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宋胜锋)民权街位于江汉区南端,是汉口最古老街道之一,地处汉口六渡桥商圈,毗邻江汉路步行街区,老城区街巷历史风貌与汉味烟火气交相辉映。近年来,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民权司法所聚焦“法润民权”司法所品牌创建,实施“铸魂提能、基础提升、法润民心、法治惠民、法治赋能”五大工程,推动街道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向好向上向治发展,全面提升新时代司法所工作水平,为民权街道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民权司法所外观建设。通讯员供图
2023年以来,江汉区司法局民权司法所指导和受理矛盾纠纷163起,调解协议签订率、履行率100%,组织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38场惠及群众3500多人次;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4人、刑满释放安置帮教对象175人,两类重点人员监管服务帮教到位,在矫人员未发生脱管、漏管等严重情形,刑满释放对象未发生极端恶性事件。
把握重点,实施铸魂提能工程,提升思想引领力。坚持政治建所,建好建强司法所党支部,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按照“周集中学习一次、月主题研讨一次、半年学习成果晾晒一次”的安排,坚持司法所周例会制度,将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开展“清廉站所”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档,开设党史学习微讲堂、悦读荐赏等自选内容提升党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参与度;组织开展所所共建、支部联建等形式有效扩展司法所影响;推行党员亮红行动,在服务群众、下沉社区活动等中必须佩戴党徽,有效打造“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队伍。
民权司法所特色工作室。通讯员供图
心系群众,实施法治惠民工程,提升为民服务力。以“一所一品”创建为契机,大力推进“站所一体”建设,打造优质暖心、群众满意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三所一庭”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司法所与江汉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民权街派出所、北京市炜衡(武汉)律师事务所积极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对接工作,设立街道调委会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律师定时坐班服务,实现诉调、警调无缝对接,累计调解家事、邻里、劳动争议、人身伤害等纠纷96起。推进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增设自助服务终端、资料栏等,社区律师线下“周四有约”、线上“法指针”24小时不打烊,2023年以来提供法律援助咨询336次。设立“静静心理服务室”和“章哥调解工作室”,组建由首席调解员、警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工作团队,为辖区居民群众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矛盾调解等,先后开展心理测评、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2场次。着力强化特殊人群管控,依法依规把好“入口关”“监管关”“暖心关”,累计接收管理社区矫正对象128人,安置帮教对象200余人次,为24名刑释解矫人员落实了低保、特殊帮困等帮扶政策,发放爱心包110份,发放20500元的慰问物资,及时帮助在册刑满释放人员化解难题,增强生活信心,正常回归社会,重新犯罪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着力做好远程视频会见的保障工作,持续推进服刑人员和家属亲情“连线”服务工作,1年多来组织保障视频会见134次。
民权司法所开展各类服务群众活动。通讯员供图
普治融合,实施法润民心工程,提升法宣感染力。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开展“民法典亮美好生活”“民权法治故事会”等法治宣传活动,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法用法为重点,不断拓展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 培养工程,培养以社区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24名,组织专题培训及考试7场,共190余人次。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建成司法所“法治+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启动“法·安”民权主题文化园项目,着力打造全区首个“党建+法治+警务+政务+民宗+科普”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文化阵地。常态化普法,采取搭建宣传台、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册、举办法治故事会、法治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向辖内群众宣传法律常识和热点法律问题,将有形的法律条文变成浸润人心的文化熏陶。
民权司法所参与相关调研活动。通讯员供图
优化环境,实施法治赋能工程,提升改革渗透力。立足基层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项职能”,统筹协调推进司法所具体承担的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普法与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务、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咨询、法律顾问、立法建议征集及人民陪审员选任等工作,落实街道相关任务,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有关工作,促进街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民权法治建设,当好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法治参谋”,参与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合同协议合法性审查,参与面向社会征集立法建议,协助做好街道辖区人民陪审员制度宣传、人民陪审员候选人资格审查等工作,组织和保障人民依法有序参与司法、监督司法。2023年以来,联合开展执法服务下沉调研7次,协调指导街道法律顾问、社区律师参与街道社区重大决策和治理实践30余次,为依法科学决策筑牢“防火墙”。
对标对表,实施基础提升工程,提升建设保障力。加强装备保障,落实好执法记录仪、定位管理和监控等设施设备,保障司法所依法规范安全开展工作。加快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积极开展心理矫正系统、安置帮教综合管理系统等新平台的学习运用,加大“法指针”推广使用力度,逐步提升法律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能力。建立行政复议咨询点,协助县级行政复议机构做好案件调查、调解、和解等工作。探索面向辖区居民群众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推动司法所为民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2023年以来,进一步加强建设,通过改造完善司法所外立面、增补相关基础设施设备、协调落实人员配备、强化内部管理、营造司法所“党建+法治”文化氛围等,深入推进司法所规划化建设,树立司法所良好形象,方便群众办事,全面提升新时代司法所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