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绿色储粮护“颜”“质” 因地制宜“打算盘” 粮食仓储正在迈向“绿色优储”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3日07:3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莉霖 通讯员 肖竞

5月25日至6月1日,是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今年主题是“激发创新活力 推进兴粮兴储”。据了解,我国储粮技术水平总体居世界前列,粮食仓储正在由“安全储粮”迈向“绿色优储”新发展阶段。

粮仓贴膜还涂防晒、冷气在墙壁夹层穿行、仓内充氮气“憋”害虫、太阳能供电的空调……5月30日,省粮食局在武汉举办全省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活动。位于华中粮食应急保障中心阳逻核心区的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集中展示了12项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尽显浓浓科技范儿。

低温、防虫、抗氧化

绿色储粮护“颜”“质”

湖北地处中温高湿储粮区,夏季储粮粮温上升较快。粮食也怕热,储粮温度过高,不仅粮食品质下降快,而且害虫大量繁殖,危害粮食安全。

把粮食搬进“空调房”,如今已成现实。目前,我省已建成准低温仓达到82亿斤,实现了省库仓容全覆盖、县市地方储备粮全覆盖。然而,如何隔热保温成为现实难题。

“这个膜可以反射96%以上太阳光热。”“涂层既能隔热散热,还能实现‘荷叶效应’自清洁。”活动现场展示的12项绿色储粮技术,有5项与控温相关,防晒、隔热、降温各有妙招。一个平房仓6个面,除了地面外,都做了隔热措施。粮仓顶部贴隔热膜,外墙刷了疏水防晒涂料,内壁是6厘米厚的7孔空心保温砖,冷气在墙体内穿行,让粮仓好像穿了一件风冷降温服,可谓360度无死角隔热,让粮仓成为名副其实的“凉仓”。

为了“死磕”储粮害虫,多杀霉素、S-烯虫酯、食品级惰性粉等绿色防治技术齐上阵。“粮情侦察兵”智慧储粮管理系统,为粮仓做“内窥镜”,对“温湿水虫霉”实时监控。基于UV芯片的虫情监测系统,用紫外光诱捕害虫,提前一个月预警害虫爆发。

“一键充氮,实时或定时测浓度,及时补气。”一台制氮设备,占地21平方米、重11吨,可管5万吨至8万吨粮仓。据了解,氮气储粮技术,是从空气中分离提纯出高浓度氮气,再将氮气输入粮仓内,使粮食处于低氧环境,不仅防治害虫,还可减少氧气对粮食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效延缓粮食品质“衰老”。

节能、省钱、护环境

因地制宜“打算盘”

“直流供电,光伏空调比交流空调节电20%以上。”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采用光伏离网供电系统改造,节约粮仓空调能耗成本,还能减少碳排放。

“不需要另外增加仓房制冷设备,投资成本低;墙体环流风机功率小、能耗低。”武汉轻工大学舒在习教授认为,绿色储粮也要兼顾经济效益,所以他的设计考虑了很多“省钱、省力的小细节”。他研发的“动静态隔热立体控温储粮新技术”投用后经测算,扣除建设和使用成本,一吨粮增效96元。

“微小颗粒,在静电作用下,侵入并磨损关节,让害虫行动受限。”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介绍了食品级惰性粉的独特物理杀虫技术,让人惊叹科技“无孔不入”。

“采用S-烯虫酯,幼虫不育率大于92%。关键是,在紫外线的光照下,会较快地降解,最终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据介绍,烯虫酯不是直接杀虫,而是让害虫激素失衡、分泌紊乱,通过抑制幼虫生长发育,导致成虫不孕,最终降低害虫种群数量。尤其是,与传统神经毒性杀虫剂相比,烯虫酯对脊椎动物无毒。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对人畜健康的危害。”据了解,绿色储粮不单指哪一种技术方式,而是以储粮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一种储粮模式。

“因地制宜,优化投入产出,确保见实效。”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推广“1+N”绿色储粮技术,已总结形成定向控温储粮、光伏离网供电、多杀霉素绿色防治等12项绿色储粮技术,希望各地能够统筹应用。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