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向“新”跃升 以“质”致远 来自湖北省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的观察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08:01 来源: 湖北日报

5月30日,第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暨论坛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双智博览会设立三大主题场馆,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吸引13个省市的300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参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眼下,建筑产业进入转型关键期,挑战加剧。

2023年,湖北建筑业总产值达2.14万亿,位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湖北建筑产业含“新”量如何?如何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5月30日,湖北省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距离观察这些耳熟能详的“湖北建造”,探寻其不断向“新”跃升的成果和路径。

多项智能建造技术国内领先

空中造楼机技术全球领先,超大直径盾构机“定海号”迎战世界之最,一体化筑塔机填补行业空白……大会现场,一大批智能建造技术成果悉数亮相,其中不少在国内外重大项目上屡建新功。

在中建三局展区正中央,半人高的“造楼机家族”模型依次排列——空中造楼机、住宅造楼机、轻型造楼机以及装配式造楼机。空中造楼机,全称为“超高层建筑智能建造一体化装备平台”,由中建三局在国内首创,其中超百项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空中造楼机的研发更新一刻不停。”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应用推广所所长王超介绍,最新的空中造楼机更快、更轻、更智能,比如效率提升20%;使用标准化贝雷片材料,减重30%,可节省一半成本。

在世界最长、直径最大的海底高铁隧道——金塘海底隧道,由中铁十一局联合研制的“定海号”超大直径盾构机正稳稳掘进。眼前展区内,近7米长的“定海号”模型也堪称“巨无霸”。

展区工作人员介绍,“定海号”盾构机由十多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长135米,刀盘开挖直径14.57米,相当于5层楼高。总重量约4350吨,是普通盾构机重量的8倍。但它可不是“傻大粗”,而是充满了科技感——搭载国际先进智慧盾构系统,配备盾体双层壳体等12项尖端科技。

“再不努力,搬砖的活真要被抢了。”在中国一冶展厅,正在熟练搬砖的焦炉砌筑机器人引来不少人围观拍照。

跟一般墙体砌筑不同,焦炉结构复杂,仅砖样就有700多种,对砌筑尺寸精度要求更高。展区工作人员介绍,焦炉砌筑机器人能精确抓取和定位砖块,其精密技术保证砌筑的精度控制在严格标准内。目前已生产出样机,预计明年就能投入应用。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湖北在智能设计、生产、施工、运维、装备以及建筑产业互联网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已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湖北智能建造成效也在逐步显现,其中6个典型案例入选全国案例清单、7类举措19项经验在全国推广,特别是武汉市智能建造城市试点经验在全国交流。

建筑业由“建造”加速迈向“智造”

从大会上亮眼纷呈的成果可以看出,作为工程建造的创新模式,智能建造技术正在转化、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

如何加快发展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眼下,湖北正大力实施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四化同步、一体推进”的智能建造发展战略。

比如标准引领方面,我省成立湖北省智能建造产业协作联盟、无图数字建造联盟,推动智能建造及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智能建造评价标准》《住宅建筑模数化设计导则》。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方面,省住建厅正在主导搭建湖北省智能建造BIM云平台,可为行业管理部门全流程数字化行政审查与监管服务,为行业企业提供全专业全周期BIM应用服务。5G远程操控塔吊、智能机器人等一批智慧化应用已经有了成熟的探索。

针对生产力低下、数字化应用不足等行业痛点,大会现场还发布了建筑产业十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课题,鼓励在科研、应用等方面有较强优势的建筑央企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建筑业由“建造”迈向“智造”。

向“新”跃升、以“质”致远,探索更具生命力的新发展模式。省住建厅负责人表示,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全力推进建筑行业“焕新”、建筑企业“增智”、建筑工人“提质”,让新质生产力为擦亮“湖北建造”品牌提供持续动力。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