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菖蒲飘香 传统节庆兴味长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09:15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周瑶 王熙璐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今年的端午节假期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逢,我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看非遗表演、逛非遗市集、赏龙舟赛事,体验包粽子、制香包等各类民俗活动,非遗技艺与端午节俗携手,让我们的节日有情有味有趣。

传统节日讲究仪式感

6月8日,武汉园博园汉口里街区,端午非遗市集开街,40余位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家绝活儿,与市民和游客相约。

游人走过朱长虹的摊位,大半会被怡人的香气留住,“好香呀,是这种小草的味道吗?”“是的,这是菖蒲,和艾草一样,是端午节的应节之物。”朱长虹热情地回应着游客的疑问,拿出菖蒲制成的香膏、香牌、香包请大家试用。

“屈原在《楚辞》里就咏唱过菖蒲。《楚辞》里描绘楚人房舍用荪草也就是菖蒲涂壁;筵席铺设,香椒、辛夷、白芷充盈其间,香氛氤氲,驱蚊除蟑。”朱长虹是武汉市楚地菖蒲造景及菖蒲制香非遗项目传承人,在她看来,菖蒲是陪伴楚人的“千年网红”。“南北朝《荆楚岁时记》有记载,五月五日‘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用来除邪祟。”朱长虹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荆楚之地端午节活动自古以来就丰富多彩,节庆气息浓厚。农历五月伊始,梅雨季节来了,空气闷热潮湿,各种病疫和毒虫大量滋生,端午节也被赋予了防疫祛病的内涵。悬挂艾叶和菖蒲是楚地端午时节最为广泛的民间活动,人们将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外,希望起到避邪驱瘟的功效。

看着摊前的游客越来越多,朱长虹又拿出五彩丝绳送给大家。游客徐靖接过丝绳开心地戴在手腕上,她说:“戴五彩丝绳也是端午习俗,又好看又吉利,等会儿我再去买两盒汪玉霞的绿豆糕,这一夏天就不会长包了。”

徐靖的话逗笑了大家。朱长虹深有感触地说:“传统节日是很讲仪式感的,这其中流传着祖先们的智慧和信念,需要我们传承。”

在节日的快乐中体会文化之美

端午假期,来到黄梅东山问梅村的游客赶上了今年第一茬艾草的收割。问梅村的艾香养生文化节以“清风夏日,艾香问梅”为主题,设置有“寻根先贤,开镰采艾”“艾香文化体验”“问道祖庭,禅意过端午”多个活动环节。游客可以参加艾草香囊手作、艾草花束手作、煮泡艾草茶、端午扶阳灸体验、药膳品鉴会以及八段锦教学等多项非遗及传统文化活动。“今年我们全家到这里过端午,刚刚带着两个小朋友体验了艾草香囊制作,景区还送了艾草给我们,孩子们感受了地道的传统文化。”来自武汉的秦女士说。

黄石东方山景区的游客则与国粹京剧相见欢,湖北省京剧院的艺术家们把舞台搭进景区。经典剧目《徐策跑城》念唱做打,有板有眼;尚派代表作《双阳公主》刚柔并济,技惊四座;现代京剧《两将军》字正腔圆,气势磅礴。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唐恺在《野猪林》选段里饰演林冲,精彩演绎博得满堂喝彩。听说省京剧院的艺术家们来献艺,演出开场前半小时,现场就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又被观众围着合影,“过端午看大戏,太快乐了!”欢乐的气氛感染现场每一个人。

在恩施大峡谷,背诵与端午相关诗词即可获得下山扶梯免费体验券的活动,颇受游客青睐。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