稳定。”

以杜丽华名字命名的“杜丽华调解室”是硚口区检察院的一张名片。硚口区检察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在全省首创检察服务站进驻商品市场,将“杜丽华调解室”引入汉正街市场矛盾调解中心,积极融入市场矛盾调解中心工作。近年来,“杜丽华调解室”积极融入辖区经济发展建设,对涉营商信访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专人受理、优先办理、依法导入、全程督办。对涉市场主体重大敏感信访案件,采取领导包案、上下联动、横向沟通、内外联合等方式,加强风险研判,破解信访难题。

这是一件涉市场经营主体的信访案。2017年,李某某控告其女在某企业工作期间受伤遭解雇,获得的赔偿金不足以弥补医疗费用。五年间,他不断到省、市机关部门上访,并经常在企业大吵大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2021年底,“杜丽华调解室”受理这起交办案件后,了解到其一家三口靠李某某的低保生活,七十余岁的李某某至今在工地打零工补贴家用。在多次上门走访聊天的过程中,杜丽华了解到,李某某有一个关系很好、可以交心的好朋友。于是,杜丽华采用迂回战术,多次登门拜访其好朋友,邀请其好友不厌其烦地做李某某思想工作。在春节期间,“杜丽华调解室”又为李某某购置年货,积极帮助申请高额司法救助金,帮其女儿看病,李某某最终被杜丽华的诚意打动,这起长达五年多的信访积案得到化解。

近五年来,“杜丽华调解室”成功办理全国人大、最高检交办件1件,全省“千案化解”专项行动案件3件,全市“百案化解”信访积案34件,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2023年,“杜丽华调解室”被最高检授予“为民办实事”优秀团队、被武汉市委平安武汉建设领导小组授予“品牌调解室”、被武汉市委政法委授予“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单位。“涉市场主体重复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工作获评全省优化营商改革先行区,入围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品牌。

让检察温度可见可感  需要更多地探索和实践

“不能仅仅就案办案,要多关注信访人的实际困难,加强溯源治理,努力实现化解一件,治理一片。如何让检察温度可见、可感,达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需要更多地探索和实践……”这是杜丽华嘴边经常挂着的一句话。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每天来访的群众多种多样,而杜丽华让自己成为了群众最信任的“娘家人”。

陶某丽是一名农村来汉打工的中年妇女,在一商行推销服装,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智,销售额不断攀升,年底,老板没有兑现给她的提成,双方发生纠纷,陶某丽将老板状告至仲裁委、法院,虽然官司胜诉了,但又因状告老板,在当地受到排挤,无法重新找到工作,其本人离异,儿子高三在读,生活无着落。她再次来到商行与老板理论时,双方发生肢体冲撞,造成伤害后果,陶某丽又将老板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双方均有过错,陶某丽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诉,请求检察机关监督。

2022年初,杜丽华办案团队受理该案后,耐心接访,仔细倾听陶某丽诉求,驱车一百二十余里,到其居住的偏远农村进行带案走访,组织人民监督员、商会工作人员、村书记在田间地头召开听证会。杜丽华用亲切生动的“家常话”阐述法律规定,耐心劝导陶某丽,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事后,办案团队在为其申请司法救助金,缓解其生活困难的同时,帮助其重新找到工作,陶某丽十分感动,经常通过微信的方式与杜丽华分享最新的生活状态,亲切地称呼杜丽华为“杜姐姐”。她说,是“杜姐姐”帮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期望。

因陶某丽涉及妇女维权工作,杜丽华办案团队并没有止步于办案,他们积极与区妇联沟通联系,双方互签帮扶妇女儿童的协议,区妇联还在硚口区检察院设立了“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派驻心理医生对信访的妇女儿童进行疏导,更加周到、体贴地帮助受困妇女儿童。

凡属过往,皆为序章;凡事未来,皆有可期。在控告申诉岗位上,杜丽华始终站稳“人民检察为人民”的立场,把控申这项“民心工作”落实在每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上,用一颗赤诚的心换取群众的满意宽心。她说,她将继续脚踏实地,不忘初心, 走好新时代控申检察的赶考路。

【纠错】编辑:邱玲鹏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