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从17万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华师学子获全球赛事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5日19:40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余佳仪 郝日虹 刘翠蝶

近日,华为ICT大赛2023-2024全球总决赛在深圳落下帷幕,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两支参赛队伍一路披荆斩棘,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所院校的17万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分别斩获该赛事全球总决赛创新赛特等奖和三等奖。

据了解,华为ICT大赛是华为公司打造的面向全球大学生的年度赛事,旨在提升大学生的ICT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自2015年举办以来,影响力逐渐增强,已被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榜单,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技能学院的关键伙伴旗舰项目。本届大赛为历届最大规模的线下比赛,经过国家赛、区域赛层层选拔,最终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支队伍、470多名大学生选手进入全球总决赛。

初心:瞄准行业“痛点”

从2023年11月到2024年5月,历经半年多备赛、参赛,计算机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蓉、彭若菲、王毅婷终于“苦尽甘来”,她们的参赛项目《Atlas Guardian——智慧农业巡检机器人》荣获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创新赛特等奖。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伙伴,计算机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庆焱和谭婷婷的参赛项目《寻医有道——基于MindSpore的智能问诊医药系统》获得全球总决赛创新赛三等奖。

王蓉、彭若菲、王毅婷团队由计算机学院教师彭熙指导

王庆焱和谭婷婷团队由计算机学院教师姚华雄指导

科研之路上,对现实“痛点”问题的关注、对社会需求回应是两个团队做项目的出发点。“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受到指导老师彭熙的启发,王蓉、彭若菲、王毅婷将目光“瞄准”了智慧农业。“大棚内,一台智慧农业巡检机器人可自主导航与巡线。机器人携带的传感器可以收集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也可以对农作物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农作物有疾病时,APP就会向用户发送预警。”在王蓉看来,尽管目前项目还不太成熟,但是能利用专业知识为智慧农业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让他们觉得很有意义。

“就目前来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问诊尚在起步阶段,可以说我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王庆焱说,日常生活中,一些不需要专业医生介入的常见轻微病症,传统医疗服务就诊程序比较复杂,时间成本也比较高,而人工智能在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降低患者医疗成本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团队指导老师姚华雄肯定了他们的想法,“人工智能将有力促进医工深度融合”。于是他们将项目落实在利用人工智能解决社区居民的“小毛病”上。“用户可通过APP或线下药柜进行对话,模拟医生问诊过程,系统将调用大模型进行病症分析并推荐药品,用户可自行选择是否购药以及药品配送服务。”王庆焱介绍道。

磨练:让“好点子”落地

一个“好点子”从构想到落地,究竟有多远?

参赛路并不好走。谭婷婷回忆道:“原本团队有3个人,初赛两周前,一个队友临时退赛,我们两个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完成原本三个人的任务。那段时间真切体验了一把压力山大。”如今想来,王庆焱和谭婷婷庆幸当初没有放弃。

“今年的清明假期,我们三个人窝在实验室里,整整3天,吃饭、写代码、拼接机器人、拍视频。”彭若菲说,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认真完成一个项目,心无旁骛地钻研氛围让她很有成就感。

汗水与泪水交织,曲折与挑战并存。即便如此 5个人依然在相互鼓励中扛着压力前行,对于两个团队而言,参加华为ICT大赛是一个让“好点子”落地的方式通过比赛更好地打磨与锤炼项目。团队的努力在更大的平台上被看见、被认可专业所学真正付诸实践。

“我在项目中负责算法部分,要使用YOLOv5技术进行一个目标检测的算法,实现对农作物病害的检测。实现这个算法得自己找数据集、打标签,进行模型的训练,这些内容课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彭若菲表示,真正实操一个项目时,才发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参加比赛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比赛成绩,王毅婷更收获了宝贵的回忆与成长:“大学阶段能够全心投入地做一件事,这样的经历很难得。比赛也‘驱动’我锻炼各种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抗压能力和协调能力等。”

王庆焱则认为,大赛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更是搭建了一个同龄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我们在比赛中看到了其他队伍提出的优秀解决方案,通过观摩其他参赛者的作品、与其他团队交流互动,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探索:厚植ICT人才培养“沃土”

能够在赛事中获得佳绩,不仅是对同学们专业能力的褒奖,也基于计算机学院多年来对厚植ICT人才培养“沃土”的探索。据了解,参赛的5位同学都曾在或者正在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班(简称“基地班”)学习。

如今,注重ICT人才培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共识。2020年9月,华中师大正式成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首批建设高校。从2020级本科生开始,计算机学院遴选首批45名学生入选“基地班”。目前已有3批。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华为公司联合开发课程、为学生配备导师、计算机学院何婷婷教授牵头建设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数据库课程虚拟教研室”、葛非副教授授课成果结集出版、21门核心课程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华为技术专家给学生上创新实践课……高水平师资和高水平课程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赋能”。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坤表示,“基地班”通过教学改革、课程优化、课内外实践等举措,建立起以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为技术底座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为鲲鹏、昇腾及华为云的产业链输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双向奔赴”中,让学生能够洞悉行业发展前沿,为他们提供开阔眼界的机会。

对此,王蓉感触颇深。“比如智能芯片原理与应用这门课,主要介绍了华为的主控板技术。这次比赛我们主要使用的就是Atlas主控板,相关知识曾在‘基地班’学习过。”在王蓉看来,“基地班”不仅可以学习华为最新的技术成果,而且能够直接接触行业关键领域,真正将基础知识与现实应用需求紧密结合,让知识“活起来”。

第一课堂之外,计算机学院还很注重“科创育人”,坚持“以赛促学”,依托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学院的社团活动很丰富,有华为‘智能基座’社团(华为俱乐部)、IOS俱乐部、机器人协会、ACM协会、信息安全协会、物联网协会、无人机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都有指导老师,学院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在这些‘第二课堂’中夯实专业基础,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学院副书记庄甲鹏介绍道。

师范院校的新工科如何体现“华师特色”?首届“基地班”班主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谢伟希望“华师培养的新工科人才,不仅专业过硬,还能充分依托学校较强的文科实力,努力提升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当他们今后加入一个项目团队,想要与他人合作良好,这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为此,谢伟鼓励同学们“参与一次志愿服务、聆听一次人文讲座、参加一次高雅艺术活动、阅读一本社科著作”。他说,“培养‘能文能武’的计算机人,是学院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

数字化、智能化正在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ICT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介绍,今年4月中旬,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2.0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华师是72所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